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搭建“融合链”。依托全国非遗旅游小镇双江古镇,推动“非遗+旅游”“非遗+文艺”“非遗+演绎”融合发展,举办《双喜至尊》沉浸式剧游,穿插川剧《花田写扇》、舞蹈《非遗竹乐》等“潼字号”非遗文艺精品。元旦以来,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同比增长35%。
二是搭建“传承链”。改造玉溪镇五通村白堰塘院子,建成集教育、展示、研习于一体的玉溪非遗传承所,展示传承玉溪白酒、玉溪竹编等8项非遗,完善常态化非遗传承体系,市级非遗项目“玉溪石刻”传承人莫志鸿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三是搭建“宣传链”。依托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打出非遗宣传推介“组合拳”,潼南非遗先后在马来西亚、云南昆明等文旅推介活动中精彩亮相,花岩女子狮舞获市文化旅游委、湖广会馆矩阵式推广,各类视频综合热力值突破2000万,成为出圈引流的“国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