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生态优先,坚持水利为民。坚持“兴水为民”初心,立足生态水利、民生水利、文化水利为重点,以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合理分配生产生活用水,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能。严格实施河湖水系连通、河长制、河道治理、防洪减灾、农村饮水安全,鼓励发展高效节水,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抓宣传引导,坚持文化传承。严格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水文化故事,让水文化的真实性、完整性、观赏性得到延续,促进形成全民知水、节水、护水、亲水的良好社会风尚,引导公众增强水安全、水忧患、水道德意识,强化“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全民水情教育。
抓系统治理,坚持制度管水。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严格的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保障水安全,努力推进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水利职能,聚焦水生态管护要求,通过水行政执法,强化法治保障。完善饮用水水源地名录,严格征收水资源费,加大取水许可事中、事后监管,落实水资源考核与监督检查机制。
抓监管保障,坚持严守红线。严守最严格水资源“三条红线”,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控制和用水计划全覆盖。优化水利营商环境,简化取水许可、河道采砂等行政许可审批流程,强化水利监管。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等节点为契机,不间断开展节约护水宣传,努力实现水资源生活、生产、生态效益全面发挥。
抓源头守护,坚持使命担当。强化水安全保障,简化优化涉水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技术审查。严厉打击侵占河湖、非法采砂、阻碍行洪、非法取水等水事违法行为。强化节约用水管理,积极创建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推动区域节水型社会创建活动持续向好。持之以恒开展治水兴水实践,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