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 索引号 ] 11500223009330348N/2023-00021 [ 发文字号 ] 潼南府发〔2021〕20号 [ 发布机构 ] 潼南区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成文日期 ] 2021-12-30 [ 发布日期 ] 2021-12-30 [ 体裁分类 ] 规划计划 [有效性 ]

潼南府发〔2021〕20号 关于印发《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潼南府发〔202120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古溪镇人民政府、有关单位:

《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已经区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第150次常务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

20211230


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202111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5

第一节 发展成就…………………………………………5

第二节 发展环境…………………………………………7

第二章 总体要求………………………………………………8

第一节 指导思想…………………………………………8

第二节 总体要求…………………………………………9

第三节 主要目标…………………………………………10

第三章 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11

第一节 推动镇域基础设施优化升级……………………11

第二节 推动场镇风貌升级与空间拓展…………………13

第三节 全面提升镇域公共服务能力……………………14

第四节 持续优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8

第五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

第六节 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21

第七节 推动农业“接二连三”…………………………23

第四章 争做镇域改革发展“领头雁”………………………26

第一节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6

第二节 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27

第三节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28

第四节 加强区域开放合作………………………………29

第五章 健全规划实施的领导和保障机制……………………30

第一节 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30

第二节 推进全面依法行政………………………………30

第三节 守住安全发展底线………………………………31

第四节 加强规划实施与管理……………………………31

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根据《重庆市潼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是未来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镇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古溪镇5个社区18个村,总面积110.04平方公里,2020年常住人口3.5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49亿元,分别占全区的6.95%5.17%3.68%。规划期至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要立足古溪镇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重大成就,把握发展态势,找准前行方向,全力以赴、精准破题,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一节 发展成就

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民生政策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产业发展更具特色,以建设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为契机,形成以粮油、蔬菜、佛手等为主的七大特色产业,基本建成龙滩、玉家、华陀等标准化种植基地,佛手和柠檬为主的初加工生产基地;成功举办油牡丹文化节和水晶蜜桃采摘节,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359元,较2015年增长55.6%。招商引资更见成效,促成正邦集团5000头种猪、希尔顿逸林酒店落户潼南,新引进潼铖之光、胤霖农业等项目38个,其中亿元级以上企业4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潼荣高速公路在古溪增设下道口,建成“四好农村路”456公里,行政村通畅率、村民小组通达率均达到10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29%;创建垃圾分类示范村14个,玉家村成功创建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龙滩村入选全市第二批美丽宜居乡村。行政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统筹设置11个综合办事机构和5个事业单位,建成700平方米镇级公共服务中心,设立医保、社保、民政等21个服务窗口,顺利承接首批下放169项权力事项。脱贫攻坚圆满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到位,全镇10303890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龙滩、狮桥、熊家、千佛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09%,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均在95%以上。基层治理改革深入推进,古溪、惠光、红花、飞跃四个大网格片区,由党政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大网格长”,23个村(社区)小网格,由镇党政班子及科室(所)负责人担任“小网格长”,建立村(社区)“星级管理”制度并设置10类星级,对城乡社会事务进行统筹管理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潼南区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机遇,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古溪镇作为支点镇和经济发达镇,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实施,有利于古溪加快乡村建设,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推动镇域经济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有利于古溪抓住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建设契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助推全区加快实现融入主城、连接城乡、服务周边的功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稳步推进,为古溪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提供先行先试条件,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快向古溪集聚。但从自身看,古溪镇地处潼南区东北部,是典型的浅丘农业镇,产业以种养殖业为主,旅游、商贸物流及农产品加工发展不足,农业“接二连三”步伐有待加快;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仍有明显短板,对周边镇域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仍有不足;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民生保障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重,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危与机同生共存,机遇寓于挑战之中,只有战胜挑战才能赢得机遇,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二章 总体要求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考虑市、区赋予古溪功能定位和发展导向,结合未来发展支撑条件,提出“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完善全区北部唯一支点镇的经济社会辐射带动功能,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镇域改革发展“领头雁”效应更加突出,潼南北部区域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坚定不移抓好重大改革任务落实,加快完成重点镇赋权改革试点任务,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

