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潼南区红火蚁根除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解读

日期: 2024-01-05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潼南区红火蚁根除行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解读

为有效遏制红火蚁传播扩散势头,全力做好我区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区农业农村委结合潼南红火蚁疫情发生情况,编制形成《潼南区红火蚁根除行动实施方案》。为便于各单位及社会公众更好理解相关内容,现就相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我区红火蚁疫情发生现状及根除范围

(一)发生现状

当前,我区红火蚁疫情呈扩散蔓延、多发态势。核心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近年新建公园绿地区域,发生面积约460亩。一是金佛岛湿地公园(含万达售房部外侧绿化区域),发现超过50个蚁巢,发生程度34级,偏重发生,面积约180亩。二是百米大道两侧绿化带(含中骏世界城和电力高专外部绿化带),发现超过40个蚁巢,发生程度34级,偏重发生,面积约200亩。三是佛缘公园,发现2030个蚁巢,发生程度3级,中等发生,面积约80亩。四是潼州公园发现2处蚁巢,发生程度1级,偏轻发生,面积约1亩。潜在发生区域为2500亩(核心发生区域外扩500米)。目前农田区域暂未发现。

(二)根除范围

金佛岛湿地公园(含万达售房部外侧绿化区域)、百米大道两侧绿化带(含中骏世界城和电力高专外部绿化带)、佛缘公园、潼州公园初步确定为局部根除范围。普查期间发现新增疫情点的,及时纳入根除范围按照本方案予以处置。

二、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火蚁疫情监测准备、监测区域、监测地点类型、监测时期、监测用品、监测方法、标本鉴定、标本保存、疫情诊断、监测报告以及监测记录与档案保存。

本标准适用于红火蚁疫情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0477—2006红火蚁检疫鉴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诱饵

对红火蚁其明显引诱作用的物质。

3.2蚁丘

红火蚁所构筑并正在或曾经生活过的突起土堆或沙堆。

3.3蚁巢

由蚁丘及其地下结构部分构成,是红火蚁繁殖、活动的场所。

3.4蚁群

由红火蚁多个社会阶层构成的具有持续存在能力的团体。

3.5活蚁巢

受到扰动后60 s内有3头以上红火蚁爬出活动的蚁巢。

4监测准备

收集当地与红火蚁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制定监测计划。

5监测区域

5.1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区边缘地带,掌握红火蚁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5.2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高风险区域,如连通疫情发生区的交通道路沿线﹑近年来从红火蚁发生区调人高风险物品(包括草皮等绿化植被、栽培介质、回收费品、运载工具等)的地区,了解红火蚁是否传入。

    6监测地点类型

重点监测草坪,绿化带﹑苗圃、果园、荒地、堤坝、垃圾场﹑废品回收加工场、高尔夫球场,货场以及可能调入绿化植被、回收废品、木材、肥料等的场所。

7监测时期

最佳监测时期为气温在20 ~32℃的时间段,各地可根据当地气温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8监测用品

GPS仪、监测瓶、扩大镜、解剖镜﹑挖掘工具、长80 cm~100 cm(直径0. 3 cm~0.4 cm)的铁丝(竹竿、木棍等)锤子、指形管﹑样品袋、标签、记录笔等。75%乙醇、诱饵(如火腿肠)

9监测方法

9.1未发生区

9.1.1访问调查

访问医务人员、居民等,了解当地是否出现过蚂蚁叮蜇伤人事件。

向当地农事操作人员及绿化植被维护人员了解,是否看见地面有隆起的蚁巢。

向当地管理人员了解近年来是否从红火蚁发生区调入过高风险物品。

每个社区或行政村随机访问调查10人以上,记录可疑蚁害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对访问调查过程发现的可疑地点进行重点踏查。

9.1.2踏查

结合访问调查结果进行,在调查区域内察看或用铁丝等拨开障碍物观察有无可疑的蚁丘。如有蚁丘,则用铁丝等插入蚁丘5cm~10 cm,观察是否有蚁群迅速出巢并表规出攻击行为的现象。

9.2发生区

9.2.1发生范围监测

参照9.1各方法采取访问调查和踏查。

9.2.2发生动态监测

9.2.2.1诱饵制作及用量

用新鲜的火腿肠作为诱饵。将火腿肠切成约1 cm厚、直径2 cm的薄片,放入专用或自制的监测瓶中,并固定在地面进行诱集。

9.2.2.2监测瓶的放置与使用

监测瓶的放置应覆盖发生区内所有的村庄或社区,每个村庄或社区在各种类型场所设置3个以上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放置5个监测瓶,监测瓶应尽量放置在有蚂蚁活动的地方,瓶间相距10 m。对于条状的区城(如绿化带)则每10 m左右放置1个监测瓶。

