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 索引号 ] 11500223009330348N/2023-00014 [ 发文字号 ] 潼南府办发〔2022〕5号 [ 发布机构 ] 潼南区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成文日期 ] 2022-01-25 [ 发布日期 ] 2022-01-25 [ 体裁分类 ] 规划计划 [有效性 ]

潼南府办发〔2022〕5号 关于印发《重庆市潼南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潼南府办发〔20225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潼南区“十四五”能源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潼南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已经区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第150次常务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123







重庆市潼南区“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202112





目 录


一、前 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潼南加快建设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打造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科学指导我区未来五年能源发展,根据《全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重庆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和《重庆市潼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基础


  1. 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潼南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积极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在能源安全保障、体制机制改革、重大项目布局、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我区境内已探明可开发天然气约3000亿立方米,有油气井176口,2020年产天然气6.57亿立方米。累计建成7165公里天然气长输管道,年输气能力达180亿立方米,完成辖区内天然气长输管道隐患整改,管道运行安全高效。水电资源藏量14万千瓦,现有潼南航电枢纽等水电站7座,水电装机4.903万千瓦,2020年总发电量1.8亿千瓦;建成22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2台,110千伏变电站4座;2020年全区用电11.43亿千瓦时,用气2.93亿立方米。目前双江航电枢纽工程正在建设,高何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大佛、黄果、小桥等110千伏电网改造工程正按计划推进。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人均综合能耗下降11.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0.2%,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2020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约108.9万吨标准煤,规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地区规上工业能耗比重较2015年下降6.2个百分点。淘汰14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砖瓦窑企业和1条生产线。完成中航科技等7家企业9台共29吨燃煤蒸汽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关闭炫吉中绸、富发纸业26蒸吨燃煤锅炉。全面淘汰国Ⅰ汽油车和国Ⅲ柴油车,共淘汰黄标车约1500余台。连续7年获得全市节能考核优秀区县。建立一般工商业电价弹性调价机制,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成本,推进大工业企业参与大用户直购电。

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庆油田、西南油气田合作,依托民丰化工、同辉气体等龙头企业,延链发展清洁能源、涂装涂料等产业,依托三一筑工、中防德邦等现有企业,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环保型塑料等绿色建筑材料,成功获批国家火炬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万利来分布式能源站、12个户用和1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完成骐福能源分布式能源站,加快建设民丰化工225吨燃气锅炉,积极推动泰盛纸业2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和华电潼南燃机热电联产项目。

能源惠民利成果丰硕。全面实施“电靓乡村”和老旧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实现“一户一表”全覆盖,2020年改造升级农村电网557.6公里,配变台区951个,人均用电量达到1544千瓦时。实施城镇燃气老旧管道改造,完善区域供气网络,扩大天然气分户式采暖和集中采暖试点范围。累计建成城镇燃气管道800余公里,建成相国寺储气库配套管网,城镇人口气化率达到94%。城镇居民、工商业用气供应保障有力。累计建成133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


第二节 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能源低碳转型进入关键期。到202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全市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4.5%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3%左右。同时,全市下达我区单位GDP能耗下降率14%,能耗总量新增10万吨标煤以内,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这将倒逼我区加快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也将根本改变我区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促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以绿色、可持续的方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能源需求。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我区油气对外依存度将持续下降,能源自给率随之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为我区能源安全提供根本保障。


第三节 主要问题及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区能源发展面临厚植发展优势、调整优化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交织、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较高。“十四五”期间,我区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初期,全区GDP将年均增长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升至65%,未来5年是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重点产业、城市发展,大批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项目加快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对能源消费刚性需求仍然在不断增长。

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较艰巨。我区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现有能源消费仍以化石能源为主,非化石能源发展基础薄弱,离国家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还有一定的差距。产业结构高碳化特征明显,2020年潼南区规上工业能源消耗量达到39.8万吨标准煤,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例达到66.2%,传统化工、医药等高耗能产业去产能任务仍然艰巨。

天然气消费市场开拓不足。天然气资源优势对全区经济发展支撑作用不足,天然气消费水平明显偏低,仅停留在勘探开发和传统化工环节。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多为传统化工产业,起步晚,体量较小,产品低端、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不高,竞争力不强,缺少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新能源企业,也没有围绕天然气资源开发培育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能源企业。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要求,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清洁高效为主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能源保障能力为基础,进一步强化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积极推进低碳清洁能源的开发,加快建设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智慧能源体系,为潼南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清洁高效。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围绕碳达峰目标,将节能作为第一能源,推动全区能效提升,实现增量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推动主要用能产业绿色发展,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和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坚持立足基础。立足潼南区天然气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完善双轮驱动能源供给体系,健全多元市场供应体系,打造韧性、安全的现代能源供给保障体系,大力提升全区能源安全水平。

