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创森简报(第30期)
    来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019-01-15

潼南区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掀起高潮

自潼南区拉开国土绿化秋冬“百日大会战”序幕后,全区上下共同行动,全面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区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造林面积共15.6万亩,完成率达135.7%,其中: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5万亩,疏林地及未成林地培育2万亩,宜林荒山及无立木林地造林0.7万亩,农村“四旁”植树0.3万亩,农田林网和特色经济林6.1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

塘坝镇着力开展农村“四旁”植树,推动乡村振兴。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塘坝镇党委、政府以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在天印村开展农村“四旁”植树,推动乡村振兴建设。通过在房前屋后、庭院空闲、零星空地、村社道两侧、河流溪沟渔塘等开展农村 “四旁”植树,面积共600余亩,栽植苗木共4万余株,主要栽植香樟、桂花、花椒、柳树、桃树、李子树、柑桔等。通过精心打造,该村逐步建成为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村庄园林化、庭院花果化的森林乡村,为早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田家镇创新营造林模式,全力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田家镇党委、政府为确保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的造林质量和成效,创新营造林模式,采取“委托公司造林”的方式,积极引导村、社区与重庆市潼南区高森种植场签订合同开展营造林任务,并实行“三包”,即:包采购苗木、包成活、包验收合格。通过造林公司的合作栽植,该镇仓湾社区、垭口村现已完成造林面积约500余亩,成活率达85%以上,确保了国土绿化提升行动顺利实施。

花岩镇合理利用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花岩镇党委、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实际,重点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特色经果林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石马村通过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余亩,主要栽植李子、柑桔等经果林。截至目前,已整治土地300余亩,在12月底将全面整治完成。据初步预算,李子、柑桔挂果成熟期亩产将达到1500公斤左右,亩产值达3000-4000元,该产业将切实壮大石马村村集体经济,盘活土地资源、促进群众增收。

桂林街道注重引资造林,激活社会资本投入国土绿化提升行动。2018年,桂林街道按照《潼南区2018年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注重引资造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种植大户和企业共6家,初期投入资金800余万元,流转土地6000余亩,完成造林面积6000余亩,重点发展花椒产业,扎实有效开展了国土绿化提升行动。

米心镇突出工作重点,优化造林模式,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米心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要搞好国土绿化提升,首要任务就是要搞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造林模式,将第一轮退耕还林以农户分散造林转变为农业企业、大户进行规模化造林,先后引进培育造林企业6家。通过在8个村(社区)流转土地6000余亩,重点栽植以花椒、藤椒、柠檬、沃柑、核桃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木,有效的提升了森林数量和质量。

寿桥镇全力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超额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寿桥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境环保大会精神,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建成“山清山秀美丽之地“的奋斗目标,统筹镇域内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坚持为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引进造林企业8家,以“公司+农户”的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和农户入股分红的方式,在碉楼社区、染房社区、花圃村大力发展花椒、枳壳、柠檬等特色经果林产业。截至目前,全镇流转土地2500余亩,全部栽植到位,全面完成区级下达的2018年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任务,并超额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300余亩。

区文化委坚持文化“创森”筑牢绿色之基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今年以来,区文化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森”活动。

一是赠送“绿色”书籍,环保理念入心。区文化委组织区图书馆深入学校等地进行送书活动,其中赠送绿色环保、爱护森林等题材的书籍,制作“创森”相关的宣传资料,让绿色环保理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二是惠民电影展播,普及宣传到位。以惠民电影展播为契机,放映爱护环境、保护森林题材的公益广告、电影等,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森林城区创建的重要性。

三是文体阵地加入,动员全民参与。利用区文化馆、区图书馆等文化阵地,动员辖区内网吧、游艺、歌舞娱乐等文化经营场所,在其开机显示屏上植入“创森”相关的宣传口号、标语,提升“创森”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四是创作文艺作品,助力“创森”宣传。创作绿色环保主题文艺作品,如小品、相声、舞台剧、歌曲等,用更加直观形象有趣方式潜移默化影响人民群众,将“创森”宣传推上一个新高度。

潼南柠檬金榜题名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九部门开展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和遴选工作。经县市(垦区、林区)申请、省级推荐、部门初审、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等程序,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第二批)向全国公示,重庆市潼南区潼南柠檬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上榜。

截至目前,潼南区柠檬种植面积已达32万亩,占全市的84%;产量25万吨,占全市的89%,柠檬产业经营主体近300个,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企业近30家,开发出绿色食品、美容护肤品、生物医药及保健品等4大类近400余种柠檬产品,并在全国30个省级城市建立了销售中心、近百家直营店,知名电商也竞相入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立体销售网络体系,产品远销俄罗斯、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1月,潼南汇达柠檬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潼南区开展“创森”档案管理业务培训

2018年12月29日,潼南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办公室举办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档案管理业务培训会,全区22个镇街、34个区级部门和单位的创森工作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共90余人参加。会议还就国土绿化提升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五大指标体系、40个具体指标,以“创森”全过程为主线,以全面收集、规范整理、客观真实为基准,对267类、600余个表格的资料清单进行了详细讲解,对创建全过程、各环节的资料收集要点、重点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创森”档案资料管理责任,细化分解责任清单。


打印】 【     】 【 关闭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