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 > 区生态环境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重庆市潼南区生态环境局关于政协重庆市潼南区委员会第十届第五次会议148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1-06-25

阳兵委员

出的《关于加速打造遂潼产业生态和环境协同发展的建议》(第148)收悉。经我局次党组(扩大)会议审定,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近年来,我们坚持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全面推动我区环境质量提档升级。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3天,优良率较2016年提高25个百分点,细颗粒物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下降50%。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涪江出境断面水质总体为类水质,其中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部分污染物指标呈下降趋势;琼江水质首次打破季节性超标现象,全年水质稳定达类,水质明显改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31个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3.5 %

二、遂潼生态一体化共建共保情况

(一)强化规划引领,深入开展合作。

一是双方高位对接、互联互通,启动遂潼一体化发展编制,纳入十四五规划范畴,对两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有机对接,做到生态保护目标一体化,重点项目配套化,产业结构链条化。充分对接两地三线一单,合理区域空间布局,建立两地有机协调的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二是签署系列合作协议。我局与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分别签定了《关于推动遂潼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协议》、《遂潼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2020年度工作方案》,2020年两地落实规划、执法、监测、应急联动,以及大气、水、土等环节联防联治等具体事项进行了细化和责任分工。

三是推动形成高层次经济廊道,促进产业转移和对接工作。开展重大生态环境项目对接,推进两地规划环评精准对接,共同开展潼南双江电航工程、遂宁三星船闸工程等项目环评协同审批,为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创造先机。共同罗列整理遂潼两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项目,包装上报中央生态专项资金储备库9个项目(其中:水污染防治项目5个,大气污染防治4个),积极向中央、四川省和重庆市申请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四是共同建设水质自动站。遂、资、潼三地合作,协作推进建设姚市河白沙水质自动站、琼江大安水质自动站建设,目前两站已开工建设。

(二)聚焦流域共治,抓实联防联控。

一是深入跨区域合作。与周边市区开展联合巡河,联合执法,召开联席会议,与相邻区县开展流域清漂、关闭养殖场等联合行动我区还筹办了川渝两省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上下游联动治理措施。

二是开展联合执法。我局和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就涪、琼两江流域水污染问题开展了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执法行动。分别对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磨溪镇,潼南玉溪、太安、工业园区(北区、东区)以及10家重点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就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现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利用无人机、无人船、便携式水质监测仪等现代化科技装备对上游水体进行监测。

三是推动环境信息共享。各地日常掌握的环境信息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交流。比如,我区对琼江流域各支流每月开展体检监测,对跨界河流的水质状况及时函告遂宁、资阳、铜梁的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同时,开展重要水体联合采样监测,重要站点联合比对监测,重点污染源联合监督性监测,共享环境监测数据,强化监测结果运用

此答复函已经彭绪仁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生态环境局

2021625

联系人:冯伟联系电话:1818222305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