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能源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全面释放能源发展活力,促进能源发展提质增效。推动能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以大数据智能化手段促进能源生产、运用、管理。

坚持统筹协调。统筹全区能源规划布局,加强与上位规划、同级规划的衔接;统筹产供储销全领城全环节,强化能源产业全过程安全;统筹市场改革和保障供应的关系,满足人民对优质优价能源的需求,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惠民利民。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惠民利民,扩大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综合供能服务站等向城乡居民覆盖,快速提升能源普遍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按照潼南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安全、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到2025年,全区能源供应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清洁化水平等关键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有力支撑我区高质量发展。

——能源安全保障。电力装机容量达168.38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5.9亿千瓦时。天然气产量达到11.6亿立方米,能源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

——能源绿色转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达到重庆市下达计划指标,天然气消费占比达到49%以上。

——能源利用效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达到重庆市要求,电网综合线损率控制在5.8%以下。建成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配电网供电可靠率99 %以上。

——服务民生水平。2025年,完成老旧居民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实现“一户一表”全覆盖,居民人均生活用电480千瓦时以上,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20%以上,城乡居民天然气覆盖率达到85%,实现城乡用能服务均等化,居民和企业用能满意度显著提升。推进农村用能供应方式多元化体系建设,提升乡村清洁能源保障能力。

专栏1:潼南区“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单位

2020

2025

属性


能源安全保障

电力装机总量

万千瓦

4.58

168.38

预期性

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11.20

15.90

预期性

天然气产量

亿立方米

7

30

预期性

储气能力占天然气消费比重

%

3

5

预期性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

12.6

20

预期性

煤炭消费比重

%

5.9

4.1

约束性

天然气消费比重

%

32.9

49

预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

下降率

%

-

以重庆市

下达为准

约束性

能源利用效率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

%

[16]

[14]

约束性

电网综合网损率

%

6.1

5.8

预期性

配电网供电可靠率

%

99.1

99.86

预期性

服务民生水平

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

千瓦时

407

480

预期性

城镇居民天然气普及率

%

73

85

预期性

备注:1.[]为五年累计数;2.-表示尚无数据。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以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为目标,积极衔接国家和市上碳达峰、碳中和有关政策文件,综合考虑全区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因素,做好能耗和碳排放存量和增量分析,科学制定全区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存量“两高”项目,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该改造的改造,该停产的停产,该退出的退出,对在建和拟建“两高”项目,严格执行项目节能审查有关规定,全面评估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采取停批、停建、缓建等措施,坚决把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拿下去。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指导万利来化工、民丰化工、东安钾肥、维尔美纸业等重点企业开展节能化改造。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文化体育科技类场馆公共机构节能。完善铁公水空多式联运设施和配套服务,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

实施电能替代工程。立足能源清洁化发展和大气污染防治,推动亿源建材、巨厦建材、骏晖科技、长青球墨、万利来化工、民丰化工等重点用煤企业,实施以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为抓手,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费比重及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聚焦供暖供冷、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家居家电等五大领域,因地制宜推进热泵供暖供冷、电蓄能供暖供冷、分散采暖“煤改电”、工业锅炉“煤改电”、工业窑炉“煤改电”、油田钻机“油改电”、电动汽车推广、交通建设、农产品生产“煤改电”、农业排灌“油改电”、厨房电气化推广以及洁卫电气化推广等电能替代工程。

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深入开展绿色设计、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和绿色产品推广,创新清洁生产管理和市场化推进机制,强化激励约束作用,突出企业主体责任,实现减污增效,绿色发展。在产品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全生命周期中,充分减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建立投入低、消耗少、污染轻、产出高、效益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以巨科环保产业园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为重点,采用热电联产、工业废水综合处理、中水回用、重金属在线回收及再利用等措施,深挖生产潜力,提升发展活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工业能效水平。制定工业能效管理提升方案。建立工业节能管理的约束机制,制定科学的能效管理方案,逐步建立工业能效激励约束机制。定期开展工业企业能效的绩效评价活动,促进工业能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大力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着力建成数字化车间10个,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0个,开展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0家,积极引导2家智能化规模企业建设智能化工厂。实现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2%

加快推动用能方式变革大力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全区城乡居民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全面推动城镇能源消费方式转变,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统筹城乡发展共同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实施“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行动计划,积极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区、新能源示范镇,在经济条件和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开展低能耗、低排放新型镇建设示范。

