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市管理局紧紧围绕“城市治理提升年”主线,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用五举措落实“721”工作法,努力实现由被动城市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一是贯通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指示精神与《全国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行动方案》《严格规范城市管理执法行为严肃执法纪律》系列文件作为一个整体贯通学习,全面把握“721工作法”精髓要义,突出服务为先。灵活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管理手段,自觉做到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实行“律师驻队”制度,聘请专业律师为执法提供法律参考,规范执法行为,公正执法。抽调精干力量组成“721工作法”示范小组,由支队长带队深入一线指导。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进小区、进学校、进企业“四进活动”,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累计走访临街900余家商户19800余次,向摊贩讲解占道经营管理政策24700余人次,到工地现场督促渣土运输司机文明驾驶,不冒装、不撒漏1320余次。邀请市民、网民代表走进城管一线,让市民零距离感受执法,体验城市管理。邀请城区施工单位负责人召开“扬尘防控恳谈会”5次,参加人员560人次。拍摄微型宣传片《市政人的一天》,用镜头记录市政人一天的忙碌故事,用镜头传播为民服务的声音。
三是变堵为疏,注重服务前置。按照“定时、定位、定经营范围”的管理思路,在“天龙后街”、“佳城天下”等19个地点集中设置规范整齐的便民摊位,在老城步行街、江北新城秋月街设立“规范摊区管理一条街”,从源头规范流动摊点,将服务推向前置。进一步优化审批和办理流程,将承诺办结时限缩减为5个工作日,进行一站式审批办理,全面推进审批服务“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四是科技运用,确保管理到位。搭建“城管通+智能手机+互联网”的城市管理执法便捷通道,与数字化管理中心共享城区违章事件、地点、时间等详细信息,实现快速反馈、迅速分派、及时处置。目前通过该种方式已处理数万起违规、违章案件,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
五是公平公正,做到规范执法。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对职权进行了清理,做好权力责任清单的调整和更新。落实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执法过程中要求执法人员通过执法记录仪、照相机、摄像机等执法记录设备对日常巡查、调查取证、询问当事人、文书送达、行政听证、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活动进行全过程记录,并按执法记录设备编号、执法人员信息、使用时间、案件当事人和案由名称等项目分类存储,严格管理,留档备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健全了“一单两库”,且每季度及时将“双随机”抽查和检验数据进行公示,做到违法信息公开、监察责任公开、案件审查公开、行政处罚结果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