坚持产业并行,推进协调发展。把农业、旅游业和服务业整体统筹谋划,促进我镇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均衡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逐步实现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基础设施联通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坚持生态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坚持绿色富镇、绿色惠民,把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提高全镇人民生活质量的立足点,把乡村旅游作为展现我镇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推动古溪镇加快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坚持抢抓机遇,推进开放发展。抓住一系列国家利民政策,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与潼南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融合发展,支持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共享发展。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镇各项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更加注重社会民生事业发展,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让全镇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按照全区成渝中部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方向,加快古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接二连三,优化场镇功能、美化场镇面貌,强化支点镇公共服务辐射功能,打造潼南北部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美丽支点城镇

2025年,全镇居民收入水平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服务中心城区、辐射周边的北部支点城镇作用基本形成,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明显巩固拓展,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全面推进,北部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基本建成,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区建设亮点突出;场镇风貌和人居环境品质得到全面升级改善,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治理效能大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专栏1:古溪镇“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 标 名 称

2025

古溪镇

2025

潼南区

指标

属性

1

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

37

1500

预期性

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5

65

预期性

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0*

8.0*

预期性

4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

5.5

预期性

5

人均预期寿命(岁)

>80

80

预期性

6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85

85

预期性

7

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

>93

93

预期性

8

森林覆盖率(%

>45

45

约束性

9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3.18

>38

约束性

备注:1.带【】为五年累计数;2.带*为规划期平均数。

第三章 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法全面落实落地,全面优化镇域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场镇综合承载能力,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打造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的潼南北部区域中心。

第一节 推动镇域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优化镇域路网体系。优先推进农业基地产业道路建设,逐步推进镇域内县乡道达到双车道标准;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农村公交客运班线,提升农村路网通行能力,着力满足当地及周边居民出行、旅游人流下乡和物流运输出入需求;完善旅游公路和休闲慢行系统建设,服务游客集散需要。完善行人过街设施、隔离设施和交通标识。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增加户均配变容量,推进已有变压器改造,重点保障村落聚居点、产业园区和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用电稳定,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达到99.8%以上。实施天然气“村村通”工程,力争农村天然气普及率提高到80%以上。场镇按照停车泊位10%比例,建设公共充电站及配套设施。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推进镇级自来水厂改造项目、村级水厂提质改造项目,配合完成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古溪片区建设项目,确保桂林泵站的镇域供水,巩固提升城乡饮水安全,力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0%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场镇5G、千兆光纤等覆盖应用,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争取水利、公路、电力等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项目落地。推动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监测体系项目建设。

专栏2: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

交通路网建设项目。场镇公交车站项目、正邦养猪场3km产业大道建设项目、华牧蛋鸡场道路改造建设项目、“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1条农村公交客运班线增设项目、农村公路交通标识优化项目、场镇围城路改造项目等。

农村现代能源工程。农网改造升级工程、35千伏变电站改造为110千伏变电站项目。

水利建设项目。鹭鸶溪河古溪至龙形段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鹭鸶溪河古溪段农村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古溪片区项目、村级4个自来水厂提质改造项目。

生态环保项目。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社区)建设项目,村级3个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曹家沟水库、冯家沟水库、葫芦坝水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飞仙项目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信息基础设施项目。“数字乡村”建设项目、场镇监控系统建设及应用项目、智慧景区项目、2个场镇智慧停车场项目等。

第二节 推动场镇风貌升级与空间拓展

改造提升场镇风貌。按照全域景区发展思路,推动场镇风貌统一打造和整治,优先推进金竹公园、机电广场及配套项目建设,适时开展镇中心卫生院休闲小广场公园化改造,推进古溪河健身步道项目建设。全面升级改造公共服务中心,集成政务服务、旅游集散、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多种功能。实施场镇“亮化工程”“绿化工程”,提升灯光照明和绿色覆盖水平,连片种植色彩鲜明的花草树木。进行场镇风貌综合监管,全面推进立面改造、人行道透水砖等项目建设,加强场镇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四乱”整治,重点整改空中管线,合理布局摊点,保证场镇整洁有序。

