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森情况

潼南创森简报(第42期)

日期: 2019-09-20
字体:


潼南人民生态公园斩获2019年联合国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

北京时间9月6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场世界瞩目的盛会——第十四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GFHS 2019)正在举行。潼南人民生态公园荣获“联合国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人类居住规划设计奖”。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强带队赴亚的斯亚贝巴领取“人类居住规划设计奖”,分享人民生态公园等潼南城市建设的优秀成果和宝贵经验;同时,与参会的部分外国城市交流人居环境打造的心得体会,借鉴国际先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理念。

第十四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

  

   副区长李强作主题演讲            区城投集团负责人接受颁奖

本届年会主题为“数字时代城市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副区长李强代表潼南区政府围绕“生态潼南、产业潼南、数字潼南、创新潼南、文化潼南、低碳潼南”做主题发言演讲。李强表示,近年来,潼南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不断优化空间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增强功能配套,持续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潼南将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全力推动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让潼南成为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明之城。

人民生态公园

“联合国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在评定标准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潼南人民生态公园正是以“截污—治水—生态恢复”的生态指导思想和原则,创造性地结合“雨水循环再利用系统、台地生态栖息地系统、节能低碳系统”,将新城区内遗留多年的原鹿鼎湖黑臭水体整治与人民生态公园规划建设紧密结合,通过高水平的景观设计和建设实施,构建了一座集生态、低碳、文化、艺术、休闲等可持续要素于一体的潼南首个城市精品公园。

公园内新建廊桥、儿童乐园、健身步道、凉亭及休闲广场等景观设施,建成道路及景观1.9万平方米,绿化4万平方米,种植香樟、雪松、玉兰等树种2400多株。同时,打造水体景观和人工湖泊1.2万平方米,通过就近引入涪江河水形成循环水域,水体面积总占比达到了近20%。园里除了新的水体环境,还保留了部分原生态植被,设置了“生态展示区”、“山水体验区”、“休闲游憩区”等功能区域,真正建成一个绿色环保可持续性的生态公园,为全球人居环境贡献了潼南方案。

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潼南区围绕“生态优先、品质宜居”的总体思路,依托“一江两岸、山水相依”的自然地理优势,在加强城区河岸护堤整治、沿岸景观打造、城市灯饰装扮的基础上,沿涪江整体打造大佛寺片区、双江古镇片区、金福坝、双坝区域、两桥片区等重点区域。目前,通过杭电枢纽的建成,涪江大桥贯穿南北,潼南城区沿涪江两岸绵延数十公里,城市空间结构正随着沿岸风光带打造得到巨大提升。

城郊花海

松林坡公园

滨江湿地公园——城市之眼

涪江国家湿地公园

未来,超越发展、造福人民,潼南在城市品质和文化品牌的建设上将做出更多、更好的精品项目,为重庆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增添更多光彩!

生态科普进入潼南区201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9月12日,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员会、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在奋进广场主办了2019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区委副书记江志斌致辞,区直单位、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以汇达柠檬等农林行业龙头企业借助先进科学技术对产品升级、产业优化、渠道拓宽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深度聚焦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大力宣传农林技术知识,通过生态与创森科普宣传、法律法规普及、扶贫政策咨询等方式助推潼南农林产业发展,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活动现场还开展了特色文艺表演、生态科普知识有奖竞猜等活动。下一步将围绕生态科普主题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深入基层,对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攻坚任务,充分展现科学普及的创新发展之翼作用,推动森林资源及生态科学知识普惠共享。

生态科普宣传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