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力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公共环境。
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新建农村公路均严格执行“三同时”、“七公开”制度,全面落实农村公路项目立项、设计审查、财政投资评审、质量监管、交竣工验收、审计等程序要求,工程实体一次性交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未发生一起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工程档案资料完整完备。
二是严格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建立路政管理全覆盖机制,全区22个镇街均有1名交通路政执法人员、2-3名路政监督员,行政村均有1名以上护路员,主要乡村公路入口处设置了必要的限高限宽限载设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区、镇、村三级联合开展“八无”路域环境整治,基本消除农村公路脏、乱、差现象。
三是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养护。每年按市级补助标准和区级配套资金的100%、80%、60%给予农村公路养护补助;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制定镇街农村公路养护监督考核制度、养护责任公示制度、管理养护实施办法等,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镇街、行政村将乡道、村道日常养护委托给劳务公司、沿线群众等单位或个人进行养护,签订养护协议,并建立日常养护巡查考核机制。
四是加强农村公路客运网络建设。制定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等相关文件,编制农村客运发展规划,确定区、镇(街)、村三级客运网络发展及客运站点布局;农村客运线路运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道路符合通行城市公交的5个镇街开通了公交线路,并于今年4月开通重庆潼南至四川遂宁跨省城际公交,属全市首条;在2017年全区已实现行政村通客车比例达到100%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客运运行情况,及时调整线路,新增运力,同时,强化中央、市级农村客运站点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加大财政配套,不断巩固和提高农村公路客运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