推动场镇扩容提质。全面优化场镇空间和政务、商务、商贸、餐饮、居住、文体等功能布局。统筹推进场镇车站、农贸市场、停车场、休闲广场新改建项目。全面推动场镇老旧管网维修改造,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完善雨污分流,排除供电线路“蜘蛛网”安全隐患。完善场镇应急、防灾减灾等设施布局,增加旅游服务、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经营布局,全面提升场镇旅游集散服务功能。利用大数据、遥感、5G等信息技术,加强智能化市政设施布局和应用,推动场镇智慧化管理。全面推进农村老旧房屋整治,完善应急疏散场所等配套。

专栏3:场镇升级改造重大项目

古溪河水系绿化工程、古溪河2km健身步道建设项目、金竹公园建设项目、机电广场配套设施提升项目、镇中心卫生院休闲小广场公园化改造项目、污水管网维修改造项目、老旧小区供电线路改造项目、镇农贸市场改造升级项目、休闲广场建设项目、场镇老旧房屋整治项目、分场镇路灯“亮化工程”、高速下道口至场镇段农房风貌整治项目、场镇房屋外立面改造项目等。

第三节 全面提升镇域公共服务能力

促进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中心幼儿园迁建项目,提升学前教育整体保教水平和质量。按照全区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要求,围绕全国排球特色学校、市级科技特色学校建设,加快推进古溪小学扩容提质和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控辍保学,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特殊困难学生,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积极吸引高端人才、骨干教师和高校毕业生、退休教师多层次人员到古溪从教、支教。

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镇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水平,推进行政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数字化。传承发展优秀乡土文化,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面达标,打造集乡村舞台、乡村学堂、乡村展馆、乡村影院、游客驿站、公益慈善宣传为一体的特色文化院落,强化碉楼特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推进全民阅读,落实“书香潼南”系列活动。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美丽医院”建设标准,推进镇卫生院改造扩容和标准化建设,开展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工作,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力争达到二级医院服务水平,建设潼南北部区域医疗中心。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倡导培养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营造良好卫生环境。

落实全民健身行动。规划建设标准化体育健身步道,新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会足球场、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场地设施。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嵌入式、小型多样健身场地设施。定期举办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指导村(社区)组建群众健身队伍。

多元化增加养老服务。推进镇敬老院改扩建,完善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困难老人能力。建设镇级养老服务中心,争取开展镇卫生院办养老院试点,积极争取老年住宅、老年公寓项目开发。

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强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和转移就业支持力度,积极拓展退役军人、脱贫群众、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宣传,鼓励农民购买医疗商业保险,杜绝农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健全完善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政策。

引导人才返乡入乡。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加强农民在线教育培训,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教师轮岗交流、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咨询等方式,服务振兴乡村。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用,支持引导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专栏4:公共服务重大项目

学校教育。古溪中心幼儿园迁建项目、镇小学扩建项目、古溪中学改扩建项目、全国排球特色学校提档升级项目、市级科技特色学校提档升级项目。

文体服务。优秀乡土文化传承项目、碉楼文化院落保护项目、文化惠民工程、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项目、1处体育健身跑道、1处小型足球场、2处儿童运动设施场地。

健养服务。镇卫生院改造扩容和标准化建设项目、医养结合综合楼改建项目、住院综合楼项目、镇卫生院创建甲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西部医疗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市级卫生镇创建成果巩固项目、镇敬老院改扩建项目、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项目、养老签约服务项目、老年住宅和老年公寓项目等。

综合服务中心。伍家、下石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含村级卫生室)。

其他公共服务。古溪公巡大队新(迁)建业务用房及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应急保障、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

