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 索引号 ] 11500223009330348N/2023-00025 [ 发文字号 ] 潼文明委〔2022〕4号 [ 发布机构 ] 潼南区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成文日期 ] 2022-06-29 [ 发布日期 ] 2022-06-29 [ 体裁分类 ] 规划计划 [有效性 ]

潼文明委〔2022〕4号 关于印发《重庆市潼南区精神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潼文明委〔20224


重庆市潼南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潼南区精神文明建设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送审稿)


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区级各部门、区直事业单位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区属国有重点企业党委:

《重庆市潼南区精神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潼南区2022年文明委全体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潼南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2022627

重庆市潼南区精神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乘势而上谋新篇、守正创新开新局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关于制定潼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按照全区“1356”总体部署要求,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十四五”时期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形势

第一节 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坚定主心骨、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每年初印发《中心组年度学习意见》,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共48次,各镇街、部门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3600余次,累计开展集中宣讲、“六进”宣讲、基层微宣讲等各类宣讲8200余场、受众38.4万人次,理论宣讲广度深度不断扩大。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主题广泛开展理论调研,形成调研成果720余篇。“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党员参学率达90%以上,理论学习阵地不断夯实。紧紧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举办“榜样面对面”“弘扬闇公革命风范 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活动1.6万余场。打造张鹏翮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承接市级区级家风教育培训36批次,开展“家育清风”主题活动受众达15万余人次。大力实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区级以上文明村镇138个、文明单位100个、文明校园63所、文明家庭4个。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获评“中国好人”3名,“重庆好人”40名,广泛传播模范故事、学习模范精神,让榜样宣传入脑入心。试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出台《潼南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按照“七有”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构建起“1+23+304+N三级多点组织体系,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总时长100万余小时,助力生态治理、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作用明显。大力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建市级劳动教育联盟学校3所,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5所。深入推进文明风尚行动,“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主题活动广泛宣传开展,文明礼貌在潼南大地蔚然成风。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4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建成基本齐全的各级健身运动场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全区全面科学素养比例达8.36%,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深入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全面彻底干净肃清邓恢林流毒影响深刻汲取万军、袁国圣、张文军等案件教训,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潼南大地上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节 全区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越是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条道路的竞争就会越激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面临的挑战就会越尖锐,实现“两个巩固”,引导全区人民凝聚在新时代伟大思想旗帜下的任务将更加艰巨,精神文明建设是重要思想保证。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需要凝心聚力,激发全区人民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精神文明建设是重要力量源泉。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不断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合力汇聚、活力迸发、特色彰显,未来持续发展基础坚实,但仍面临理论宣传普及到达率、吸引力有待提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待强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待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待加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战线要深刻认识进入新发展阶段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补齐短板,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

第二章 “十四五”时期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第三节 “十四五”时期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进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全力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努力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为全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良好社会环境。

第四节 “十四五”时期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兑现市委“三个确保”政治承诺,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坚持服从服务大局。着眼“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到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按照全区“1356”总体部署要求,抓好总体设计、做好谋篇布局,做到为全局助力、为大局添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突出为民惠民导向,切实在广大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上出实招、用实功、求实效,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着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在关键处落好子,又要调动好积极性、培育好吸引力,着力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守正创新。深刻把握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主动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以敏锐的感知力、洞察力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力争跟上时代、适应变化,使精神文明建设永葆生机活力。

坚持久久为功。注重日常、经常、平常,力求精准、精细、精致,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扭住一个个具体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第五节 “十四五”时期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主要目标

落实“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取得新成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理论宣讲到达率、吸引力明显提升,理论宣传阵地建设扎实推进,理论研究阐释力度不断加强,全区干部群众自觉凝聚在新时代伟大思想旗帜下,奋进新征程的思想根基进一步筑牢。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迈出新步伐。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大力传承,公民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有序推进,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实现新突破。文明创建工程深入实施,为民惠民导向更加鲜明,测评体系和评选办法不断完善,动态管理得到强化,精神文明创建成果进一步夯实,精神文明创建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文明风尚培育开创新局面。“说得文明”蔚然成风,“吃得文明”深入人心,“住得文明”不断深化,“行得文明”持续强化,“游得文明”落地生根,“乐得文明”大力推广,“购得文明”广泛普及,“上网文明”扎实推进,文明风尚系统培育,“文明潼南”全面唱响。