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加强煤炭清洁化利用,依托乡村网格化规划,建设经济耐用、灵活可靠的农村配电网,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实施乡村燃气供气安全改造,推进燃气下乡,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推动农村分布式光伏项目,做到“同步接网、全额消纳、及时结算”,有效提升农户收入。就近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业剩余物等生物质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积极稳妥推进散煤替代,推进用能形态转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空间。

专栏2:推动能源消费利用转型升级工程

实施绿色照明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园区道路路灯节能改造,加快推进LED路灯改造项目建设,应用紧凑型荧光灯、直管荧光灯、高压钠灯、发光二极管(LED)灯高效光源替代非节能灯具,新建道路等室外照明要采用LED灯。

实施电机变压器能效提升工程。推广高效节能电动机、稀土永磁电动机,高效风机、泵、压缩机,高效传动系统,高效节能变压器等。以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传动方式改造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逐步采用交流调速取代直流调速。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拖动装置等。推广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通过过程控制合理配置能量,实现系统经济运行。

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大力推广普及外保温复合墙体、门窗密封条、多层保温窗、分布式供能系统、高效照明系统等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积极推进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外遮阳等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政府投资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应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鼓励工业企业建设项目逐步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


第二节 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


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继续加大对潼南磨溪震旦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气藏天然气田勘探开发力度,推动大庆油田潼南-合川等潜力区块勘探开发,力争2025全区天然气累计探明储量超过4000亿立方米。加大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力度,加大科技攻关,提高钻井密度,推动新老产能接替,确保产量再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潼南区块内新增钻井30口,形成天然气产能300万立方米/天,新建集气站5座,力争天然气净化厂落地潼南。推动中石油大庆油田潼南区块商业化开发,十四五期间新增钻井121口,力争2025实现产能30亿立方米。

提高天然气综合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天然气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推动天然气化工产业从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天然气脱硫、热电联产、LNG等清洁能源产业。优化天然气一次加工产品结构,激活关联产业、延伸发展产业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项目,使潼南区天然气化工产业由以肥料和基础化工原料为主的传统天然气化工向以清洁能源利用、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为主的新型天然气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天然气化工产业深加工项目依靠甲醇解决乙丙烯原料来源,重点打造甲醇下游深加工产业链、乙二醇下游聚酯材料产业链和MDI 下游聚氨酯产业链,重点发展聚氨酯材料、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等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填补基础天然气化工与电子、能源、汽车、轻纺等下游领域之间的产业断层,促进潼南区天然气资源优势与当地下游产业优势有效对接、协同共振,加速整个潼南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完善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推动潼南区域内天然气长输管道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中贵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北内环、磨铜线等天然气主干管道的互联互通,构建区域管道与国家及地方主干管道联系畅通、运行灵活、安全可靠的联网系统。规划建设大庆油田集气站-天然气净化厂集输管道,磨铜线-潼南高新区、中贵线-潼南高新区天然气供气管道,形成川中气矿、川渝管网、中贵线和川气东送二线四大供气通道,提高全区天然气消纳、调峰和供应保障能力,打造川渝地区能源保障供给中心。“十四五”期间,新建天然气管道200公里,新增年管输能力40亿立方米。

















1.潼南区天然气通道示意图(红色)

完善城镇燃气管网和储气调峰设施。畅通民生用气“最后一公里”,按照“宜管则管,宜罐则罐”的原则,显著扩大全区天然气利用水平。根据市场需求增长建设区内燃气管道,按照国家对城市燃气储备能力要求,利用LNG储罐等调峰设施,加强城区燃气管网互联互通和保供能力,完善主要消费区域输配气管网系统,全区形成管道天然气供应为主,LNG供应为辅多元化天然气供应渠道,实现区内天然气利用全覆盖,新建城市高中低压燃气管道200公里,新增城市管网输气能力8亿立方米,力争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5%、镇街燃气普及率达到90%。对有条件的边远山区居民实施乡村LNG点对点供应,并做好供气安全改造,保障用气安全。

开展天然气市场化交易。积极推动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与潼南区组建合资公司,开展潼南境内区块致密气等开发销售业务,积极争取合资公司拥有独立的天然气销售权,通过重庆渝西天然气管道开发天然气营销业务。主动协调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提高合资公司天然气产量留存潼南的比例,支持潼南区利用天然气资源优势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天然气资源方和用户利用平台销售和采购天然气,通过油田自采气、试采气、净化气、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调峰天然气等品种的线上交易,实现资源按需分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支持交易中心扩大天然气交易规模,提高要素市场平台影响力和经济收益。