第四节 持续优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围绕“干净、整洁、有序、美观”目标,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一改”“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争创绿色示范村。动态实施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持续推进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保障住房安全。推进村组道路、入户道路景观综合整治,开展村镇道路、库岸、河边、民居、街道绿化美化,强化原生态的水景观和农田景观利用,提升乡村颜值气质。积极创建市级区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村,实现农村垃圾动态“清零”,力争2025年,实现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全覆盖。加快村聚居点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分散污水治理。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鼓励引导新建房屋及乡村旅游沿线、民宿、农家乐等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深化落实河(库)长制,加强古溪河、鹭鸶溪河、姬山河等河库生态保护和综合整治,推进鹭鸶溪河古溪至龙形段防洪护岸综合治理工程、曹家沟水库、冯家沟水库和葫芦坝水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严格落实“十年禁捕”工作,控制重点污染物入河总量,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达摩祖师山等天然林用途管治和保护监督,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管控。加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推进飞仙项目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水磨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土地质量检测,开展规模化种植土地状况调查评估合作示范。积极争取市级、区级资金,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积极申请开展有机肥推广补贴试点、农作物绿色防控补贴试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按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开展绿色单位、绿色家庭示范创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倡绿色消费、绿色办公。

专栏5: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重大项目

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姬山河河道治理项目、古溪河等河流生态保护项目。场镇餐饮油烟污染整治项目、红花场镇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佛手柠檬基地绿色防控项目、九岭等4个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项目等。

绿色低碳发展项目。23个村(社区)太阳能路灯安装项目、23个村(社区)农房房顶光伏发电项目、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桩项目。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大年产5万吨有机肥加工厂建设项目。

村容村貌提升项目。卫生厕所及厨房改造项目、旧房提升项目、院落环境提升及绿化项目、95km入户便道项目、乡村道路视频监控覆盖项目等。

第五节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要论述,持续推进脱贫村发展,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提升。做好由扶贫资金管理转为扶贫资产管理的衔接。落实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落实以工代赈政策,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严格执行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发挥好低保审批权限下放的优势,及时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抓好产销对接和消费扶贫。加强脱贫群众培训引导,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推动农民全面持续增收。推动脱贫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总结双庙村、龙滩村等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示范村试点经验,因地制宜向其余各村推广,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生产、生活等经营性服务,力争2025年全镇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拓展深化消费帮扶,鼓励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加快培育共享农业、体验农业、民宿经济、乡村手工艺、健康养老等新业态。

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第六节 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

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围绕佛手、柠檬、花椒等特色产业,推进产业基地标准化、智慧化建设,打造“一心四线”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一心”即以龙滩、华陀、玉家等村为主,重点打造佛手、花椒、柠檬等主导产业发展核心,同步推行种养结合、种养循环发展的现代畜禽业,提速推进蛋鸡、种猪等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四线”即沿潼荣高速、S538S107、产业大道四条交通干线,重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旅游康养。强化招商引资,围绕农业产业研发、绿色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冷链物流、智慧信息、科普创意、社会化服务等,加强与驻外地商会和外省(自治区、直辖市)驻渝商会、涉农协会、农业企业沟通协调,多形式、多平台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加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强化佛手、花椒、柠檬、粮油、生猪和中药材等产业的科技投入和精细种植养殖。发展精品农业项目,依托200万羽商品鸡、5000头种猪良种繁育基地与佛手、花椒、优质水稻等种植基地结合,着力打造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创建标准化佛手10000亩、花椒2000亩、稻渔种养基地1000亩。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和保护,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推进“古溪佛手”等地理标识申报,鼓励申报使用“潼南柠檬”及“巴味渝珍”“三峡”等区域公用品牌,深度挖掘产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加大对外宣传营销,扩大品牌文化影响力。

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佛手、花椒、柠檬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培育市级龙头企业5家、区级龙头企业8家以上;引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范发展,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重点培育一批综合性服务组织,开展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民生产生活、农村公共服务、农村社会管理的深度融合。积极争取“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探索将主要特色农产品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推进山地果园轨道运输、粮食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改造,深化推进机械装备与生猪、肉牛、鸡等养殖工艺相融合。以佛手、柠檬、花椒种植基地等为重点应用区域,积极开展市级智慧农业应用推广项目及补助性资金申报,大力推广基于特色产业和特殊场景的智能化设施装备应用和农业生产系统智慧化改造,打造一批集环境监控、作物分析、数据集成和精准调节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生产基地。

