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信息 > 公示公告

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下达2025年提前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

日期:2024-11-25


潼发改〔2024100

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转下达2025年提前批以工代赈

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

梓潼街道办事处、玉溪镇人民政府:

根据市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25年提前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渝发改投资〔20241237号)文件要求,经研究,现将我区2025年提前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转下达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实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全国“十四五”以工代赈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坚守“赈”的初心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功能的意见》及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有关规定,深刻把握以工代赈“工程是手段、赈济是目的”“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内涵,认真组织实施,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按照批准项目的名称、内容和规模进行建设,严禁将中央预算内投资截留、挤占或挪作他用,项目建设所需其他资金要确保足额及时到位。严禁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如确需调整,须按程序报批。

二、严格落实

本次转下达2025年提前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822万元,其中:发放劳务报酬不低于282.21万元,且劳务报酬均要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分项目计划详见附件1)。

(一)受益对象。包括农村劳动力、城乡低收入人口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优先吸纳农村脱贫人口、因灾需赈济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脱贫群众等群体参与工程项目建设。

(二)建设领域。包括《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明确的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其中,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通乡通村道路、巷道和入户路硬化,农村漫水路、漫水桥、小型桥涵修建,护坡护坝、山坪塘(蓄水池)、排灌沟渠和小型堤防修复,土地整理、田间道路改造等,对易地搬迁安置点配套公益性基础设施予以倾斜支持。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小型蔬菜大棚、畜禽圈舍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农牧业产业园区、农场和林场林区内的土地整理、水利灌溉和生产道路等附属设施建设等。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不得用于购买大中型机械设备等资产,也不得用于购买花草树木、种苗仔畜、饲料、化肥等生产性物资。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中的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等工作任务,由地方政府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及社会帮扶资金、企业投资等予以支持。

三、加强监管

项目单位要严格落实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监管的主体责任,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严格按批复组织项目建设,及时准确上报进度数据和信息,保障项目按期建成发挥效益。要自觉接受各级监管部门和监管责任人的监督检查。对监管部门指出的问题要积极整改,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整改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强化全过程工程质量措施和安全监督管理,有效杜绝安全生产事故。

我们将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适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检查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等。对于投资计划执行不力的项目,将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实施提醒通报。

四、按月调度

列入本批计划的项目,均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监管体系,请各项目单位于每月8日前通过渝快政向我委报送项目开工情况、投资完成情况、工程形象进度等数据,由我委进行审核后,每10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进行填报。市发展改革委将每月对所有项目实施在线监测,监测情况将作为后续安排资金计划的重要依据,请各项目实施单位高度重视,提高报送数据质量。

五、绩效目标

本批计划的总体绩效目标是:支持项目实施单位实施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工程,在确保劳务报酬发放金额占中央投资的比例高于30%的基础上,尽可能进一步提高占比,广泛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城乡低收入人口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近就业增收。我委将加强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

六、其他有关要求

要进一步坚守以工代赈政策初心,加强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等工作。要推动项目开工准备工作并联推进,加快做好项目清场等工作,确保项目能够在202411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在四季度开始形成实物工作量。要在推进项目迅速开工的同时,结合此前对务工群众摸底等工作基础,抓紧明确参与工程建设的当地群众,特别是要优先吸纳带动返乡农民工、农村脱贫人口(含易地搬迁脱贫人口)、防返贫监测对象等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按月通过“一卡通”将劳务报酬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我委将适时对组织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等情况开展核查。我委将对提前批以工代赈项目按周开展线下调度,重点聚焦项目开工进度、吸纳群众务工人数、发放劳务报酬规模等实施效果开展调度监测。并组织开展实地调研,现场督促指导项目业主单位加快项目进度。对于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慢、11月份无法开工的项目,我们将建立台账、挂牌督办,逐个项目推进。对于投资计划执行不力的项目,我委将对相关项目业主单位开展约谈并实施提醒通报。