专栏3:天然气供气与利用工程

潼南高新区天然气供气管道。潼南高新区北区化工企业将整体搬迁至东区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包括万利来化工、民丰化工等原北区用气户将和潼南燃气、骐福能源、华电等用气户接入新建天然气管道。规划建设多条专用天然气管道向高新区东区和南区供气,既是区内用气企业生产生活的资源保证,也是高新区招商引资的重要资源优势条件。

潼南高新区天然气来源主要包括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川渝分公司以及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公司托运商用户。天然气供气通道规划四条,包括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供气通道、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渝管网供气通道、国家管网公司中贵联络线供气通道、川气东送二线潼南供气支线通道。拟新建天然气管道200km,设计输量40亿立方米/年。

重庆骐福能源有限公司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日处理200万立方米天然气液化装置,配套新建天然气管道工程,新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工程。

中国华电重庆分公司潼南燃机热电联产项目。规划建设49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机组,兼顾供热,年天然气消耗量约14亿立方米。该项目建成后提供热蒸汽以满足园区热(冷)负荷集中供热要求,促进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所发电力可供重庆主网。

第三节 大力推进电力建设


推动天然气发电建设。借鉴国际天然气发展经验,提高天然气发电比重,依托大庆油气田、川中油气矿等企业积极发展分布式天然气发电,提高天然气发电调峰能力。在医院、学校、工业厂房积极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重庆骐福能源有限公司LNG项目和重庆市万利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推动重庆市泰盛纸业公司在潼南区高新区南区建设2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推动中国华电重庆分公司在潼南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东区建设燃机热电项目(49H型燃气机组),一期建设2×70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同步建设天然气管线、冷热管网、调峰锅炉。

加强水电建设。坚持干流开发优先、支流保护优先的原则,围绕涪江航电枢纽工程项目,统筹考虑综合利用需求,研究流域梯级联合调度体制机制,统筹发电、防洪、供水、航运、灌溉、生态、安全等要求,制定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运行规程,大力推动生态友好型水电建设。探索抽水储能水电站建设。

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依托中国华电重庆分公司为投资开发主体推进全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村委会,高新区内民丰化工、万利来、东安钾肥、宝禾复合肥等企业开展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恒大绿洲、时代广场、潼洲府第等商业综合体,金海洋、蔬菜批发、仁豪、红星美凯龙等专业市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鼓励屋顶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且符合光伏发电的新建建筑物,按照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要求进行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合理利用废弃土地、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滩涂、鱼塘等资源,建设一批地面电站,重点发展一批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项目。引进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特变电工、阳光电源等国内知名企业,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台相应优惠政策,按照用户侧使用屋顶,招商引资引进产业链。

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严格执行相关技术和环保标准,加快建设潼南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耦合制氢项目及氢能示范项目,支持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基础设施区域共享。落实国家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支持政策,对于列入专项规划的项目,在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中央各专项补助等方面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鼓励民间资本规范有序参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保障建设资金需求。

加强骨干电网建设。按照“分层分区”原则,强化220KV 主网的环网结构,优化110KV 及以下网络结构,提升配电网发展水平,实现配电网与城乡其他基础设施领先规划、领先建设,构建区域明晰、半径合理、标准统一、联络有序的现代中压配电网网络结构。大力推动潼南高何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满足其用电负荷高速增长的需要;围绕潼南大佛、黄果、小桥等推动110KV电网改造,实现以地区分类为基础的标准化发展,提高发展效率;围绕潼南太安、飞跃、柏梓、双江等推动35KV电网改造,通过合理配置变电站布点和现有重载变电站增容改造,消除供电紧张的区域,解决运行风险问题;推进宝龙、别口、梓潼等农村地区10KV电网改造,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按照“川渝电网加强、川电送渝增量”、四川水电“优先就地就近消纳”的原则,加强川渝“毛细血管”输电通道建设,支持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潼南段)建设,持续推动110千伏广潼线电网项目建设,大力提升潼南电网的供电保障能力。依托《推进遂宁潼南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做好对接机制,推进遂宁潼南电力市场化交易,加快推动川渝电网一体化建设,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落实落地。

专栏4:电网结构改造升级工程

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工程。引进华电集团、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特变电工、阳光电源等国内知名企业,推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等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潼南高何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220kV线路8.75km,安装主变2×180MVA

