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 > 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健康科普

毒王!反复高烧不退!不少孩子已中招!家长注意→

日期: 2024-07-16

毒王!反复高烧不退!不少孩子已中招!家长注意→

从支原体肺炎到甲流、乙流,儿童呼吸道疾病一波接着一波,而近期“腺病毒”接力发威。

腺病毒感染后会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继而造成肺炎或者合并其他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或细菌感染等,让很多家长闻之色变,于是家长们给腺病毒取了一个新的称号—“毒王”。

什么是腺病毒

腺病毒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可以引起普通感冒、结膜炎,再到支气管炎、肺炎;除了呼吸道疾病之外,甚至胃肠炎、膀胱炎也都可以引起,堪称是无所不能。

腺病毒在全球都有分布,一年四季都可以引发感染,尤其是在幼儿园很常见,有研究表明:婴幼儿发热性疾病,有5%-10%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

1.儿童感染腺病毒会出现哪些表现?

发热是腺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反复39℃以上的高热,病程为5-7天,部分病例可以持续长达2周。如果同时有发热、咽炎、结膜炎、颈部淋巴结炎等表现,则称之为咽结膜热,这也是腺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特征性表现。

要是看到一个反复发热的孩子,既有明显的咽炎(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甚至化脓),又有结膜炎,那大概率上都是腺病毒感染导致的咽结膜热。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出现肺炎、脑炎、脑膜炎和心肌炎等重要脏器受损。

2.如何确定是腺病毒感染呢?

孩子出现反复高热3天以上,需要考虑腺病毒感染的可能。建议及时就诊,可以进行腺病毒核酸检测。

3.治疗腺病毒有特效药物吗?

目前,腺病毒感染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腺病毒一般可以自愈,以对症处理为主。

除了发热引起不适时需要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之外,其他药基本都是不需要的,包括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除非临床医生判断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

4.夏季如何预防腺病毒感染?

春夏流行季节,减少外出,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尤其是人群密集、封闭、潮湿的环境;加强室内通风;日常生活合理饮食,多饮水、注意休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从传播方式来说,腺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粪口、接触污染物等方式传播的,所以在夏令营、公共泳池中,容易出现播散流行。预防的关键措施,就是要做好手卫生,勤洗手,同时尽量避免去非正规的公共泳池,避免接触有疑似症状的他人。

公共泳池游泳卫生要点

1.带孩子游泳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仔细查看泳池有无卫生许可证、水质公示等材料,同时注意检查孩子身体是否有伤口;

2.若孩子出现发热、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时,切莫进入公共泳池游泳,而应及时就医;

3.游泳前后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沐浴露清洗身体,认真清洗会阴部;

4.游泳时穿戴泳镜、泳帽,避免眼部接触池水;

5.游泳时尽量不要吞咽池水。

儿童发烧的正确处理

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擦拭、贴退热贴等。以温水擦拭为例,用30℃左右的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大动脉流经部位。不要用酒精降温,酒精不仅可能伤害孩子娇嫩的皮肤,还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注意避免对流风直吹孩子。由于夏季家中普遍会开空调,室内室外的温差最好不超过7℃,空调设置在26-27℃比较合理的。另外空调房需要定期通风透气,保持湿度。

药物退烧:如孩子体温超过38.5℃,或有因发热引起的明显不适,可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不推荐退热药与含有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合用。

补充水分:多喝水,但不能只喝白开水。孩子发热时,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严重的可能造成脱水甚至电解质紊乱。因此家长在给孩子补水时,可多喝一些淡盐水或电解质水。

面对孩子高烧不退,家长通常会陷入焦虑,在此医生建议,重要的是明确原因,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呕吐腹泻,尿量减少,哭的时候没有眼泪等症状,应及时送医,由专业医生作出评估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