附件:1.潼南区2025年提前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计

划表

2.潼南区2025年提前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计

划绩效目标表

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1113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潼南区2025年提前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表
序号 区县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建设规模汇总 建设内容汇总 拟开工日期(年/月) 拟完工日期(年/月) 投资类别 总投资 已下达投资 累计完成投资 本次申请投资 部门和地方采取的资金安排方式 项目(法人)单位 项目责任人 日常监管直接责任单位 日常监管直接责任单位监管责任人 预计带动当地群众务工人数(非人次) 预计发放劳务报酬金额 预计培训务工群众人数(非人次) 预计设置公益性岗位个数 其中,对易地搬迁脱贫群众吸纳带动情况 所采取的综合赈济模式类型(公益类
/产业类)
项目发包方式(从下拉选项中选取) 项目计划采取的劳务组织模式(从下拉选项中选取) 备注
预计吸纳易地搬迁群众务工人数 计划发放劳务报酬规模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人) (万元) (人) 人) (人) 万元)





共2个项目 总计



总投资 822 0 0 822




165 282.21 260 6 2 3.52



中央预算内投资 822 0 0 822
地方预算内投资 0 0 0 0
其他地方财政性建设资金 0 0 0 0
其他投资 0 0 0 0
1 潼南区 潼南区玉溪镇2025年五通村、鹫台村通社道路建设以工代赈项目 改建 硬化农村道路,错车道建设。 硬化通社道路10.14km,路面宽3.0m,配套建设错车道19个。 2024年11月 2025年9月 总投资 602 0 0 602 直接投资 潼南区玉溪镇人民政府 唐铭悦 潼南区发展改革委 宋丽君 120 211.44 150 4 2 3.52 公益类 竞争性谈判(或磋商) 其它 乡镇政府+施工企业+村委会+当地群众
中央预算内投资 602 0 0 602
地方预算内投资 0 0 0 0
其他地方财政性建设资金 0 0 0 0
其他投资 0 0 0 0
2 潼南区 潼南区2025年祁佛社区宜居村庄整治提升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项目 改建 院落整治,农村入户道路硬化。 农村院落整治1755平方米,防护栏381m;农村弱电“蜘蛛网”整冶2670m;农村入户道路硬化长3km,宽2.5m,厚15cm。 2024年11月 2025年9月 总投资 220 0 0 220 直接投资 潼南区梓潼街道办事处 张小兵 潼南区发展改革委 宋丽君 45 70.77 110 2 0 0 公益类 竞争性谈判(或磋商) 其它 乡镇政府+施工企业+村委会+当地群众
中央预算内投资 220 0 0 220
地方预算内投资 0 0 0 0
其他地方财政性建设资金 0 0 0 0
其他投资 0 0 0 0


附件2

潼南区2025年提前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

投资计划绩效目标表

2025年度)

专项名称

以工代赈

下达地方或单位

潼南区玉溪镇人民政府

本次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万元)

602

总体目标

实施一批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等工程,在确保劳务报酬发放金额占中央投资的比例高于30%的基础上,尽可能进一步提高占比,广泛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城乡低收入人口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

实施效果

指标

产出指标

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比例

30%

效益指标

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

持续改善

满意度指标

参与工程建设的务工群众满意度

90%

过程管理

指标

计划管理指标

投资计划分解(转发)用时

10个工作日

“两个责任”按项目落实到位率

100%

资金管理指标

中央预算内投资支付率

95%

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

95%

项目管理指标

项目开工率

95%

超规模、超标准、超概算项目比例

0

监督检查指标

审计、督查、巡视等指出问题项目比例

1%







潼南区2025年提前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

投资计划绩效目标表

2025年度)

专项名称

以工代赈

下达地方或单位

潼南区梓潼街道办事处

本次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万元)

220

总体目标

实施一批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配套设施等工程,在确保劳务报酬发放金额占中央投资的比例高于30%的基础上,尽可能进一步提高占比,广泛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城乡低收入人口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

实施效果

指标

产出指标

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比例

30%

效益指标

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

持续改善

满意度指标

参与工程建设的务工群众满意度

90%

过程管理

指标

计划管理指标

投资计划分解(转发)用时

10个工作日

“两个责任”按项目落实到位率

100%

资金管理指标

中央预算内投资支付率

95%

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

95%

项目管理指标

项目开工率

95%

超规模、超标准、超概算项目比例

0

监督检查指标

审计、督查、巡视等指出问题项目比例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