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达到新水平。科普活动广泛开展,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深化,全民健身战略深入实施,健康知识大力普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有力。

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得到新提升。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齐抓共管格局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坚强有力,形式载体不断丰富,方法手段精准管用,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明显增强。


专栏1 “十四五”精神文明建设主要预期指标

序号

指 标 名 称

2020

2025

1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覆盖率(%

100

2

各镇街在职党员文明实践参与率(%

90

3

村(社区)常住人口文明实践参与率(%

80

4

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用户数量(万人)

4.6

6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数量(个)

3

6

普通中小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实践参与率(%

80

100

7

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总数比例(%

24.6

30

8

区级以上文明村占比(%

43.4

60

9

区级以上文明镇占比(%

26.1

75

10

区级以上文明单位数量(个)

100

250

11

区级以上文明家庭(户)

4

100

12

区级以上文明校园占比(%

47

70

13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8.36

15

15

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

553

700

16

全民阅读活动品牌镇街覆盖率(%

30

50

17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1.7

>2

18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3.01

30

第六节 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二○三五年我区将与全国、全市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展望二○三五年,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将迈上新的台阶,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不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迈向更高水平,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第三章  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七节 强化理论学习教育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聚焦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这个重要抓手,用好区委巡察工作意识形态专项检查这个“利器”,严格执行《重庆市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实施办法》,落实好列席旁听、学习评价、学习考核,在区内培育一批学习中心组“示范班”。抓好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等重点群体,统筹推进集中宣讲、“六进”宣讲、微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志愿服务、“榜样面对面”宣讲等,实施“青年大学习”行动,做大做强“潼城潼心”宣讲品牌,不断提升理论宣讲的到达率和吸引力,努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全区干部群众学懂弄通做实,凝聚在新时代伟大思想旗帜下。

第八节 强化宣传阵地建设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推动文明实践有力有效。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统筹使用各类阵地,发挥党员干部带动作用,到2025年全区在职党员文明实践参与率达到90%,村(社区)常住人口文明实践参与率达到80%,推动文明实践深入开展。建好用好潼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健全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流程,推动文明实践精准推进。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出台《潼南区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升级“新潼南”客户端,做大做强“潼掌柜”电商平台。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进一步优化全媒体采编网络和工作流程,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大力整合传媒资源,对区内公交站台、户外LED大屏等进行统一运营,打造崭新户外传播平台,提升传媒产品附加值。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就医、旅游、购物等各类资源,提供全方位便民服务。加强“潼南发布”政务新媒体建设,打造更具权威的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平台、更加便捷的政民互动和办事服务平台。用好“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创新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推动平台从党内走向党外,到2025年新增注册用户1.4万人,社会影响力和辐射面进一步提升。

第九节 强化理论研究阐释

推出通俗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地阐释好、解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理论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推动提升其科研、教学和宣讲水平,培养一批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科理论研究人才,逐步提高理论研究和理论宣讲能力水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精心策划实施一批理论研究和调研课题,充分发挥研究和调研成果的决策咨政作用,为全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专栏2 理论武装重点项目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元,全覆盖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新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统筹推进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开展实施关爱帮扶等,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改革创新为抓手,按照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交融并存、网上和网下一体发展,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使用。新增注册用户1.4万人,社会影响力和辐射面进一步提升,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阵地。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推动区委党校等单位的马克思主义的科研、教学和宣讲水平,培养一批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科理论研究人才。

青年理论武装。深化“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宣传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参学率不低于70%。加强“青年讲师团”“红领巾讲师团”“少工委讲师团”建设,健全工作体系,区级讲师团规模达到50人,每年开展“六进”宣讲20场以上。持续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推动党的科学理论青年化阐发实现常态化、体系化。

第四章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十节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精心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引导市民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深化革命风范新时代内涵,深入推进“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让烈士回家”等活动,推动红色基因、红岩精神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市民心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坚持领导干部上讲台,实施公益广告宣传平台传播工程,切实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的工作做好,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区人民心中闪亮。