第七节 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及电商服务业。合理规划佛手、柠檬、花椒等种植基地和加工园区,打造25平方公里产业园,形成生产与加工、企业与农户相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提值增效。优化发展农产品初加工,重点推进现有佛手、花椒、柠檬产业初加工生产线升级改造,引导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改善储藏、烘干、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推进150亩中小企业园区建设,陆续建成佛手、柠檬产业的精深加工厂房2000平方米重点生产果酒、蜜饯、干片、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延申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造网货生产基地和产地直播基地,发展“电子商务+带头人+农户”“电子商务+农民合作社+农户”“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按照潼南区“北部田园”康养休闲旅游带建设要求,提速打造古溪万亩佛手基地乡约潼南旅游线,以玉家、龙滩、华陀、九岭、双庙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为重点丰富农业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等特色项目,合理设计“一日游”“两日游”旅游线路,打造集产业经济、农业景观、休闲体验、旅游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休闲示范基地。策划全域全季乡村旅游精品项目,联合周边镇推出一批乡村休闲体验“打卡地”,发展一批精品民宿和特色农家乐,推出一批特色美食,策划一批节庆活动,开发一批特色文旅“后备箱”产品

提速推进物流业发展。紧抓古溪作为镇级冷链物流配送节点、中小企业园区的重大契机,提速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配套开展冷链物流设施、公路货运场站及客运站等项目建设,同步开展周边交通、物流、供电、供水、排水、绿化等升级改造以及镇、村物流配送站建设。推进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仓储设备建设。打造潼南北部片区商业中心,新建夜市一条街,完善商贸物流等配套服务功能。

专栏6:特色农业及“接二连三”重大项目

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古溪镇土地整治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主要进行土石方挖填,并配套田埂、土坎、机耕道、排水沟、下田坡道及土壤改良等。

农田水利设施项目。10km农村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项目、华陀村提灌站维修项目、新建62口蓄水池项目、82口山坪塘整治项目、柠檬基地水肥一体化灌溉项目。

一心四线”现代农业项目。“一心”:重点发展佛手、花椒、柠檬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及加工项目,主要布局龙滩村、玉家村、华陀村等;“四线”:重点发展瓜果类、中草药材、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项目,抓好生猪、鸡等畜禽特色示范园,年产出栏猪8万头以上、鸡200万羽,主要布局潼荣高速、S538S107沿线区域。

中药材项目。佛手、瓜蒌、黄精趁鲜切制和药材产地干燥项目,佛手种苗繁育基地、中药材产地加工企业引培项目、新建或改造标准化中药材基地项目。

智慧农业应用推广项目。山地果园轨道运输项目、农业生产环境监控项目、智能化设施装备应用项目、农业生产系统智慧化改造项目、智慧气象应用项目等。

生态农业品牌建设项目。古溪佛手有机品牌、现代良种繁育场(基地)项目、古溪佛手、柠檬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生态农产品产地直播基地建设项目等。

后备箱”伴手礼项目。便携类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文化创意类项目等。

北部田园休闲康养项目。龙滩村核心区绿色步道、鹭鸶溪河流整治等项目;玉家、龙滩、华陀、九岭、双庙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金竹森林公园旅游步道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佛手、柠檬等特色采摘和文化体验项目;发展2家精品民宿和8家特色农家农场项目;生态养生系列体验项目等。

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万亩佛手基地乡约潼南旅游线路、碉楼文化旅游项目等。

物流加工园区项目。建设佛手、柠檬两家镇级农产品精深加工厂房、镇级农产品基地仓储。建设区域物流配送站。

第四章 争做镇域改革发展“领头雁”

贯彻落实中央、市级和区级重大改革部署,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与时俱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释放改革活力和改革红利,培育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力。

第一节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简政放权、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创新管理相结合,继续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试点,继续扩大镇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遵循精简效能原则,统筹综合办事机构和事业单位,构建简约精干的组织架构。强化发展产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和村镇规划建设等职能,完善古溪镇政府功能。整合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争取更多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古溪镇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打造综合、便民、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本着“接得住、用得好”原则,从古溪镇地域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实情、人员力量配备、专业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论证梳理,分期分批承接市政府下放的306项行政权力。进一步探索镇级综合行政执法,坚持“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加大现有业务人员培训力度,引进法律等专业知识人才,着力提升古溪镇执法队伍能力水平,继续提升服务效能,确保服务流程各环节“精细化”“优质化”水平持续提高,全面做到服务受理“零推脱”、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标准“零投诉”。