将监测瓶置于地面30 min后,收集诱集到的蚂蚁,进行鉴定和计数,必要时制成标本。经鉴定确认为红火蚁后填写《红火蚊诱集监测记录表》。

    10标本鉴定

现场鉴定难以下结论的,取样带回实验室作进一步鉴定(方法参见GB/T 20477- -2006)。监测单位不能鉴定种类时,送省级植物检疫机构或其指定的专业机构鉴定。送检时应填写《有害生物样本送检表》。首次鉴定的标本应妥善保存。

11标本保存

将采集到的红火蚁标本置于小塑料瓶中,加入75%乙醇后密封,并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单位、采集人。

12疫情诊断

在红火蚊发生区,根据访问调查、踏查及发生动态监测结果确定红火蚁发生程度。

13监测报告

红火蚁发生区的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并连级上报。本区城内发现新疫情或原有红火蚁疫情暴发,应立即报告。

14监测记录与档案保存

详细记录、汇总调查监测结果。各项调查监测的原始记录等材料要善保存于植物检疫机构。

三、相关问题解答

问:什么是红火蚁?
    答:红火蚁被称作无敌的蚂蚁,是国际重大危险性入侵害虫,被列为全球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其成虫包括雌蚁、雄蚁和工蚁。该虫习性凶猛、繁殖迅速、难以防治,是全国农业、林业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2003年在我国台湾首次发现,目前已入侵我市多个区域。

问:红火蚁有什么危害?

答:1.攻击人畜。红火蚁受到干扰时会主动攻击人畜,人们被红火蚁叮咬后,皮肤出现红斑、红肿,感觉痛痒或发高烧,体质敏感的会产生过敏性休克反应,严重者会死亡。2.影响农业生产。可取食多种农作物的种子、嫩茎、幼芽根系、果实等,造成产量下降;还可对牲畜、家禽造成危害,增加疾病发生,降低生产效率。3.破坏公共安全。常把蚁巢筑在户外或室内电器设备中,易造成电线短路或设施故障。4.危害生态系统。可捕食节肢动物等其它动物,降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问:红火蚁是怎么传播的?

答:1.随带土植物(种苗、花卉和草皮等)、土壤、堆肥、建筑垃圾以及园艺农耕机具设备、车辆等进行远距离传播;2.春季生殖蚁婚飞传播繁殖,汛期随水流自然扩散;3.日常活动分巢、搬巢作短距离移动。

问:怎样识别红火蚁?

答:红火蚁常在农田、荒地、绿化带、路边、果园、公园、堤坝等地出现,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识别。1.观察巢穴外观识别。红火蚁蚁巢在地面有隆起的土堆状蚁丘,内部呈现蜂窝状,而一般蚂蚁的巢穴不会隆起。 2.观察工蚁主动攻击行为。红火蚁具有强攻击性,蚁巢或活动场所受到干扰时,工蚁会迅速出巢主动攻击。可在做好保护措施后,将棍棒插入蚁巢,红火蚁会迅速涌出蚁巢进行攻击,这是区别于其他蚂蚁的地方。3.根据被叮蛰后的身体反应来辨别。被红火蚁叮蛰后,叮蛰部位会有刺痛感、火烧感,同时出现水泡和脓包。因其含有毒素,有小部分人会对红火蚁毒液中的毒蛋白过敏,产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有死亡风险。4.观察工蚁形态。工蚁在阳光下为亮棕红色,胸腹连接处有2个腹柄节,第一节呈扁锥状,第二节呈圆锥状。

问:发现红火蚁怎么办?

答:发现疑似红火蚁或被红火蚁叮咬,请立即报告发生地管理单位,或报告区农业农村委(023-44559518),切勿自行处理。

问:如何防控红火蚁?

答:1.严格检疫。严格实施检疫措施,加强繁育生产基地的种苗、花卉、草皮等产地检疫和应施检疫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调运检疫;强化对调入的带土苗木、草皮等检疫监管,加大查证验证力度,必要时进行复检。2.科学防治。红火蚁是社会性昆虫,灭杀蚁后才是防治的核心和目标。喷雾、水淹、火烧等方法不能灭杀蚁后,还会刺激蚁后分巢或迁移,加速其扩散。应采取饵剂诱杀为主、粉剂灭杀为辅的策略进行药剂防治,且务必选择使用三证齐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并依据相关使用说明规范用药。

问:被红火蚁叮咬后如何处理?

答:一旦被红火蚁叮咬,记住清洗、冰敷、不抓、就医四项原则:1.清洗。用肥皂和水清洗患处。2.冰敷。冰敷或冷敷。3.不抓。不要挠破水泡,避免细菌感染。4.就医。若出现过敏反应,如脸部燥红、荨麻疹、脸部和喉咙肿胀、说话模糊、胸痛、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症状,或其它特殊生理反应时,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就医。


政策原文: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潼南区红火蚁根除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