第十一节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深入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档升级杨闇公杨尚昆陈列馆,深度挖掘杨闇公、杨尚昆的英雄业绩和革命风采打造杨闇公革命风范研学教育基地,组织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精品巡展、联展,开发爱国主义研学体验课程,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到2025年全区中小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实践参与率达100%。统筹发挥杨闇公杨尚昆旧居陈列馆、革命家风馆、家风主题公园、张鹏翮廉政文化展览馆的阵地作用,打造“革命精神”“清白家风”“廉政课堂”等群众大讲堂,推动闇公革命风范、红色文化、家风文化、廉政文化渗进血液、浸入心肺。在清明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等,组织公祭、瞻仰杨闇公烈士陵园、祭扫潼南革命烈士墓等纪念活动,在国庆期间深入开展“倡导国庆新民俗、打造爱国活动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国家形象宣传教育,培养爱国意识,传播国家形象,进一步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爱国主义成为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第十二节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全面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以案为鉴,深化拓展“以案四说”“以案促改”,广泛开展“德法相伴”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多积尺寸之功,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实施传统美德传承工程,大力弘扬“坚韧顽强、开放包容、豪爽耿直”等优秀品质,坚决摒弃“袍哥”文化、“码头”文化、江湖习气等封建糟粕。广泛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切实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建立多元化发现挖掘、动态管理储备、梯次选树培育、分级宣传推广和礼遇关爱机制,发挥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感动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的示范作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第十三节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夯实学校德育基础,创建“德育工作规范化学校”,建立健全劳动教育培养体系要求,优化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行机制,探索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培育打造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名师工作室,到2025年中小学校立德树人培养机制落地落实。建立德育协同体系,建立全区未成年人劳动教育联盟和心理健康工作联盟,建好青少年校外教育营地、“青少年之家”和家庭教育指导站点,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区级辅导中心、社区辅导站、学校辅导室建设,推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逐年提升。抓实德育主题活动,不断深化“童心向党”“小萝卜头进校园”“传承闇公革命风范 争做时代新人”等活动,广泛开展“我劳动 我快乐”主题活动,扎实推动关爱留守儿童“红樱桃”活动,办好“小公民法律课堂”,抓住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和帮助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十四节  加强诚信建设

落实以信用为基础的“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事后信用奖惩”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动全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行业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畅通政企数据流通机制,形成全面覆盖各部门、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一张网”。推动成渝两地信用“红黑名单”互认共享、联合奖惩共施、信用服务市场共育。聚焦商务、金融、民生等领域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专项治理,使各类市场主体不愿、不能、不敢失信。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深化“诚信潼商、法治民企”“诚信兴商宣传月”“诚信建设进校园”等主题活动,评选发布“潼南诚信之星”“潼南十大信用典型案例”,让诚信成为城市亮丽名片。

第十五节  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建设

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成立全区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贯彻落实《重庆市志愿服务条例》,出台统筹协调、嘉许激励、支持保障等政策,建立星级志愿者评定办法,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提升志愿者活跃度。加强志愿服务项目建设,以政策宣传、生态环保、卫生健康、法律科普、应急救援、扶危济困等为重点,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做大做强“潼城潼行”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社会化,到2025年每个社区有3个以上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突出能力建设、规范管理,建立起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服务规范的志愿者队伍,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到2025年每个社区有2支以上志愿者队伍,实现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0%。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鼓励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打造志愿服务主题社区、公园、广场,推动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

专栏3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项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建设。联合科技、司法、城管、文旅等部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公园,打造以文明实践为主题的公园,到2025年建成3个。

公益广告宣传平台传播工程。推进户外公益广告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户外公益广告审批、发布及监管。提质更新户外公益广告设施,提升作品质量,拓展宣传载体,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浓厚氛围。

家庭教育指导站点建设。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家庭教育指导站点,举办父母学堂、家庭阅读、亲子活动、科学育儿、心理健康等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传播科学家教理念。

青少年校外教育营地建设。建成5个青少年校外教育营地,主要包括青少年拓展训练场地、配套服务设施等,提升校外教育阵地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性。

