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潼南区召开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过程督导反馈问题整改暨2024年春季开学工作会。副区长罗全良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蒋俊作工作报告,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朱冰清主持会议。


罗全良指出,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的具体体现,是潼南教育补短强弱赶超跨越的必然要求。2020 年以来,全区启动了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创建标准、难度大不相同,带来的挑战压力也是前所未有,各镇街各部门各学校必须切实增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来认识、来推进。
罗全良强调,今年是潼南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三年攻坚行动的第一年,时间紧、任务重,全区各镇街各部门各学校要以“开局就是决战、上阵就是攻坚”的状态,牢固树立“以创促建、以建惠民”的工作导向,紧盯“资源供给、学业质量、师资配备、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步、落实同力,确保如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验收。
一要对标细化制定工作方案。各镇街各部门各学校要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对标区级《潼南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2024—2026 年)攻坚行动方案》和《潼南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督导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细化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学校具体实施方案,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清单台账,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分类、分项、分步、分校、分层级挂图作战、打表推进。
二要统筹建立协同作战体系。各镇街各部门各学校要压紧压实“共推共创、协作协同”的责任链条,把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扛在肩上、抓在手里,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抓具体。区教委要牵头抓总,切实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的统筹协调,“一校一策”推动各学校创建达标。财政部门要坚持投入力度不减,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足额预算义务教育经费,优先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编制、人社等部门要足额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编制与岗位资源,加大新教师招聘、骨干教师引入力度。规资部门要在城乡总规和控制性详规调整时,为教育留足用地。发改、住建等部门要优先支持学校建设项目立项和建设。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各镇街要切实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学校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创造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
三要持续强化督导考核机制。区委、区政府将把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纳入各镇街各部门季度赛马比拼和年度综合考核并逗硬执行。镇街党委、政府要严格落实教育工作职责,把教育发展列为重要议事日程,统筹抓好学校建设以及水、电、气、路等要素支持保障。区教委要会同区委、区政府督查办定期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督导评估,加强创建过程监测指导,对创建工作推动不力的部门镇街学校,要依据《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及实施细则严肃追责问责。对创建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要及时总结成效经验,选树表彰典型代表,切实营造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蒋俊强调,2024年,全区教育系统要以“五心强校·铸魂育人”为引领,以“赛马比拼·潼台比武”为驱动,对标区政府工作报告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三年攻坚行动、落实职业教育提质领跑行动、实施名师名校培育工程“两行动一工程”,围绕教育质量提升这条主线,抓住“加强教研教改工作、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改进教育教学管理”三个关键,推进品牌学校建设、品味学生培育、品质课堂构建、品格教师打造,不断巩固发展“供给更好、质量更高、品牌更靓、环境更雅、德行更美”的潼南教育新局面。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要以更强的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各学校党组织要围绕“五心强校 铸魂育人”品牌,按照“一校一特色”要求,打造特色品牌;围绕基建后勤、物资采购、教育乱收费等方面规范建设清廉校园;按照教育系统赛马比拼方案,以结果论英雄、凭实绩来检验,激励更多干部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
二要以更新的理念提升育人水平。体系化推动思政育人,高标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试点项目,培育一批精品示范课,塑造一批特色品牌。特色化推动艺体育人,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固本行动,持续实施美育浸润行动。清单化推动劳动教育,联合打造一批劳动实践基地,培育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三要以更实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抓牢课堂教学这一根本,紧扣“大单元设计、跨学科教学”等热点,定期开展“精品课堂”遴选和优秀教学案例推广等活动,遴选一批音乐、美术等学科优秀教师通过智慧平台进行网络直播授课,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效。抓牢教研引领这一关键,推动教研员教学示范、教学视导、研讨交流、校本研修等活动常态化。抓牢精细管理这一基础,进一步规范“备、讲、辅、批、考、评、研”等基本环节,进一步修订完善年度考核、评先选优、绩效认定和职称晋升等制度,最大程度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四要以更优的资源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启动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推进新建职教中心、金福中小学,改扩建塘坝小学、梓潼小学,完成实验中学、塘坝中学、柏梓中学、太安学校、柏梓小学5所中小学运动场改造维修。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办学机制和运行模式,加大与重庆八中、巴蜀常春藤等学校共建力度,探索高中高校“双高合作”模式,打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道,抓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建设数字化校园,构建数字化思维推进工作,集中力量建设2~3所试点学校,用好国家、重庆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确保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五要以更实的举措推进人才兴教。优化教师配置,重点引入优秀本科毕业生、音体美等特色学科教师200余名,向农村补充全科教师、紧缺学科教师70名,确保学科、学历、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名师工作室30个,积极推选教师参加全国、全市各种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和各级教学比赛,扩大优秀教师的影响力、知名度。培塑师德师风,一手抓正面激励,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团队和个人,一手抓反面典型,严格执行“一案双查”,营造既有约束又有温情的教育生态。
六要以更好的环境保障持续发展。守好校园阵地,持续推进“莎姐守未”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校园、社会少年儿童“五主六长”安全责任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教委机关要树立服务学校意识,对学校合理诉求要即接即办、快接快办,真正为学校减负、为管理增效。优化育人环境,建成10所书香校园、10所无废学校、20所绿色校园,争取5所学校创建为市级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努力让校园环境更有品质。
会议要求,开学在即,各学校要及时研究部署,提早谋划安排,认真筹备组织;抓实校园安全工作,强化“三反四防”为重点安全宣传教育,镇街部门联动做好食堂、校舍、楼顶、围墙、场地、危化品保管室、电气线路、大型玩具和交通节点、零食摊点、网吧等设备设施、场所的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整治;精心设计“开学第一课”,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相结合,引导家长和学生深入了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意义,有效构建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育人格局;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主动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监督信息等相关内容,做到公开透明;严格落实招生及转学政策,严格审查程序,规范办、公平办,阳光招生;高度关注师生员工心理健康,及时了解学生假期思想情绪、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指导学生规律作息时间,循序渐进安排教学活动,切实减轻学生开学面临的心理压力;强化督导检查,联系片区的委领导带队,重点督查各校教育教学准备、规范办学行为和校园安全管理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教育“双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各镇街分管领导,区委教育工委班子成员,教委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各片区教管中心主任,各公办学校党政负责人,各民办学校校(园)长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