第二节 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全面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积极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确保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开展股权化改革,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各类股份合作组织。深化扩面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到2025年,农村“三变”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50%左右的行政村。

积极争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试点。完成村规编制,全面清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建立健全集体经济利益分配机制,选择双庙村、龙滩村等条件相对成熟的村开展入市交易,有效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民宿、养老、科研、创意文化等乡村产业。

推进“三社”深度融合。通过股份合作、生产合作、供销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组织形态、生产经营、利益联结、体制机制等的融合。到2022年,“三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实现基层社在镇村100%全覆盖,100%行政村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100%行政村组建农村综合服务社,有意愿的农村常住农户100%加入合作经济组织。

第三节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完善镇村(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推行社会治理“五长制”,即镇长、警长(司法干警、公安干警、法警)、村长、社长、点长(院落居民点)。推进镇综治中心视联网和“雪亮工程”建设,率先在古溪镇建成镇级智慧综治中心,将场镇和村(社区)重点区域纳入网络网格监管,实现线上、线下管理有机融合。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形成治理合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方式创新,抓好党组织和党员建设,夯实网络要素阵地、党群服务阵地、宣传教育阵地、智能化治理阵地。合理界定“大事”政府部门负责解决、“小事”居民自治组织共同解决、“私事”居民个人自行解决“三事分流”。通过“三事分流”推进“三事分责”,促进各项群众事务的妥善解决。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依法厘清基层政府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权责边界,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将双庙村、龙滩村作为积分制乡村治理示范村,全镇推广“积分制”乡村治理新模式。加快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推行良好家风家规。实施乡村文化惠民提升工程,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和“乡村记忆”工程建设。

第四节 加强区域开放合作

积极融入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深化与蓬溪县蓬南镇、群利镇等周边地区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生态等方面一体化发展,实现互促互进、互利共赢。推进交通能源一体化发展,加强毗邻地区国省道、县乡道改造升级,争取开通蓬南、古溪两地公交线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依托佛手、柠檬、花椒等特色产业种植、加工优势,积极与毗邻地区形成链条互补、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发展。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共同举办联席会议,积极宣传特色瓜果节会活动。加强教育、医疗、人才、业务交流合作,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作和信息资源共享联动机制。开展河长共同巡河活动,加强工业企业、农业农村、畜牧养殖等综合治理领域交流,跨区域改善水环境质量。

强化与毗邻地区交通、产业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交流合作。依托潼荣高速路古溪下道口和“三横三纵多网”镇域路网格局,围绕潼南北部支点城镇建设,加强与宝龙镇、米心镇、玉溪镇、龙形镇及中心城区信息互通、资源互补。进一步完善路网体系。依托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聚集周边经果、中药材、畜禽等产业资源,实现产业互补、错位发展。依托重点镇的教育、医疗、商贸、物流优势,加强对北部区域各乡镇的辐射带动,实现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毗邻地区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合作交流,让群众办事更便利、发展联动更紧密。

第五章 健全规划实施的领导和保障机制

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确保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 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决策部署有效落实。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拓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示教育,深入推进“以案改治理、以案改监管、以案改制度、以案改作风”,发扬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政治引领功能,扎实推动党的全面领导在农村基层落实落地。推行村(社区)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努力提升思想理论素养,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第二节 推进全面依法行政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抓好普法工作,落实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第三节 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扎实开展反邪教斗争,坚决打击非法宗教组织。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依法坚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和有害信息,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要求,持续夯实民兵队伍建设。抓好经济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及时排查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村”“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第四节 加强规划实施与管理

积极争取国家“三农”扶持政策和市级、区级财政资金支持。争取古溪镇重大事项纳入市级、区级有关规划,加大对古溪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建设支持力度。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股权投资基金、基础设施PPP项目投资基金等支持古溪建设。

加强项目策划和实施。积极策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产业发展、载体建设等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推荐重大项目进入区级和市级项目储备库。认真研究国家、市级、区级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项目。抓好重大项目落地和重点企业服务工作,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加强规划评估监督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增强规划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及时公开规划实施相关信息,接受全社会监督。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230日印发

      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