青少年之家”建设。累计建成“青少年之家”30所,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定期开展活动,每年服务青少年1万人次以上。

第五章 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十六节 深化文明城区创建

坚持创建为民惠民导向,突出自然生态特点,落实城市更新行动,助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着眼城市颜值提升,深化“文明在行动·潼南更洁净”工作,紧盯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商圈车站等公共区域,完善环卫保洁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农贸市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薄弱环节整治,推动城市宜居程度明显提高。着眼城市品质提升,抓细抓实社区、街区、小区、厂区等文明细胞创建,深入开展车窗抛物、高空抛物、车辆乱停乱放等专项治理,有效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推动城市公共秩序持续向好。着眼城市档次提升,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做大做强“潼城潼创”全民创建品牌,保持文明城区创建常态长效,到2025年成功提名全国文明城区,推动全区文明气息更加浓郁。

第十七节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

围绕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到2025区级以上文明村和文明镇占比分别达到60%75%抓实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工作,举办“好人在身边”微访谈,推行文明实践积分超市,推动民主法治村(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建设达标率达到100%,推动形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编制完善村庄规划,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和源头治理、生活污水治理,评比选树“美丽庭院”“清洁户”,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更加整洁优美。深入实施乡村文化“百乡千村”示范工程,积极参与“十校结百村 艺术美乡村”活动,每年送流动文化进村1000场、送电影进村3000场,预期建成乡情陈列馆15个、每年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2,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2个以上,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第十八节  深化文明单位创建

着眼提高员工素质、涵养职业操守、培育职业精神、树立行业新风,到2025年累计创建区级以上文明单位250个。坚持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原则,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作用,健全激励引导政策,推动形成创建合力。开展“最美人物”学习宣传活动和“潼南工匠”评选活动,推出一批服务标兵,打造一批优质服务窗口。深化“爱心进农家”帮扶行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加彰显创建成效。完善文明单位考评制度,明确工作导向,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覆盖,不断激发创建活力。

第十九节  深化文明家庭创建

以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为目标,突出抓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到2025年区级以上文明家庭达到100户。推选好“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实施好“千万妇女文明素养提升”项目,推动广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培育打造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广泛开展“家风润万家”主题活动,组织群众议家风、立家训、传家礼、评家庭,以好家风铸就好作风、支撑好风尚。精心策划“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引导群众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下一代人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让家庭成为城市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第二十节 深化文明校园创建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培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推动社会文明”的育人愿景,到2025年区级以上文明校园占比达到70%。做好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办好办精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近学生、引领学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制度规定,强化教育督导,引导广大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运用校训、校史、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拓宽育人渠道和空间。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推进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食堂等创建,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努力成长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



专栏4 文明创建重点项目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实施至少3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让传统村落成为乡村振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乡村文化“百乡千村”示范工程。突出乡村特点、注重文化内涵、涵养文明风尚,每3年滚动建设5个乡村文化示范镇和15个乡村文化示范村。

乡情陈列馆建设。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到2025年预期建成15个乡情陈列馆。

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按照有队伍、有阵地、有活动、有传承、有保障的“五有”标准,到2025年累计培育品牌22个。

千万妇女文明素养提升”项目。开展送课到基层、和谐在身边、家风润万家、榜样我先行、文明我点赞等活动,培养妇女良好行为习惯。

第六章 系统培育文明风尚

第二十一节 开展“说得文明”主题活动

发挥党政机关的带头作用,严格落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达到三级甲等水平”要求,认真开展普通话培训和等级测试工作,倡导在工作场合使用普通话。发挥教育系统的基础作用,组建普通话水平培训专家库,广泛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持续巩固普通话水平在各类教师资格准入、职称评聘中的作用,夯实说用普通话的基础。发挥公共服务行业的引领作用,广泛选树“文明用语服务明星”“文明用语示范岗位”,督促指导公共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的干部职工自觉使用普通话。大力倡导广大市民在公共场所使用普通话、文明用语,拒绝粗话脏话,大力营造共“话”文明的浓厚氛围。

