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探索推行信用修复制度,出台《关于建立潼南区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的通知》,主动引导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目前,已累计帮助企业成功完成信用修复申请1000余例。
近日,某运输企业对其“失信行为”成功进行了修复。据了解,该企业因1年内车辆超限运输的行为,被纳入交通运输行业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失信当事人名单。
“我们企业对失信行为并不在意,但在后期企业日常经营、申请政府惠企政策时,由于失信行为被纳入“信用中国”,对企业长远经营发展产了严重影响。“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意识到“失信行为”带来的不力影响后,积极加强与区发改委联系,他们也主动服务,对我们开展了信用政策学习,配合我们签订企业信用承诺书并完成信用修复”。
“起初,失信企业对信用修复问题不太关注。”潼南区信用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但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作用日益突出,企业如遇到‘失信行为’,对其在日常经营、申请政府惠企政策和市场监管等方面会受到限制,越来越多的企业会积极整改并选择主动修复。”
下一步,区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职能部门将持续做好信用修复工作,建立信用修复工作长效机制,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加强企业信用政策宣传,提高企业诚信经营意识,助力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