第二十二节 开展“吃得文明”主题活动

强化理念普及,举办知识讲座,推出文艺作品、新媒体产品,发布公益海报,开展“倡节俭、扬新风”主题活动,推动“吃得合法”“吃得合理”“吃得卫生”“吃得礼貌”“吃得干净”理念深入人心。强化习惯养成,分别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餐饮行业和企业、学校、家庭,持续深化“‘光盘行动’我带头、我做到、我争先、我践行”活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强化典型选树,推出一批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寻找一批“节约好少年”“节约之星”,创建一批文明餐桌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单位,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吹遍潼南大地。

第二十三节 开展“住得文明”主题活动

以社区为主阵地,扎实推进党员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投身社区发展,助力社区建设。以社区邻里节为主抓手,广泛开展“衣旧情深”、洁净家园、文明饲养、文明礼让等志愿服务,大力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礼仪规范,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以社区居民为主力军,发挥居民专长,因地制宜实施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帮扶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推动邻里之间守望相助、患难相恤,让城市更有温度。

第二十四节 开展“行得文明”主题活动

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巩固“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礼让行人树新风”活动成效,常态推进“周六文明劝导我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形成“文明出行 守法礼让”“我文明 靠右行”“低碳出行”等良好风尚,到2025年“我文明 靠右行”提示语斑马线施画占比达到50%。深化“雷锋的士”创建,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不断扩大规模数量,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展示良好形象,2025年全区“雷锋的士”达到100

第二十五节 开展“游得文明”主题活动

紧扣城市目标定位和价值定位,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潼南”工作为抓手,推动游客文明素养和行业文明程度实现“双提升”。抓住春节、“五一”、暑假、“十一”等时段,突出景区景点、车站等场所,落实开展“文明旅游背包行”“文明旅游我最美”等活动,引导游客养成文明出游习惯。深化文明景区创建工作,完善景区景点交通、便民、文化等设施,积极参与“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导游词讲解大赛,开展岗位服务明星展示,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确保游客游得舒心、游得放心。健全统筹协调“联动”、暗访检查“联查”、志愿服务“联岗”、曝光惩戒“联榜”、正面宣传“联报”等“五联”长效机制,推动文明旅游一体化、常态化,提升潼南旅游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第二十六节 开展“乐得文明”主题活动

倡导守法娱乐,打造文明娱乐监管平台,督促娱乐行业加强自我管理,消除消防安全和治安隐患,有效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做到文明服务、合法娱乐。倡导健康娱乐,加强电子游乐产品实名监管,严格控制游戏时间,杜绝熬夜、通宵等不良习惯。倡导高雅娱乐,实施高雅文化推广扶植计划,以项目化的方式,对有思想、有品位、有特色的群众性文化团体加大扶持力度,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群众娱乐活动,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进商圈、进社区、进农村,培养群众高雅情趣。倡导安全娱乐,扎实推进“扫黄打非”专项整治,推动镇(街道)、村(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用好娱乐产业信息平台,持续净化网上网下文化市场,让广大群众更加便捷地获取娱乐活动讯息,放心参与娱乐活动。

第二十七节 开展“购得文明”主题活动

培育理性消费理念,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节点,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市民理性消费,自觉摒弃“讲排场”“重面子”等不良风气,坚决做到不攀比、不跟风。倡导文明经营行为,深化“诚信我当先”活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选树文明导购员、售货员,推动营业信息透明、服务设施健全、维权投诉渠道畅通,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生活必需品、工艺品、纪念品、农副土特产品等重要类别商品的监管,强化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和专项整治,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虚假广告及户外张贴非法印刷品广告等违法行为,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塑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

第二十八节 开展“上网文明”主题活动

扎实推进“潼南好网民·天天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组建并发挥网民道德建设委员会作用,加强网民网络文明素养教育,大力培育具备爱国主义精神、网络法治观念、文明用网习惯、网络安全技能、责任担当意识等基本素养的新时代中国好网民。积极参与“渝爱同行·E起公益”网络公益工程,广泛动员网信企业、网络公益平台、网络公益组织、网络名人及广大网民共同参与网络公益,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公益传播、公益募款、技术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优势,推动网络公益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开展潼南网民文化季、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打造网络素养教育基地,推进“清朗”专项行动,全面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网站、新媒体等平台主体责任,全面清理有害信息,全面处置违法违规账号,查办曝光典型案例,推动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第七章  全力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第二十九节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加快培育区级科普基地,推动建设潼南区科技馆,增设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数字科技馆,辐射基层科普服务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完善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着力构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全区科普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不断深化全区科技活动,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服务,打造特色鲜明、群众受益、广泛认可的服务品牌,让专题科普宣传形成持续效应,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讲好创新故事,弘扬科学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第三十节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推进潼南区群众文化艺术体育中心、潼南历史博物馆、万达文旅小镇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打造优秀文化产品,突出党的二十大、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创作舞台艺术重点剧目《心手相连》、广播剧《一江绿水》等;举办潼南区乡村文艺汇演、美术书法摄影联展、民间文化艺术展览、微视频大赛、广场舞大赛、讲故事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精心开展“乡愁潼南”“花漾潼南”“水韵潼南”“田园潼南”系列节会活动,高水平办好国际柠檬节、陈抟故里菜花节、生态小龙虾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切实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完善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村(社区)利用或改造文化室、图书室、农家书屋、旧祠堂、旧戏台、乡村院落、农村学校等,按照“八个一”(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简易舞台、宣传栏、文化器材、广播器材、体育器材、乡情馆)标准优化功能,建设一批乡村文化广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场所等文化场馆,到2025年全区文化馆、公共图书馆达标率达到85%,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达到700平方米,人均享有公共文化服务达到3.5次。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落实好互联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工作,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十一节 培养市民阅读习惯

巩固提升“书香潼南”建设成果,做大做强“潼城潼阅”全民阅读品牌,到2025年实现50%以上的镇(街道)有品牌活动开展。持续开展“书香家庭”“书香单位”“书香社区”“书香校园”“书香小区”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书展、图书推介等的推广功能,引导全民阅读风尚涵盖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朗读亭、24小时自助书屋等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使用好“学习强国”重庆数字农家书屋、“百本好书送你读”有声图书馆等数字化阅读服务平台,支持实体书店建设,推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服务中心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障人士、农村地区公众等群体提供多样性、针对性的阅读服务,让全民阅读渗透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推动潼南成为一座书香丰盈的城市。

第三十二节 促进市民身心健康

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加快完善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全民健身素养,到2025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8%。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加强健康城市、健康细胞建设,推动《重庆市民健康公约》落地见效。实施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五进”民生工程,加大群众普及培训力度,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到2025年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30%

专栏5 提升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重点项目

区级科普基地建设。区级科普基地突破20个,支持各类科普基地创新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区级科技馆建设。坚持服务人民、突出功能,科学规划、厉行节约,加强管理、注重效用,推进公益性、标准化实体科技馆建设。

数字化阅读工程。以数字图书馆、社区数字图书馆、数字农家书屋、公益性电子阅览室等项目为支撑,搭建公共数字阅读服务体系。

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五进”工程。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到2025年累计建成应急救护培训基地2个、培训群众不少于2000人次。

第八章 建立健全规划的领导和保障机制

第三十三节  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战线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兑现市委“三个确保”政治承诺,持续深入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全面彻底干净肃清邓恢林流毒影响深刻汲取万军、袁国圣、张文军等案件教训,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人财物等保障力度,推动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区文明委及其办事机构要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督促落实,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区文明委成员单位要把规划目标任务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科学谋划、一体推进。完善全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民主党派和各类社会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推动规划目标任务落地落实的强大合力。加强与遂宁等四川周边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协作,积极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第三十四节 强化信息技术运用

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对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出实招,着力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精准把握不同群体的思想实际、生活状况、接受习惯,更有针对性地创造高质量内容、提供高品质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第三十五节  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有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规范,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全面落实《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综合运用宣传教育、专项治理等手段,引导人民群众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

第三十六节  加大工作保障力度

把推动规划落地落实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政策协调、工作协同、进展督导等体制机制,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分工,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清单化、项目化、事项化推进。深入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培养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战线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建立述职报告制度,各文明委成员单位每年向文明委报告规划落实情况和下一年工作安排。








































































重庆市潼南区委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22629日印发

      3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