潼南大佛110kV输变电工程。新建110kV线路3.4km,安装主变2×50MVA

潼南古溪35kV变电站升压工程。新建110kV线路19km,安装主变2×50MVA

潼南黄果110kV输变电工程。新建110kV线路2km,安装主变2×50MVA

潼南小桥110kV输变电工程。新建110kV线路10km,安装主变2×50MVA

涪江双江航电枢纽水电站110kV送出工程。新建110kV线路15km


第四节 加快推动充电桩建设


完善充电桩规划布局。优先在公交、客运、环卫、出租、物流等重点公共服务领域布局充电桩,推动江北火车站公交枢纽、高铁站公交枢纽、高新区南区公交枢纽、江北客运站等地区的公交专用充电桩建设;双江、米心、塘坝、崇龛、小渡等客运充电设施建设;原大同街潼南客运站、凉风垭客运总站、原江北客运站等出租车专用充电桩建设,塘坝、古溪、田家等物流专用充电桩建设;柏梓、塘坝、小渡、玉溪、古溪垃圾转运站等环卫专用充电桩建设。

加快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充电桩基础设施,加强与潼南区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创新建设运营商业模式。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鼓励充电场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设施,提升公共场所充电服务能力,拓展增值服务。完善充电设施保险制度,降低企业运营和用户使用风险。

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引导国网重庆潼南供电公司、扬明聚电新能源等企业联合建立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统一结算。加强充电设备与配电系统安全监测预警等技术研发,规范无线充电设施电磁频谱使用,提高充电设施安全性、一致性、可靠性,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专栏5:充电桩建设工程

重点景区配建分散式充电桩建设工程。推动大佛寺、双江景区、陈抟故里、杨闇公故里、崇龛、柏梓田园综合体、太安田园综合体、龙形田园综合体、塘坝田园综合体、古溪田园综合体等重点景区分散式充电桩建设。到2025年,景区分散式充电桩达到200个。

城镇公共充电桩建设工程。推动涪江大桥南桥头、扬明聚电、高铁站、两桥片区、双江、田家、太安、崇龛、柏梓等城镇公共充电桩建设。到2025年,城镇公共充电桩达到400个。

公交专用充电桩建设工程。推动江北火车站公交枢纽、高铁站公交枢纽、高新区南区公交枢纽、江北客运站等公交专用充电桩建设。到2025年,公交专用充电桩达到200个。

客运分散式充电桩建设工程。推动双江、米心、塘坝、崇龛、小渡、古溪、龙形、群力、新胜、寿桥、卧佛等客运分散式充电桩建设,到2025年,客运分散式充电桩达到100个。

分散式环卫专用充电桩建设工程。推动双江垃圾转运站、柏梓、塘坝、小渡、玉溪、古溪、田家垃圾转运站等分散式环卫专用充电桩建设,到2025年,分散式环卫专用充电桩达到20个。

潼南区城际快速充电桩建设工程。推动渝遂高速双江服务区、潼荣高速塘坝服务区、合安高速潼南服务区、合安高速崇龛停车区等区城际快速充电桩建设,到2025年,城际快速充电桩达到100个。


第五节 提高成品油供应和氢能开发利用


提升成品油供给能力。按照“总量控制、存量调整、优化布局、逐步淘汰、有序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加油站总量,对城区科学规划和适度布点,保障成品油增长需求。继续发挥中石化、中石油国家石油公司的主渠道作用,吸引国内外多种渠道油品资源流入。合理建设加油站的规模和数量,保障成品油充足稳定供给。“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成品油加油站18座,其中城区7座,乡镇3座,道路边8座。

开展综合能源站试点建设。建立氢气供应体系,满足氢能汽车的氢燃料需求。推行“以车带站、车站协同”的发展策略,有序推进加氢站建设。出台加氢站建设实施方案细则,综合利用国土资源和降低投资成本,以先行先试带动推广应用促进“油气电氢”综合能源站建设。以加油站为依托,合理增加液化天然气、氢燃料加注、充换电等多种能源形式满足车(船)用能需求。

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内氢能产业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模式,汲取佛山氢能产业发展经验和“长三角氢走廊”的规划建设经验。完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明确国家能源战略导向,给予氢能产业稳定的政策预期,加强技术攻关,支持能源企业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共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产业规模。开展示范运行,探索低成本商业运营模式,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和管理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健全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审批和监管体系,完善加氢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优化财政补贴政策,防止企业以获取补贴为目的、盲目开展低水平重复建设。

第六节 加快推动能源智慧发展


抓好“智慧能源”建设,深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不断提高能源发展水平。

推动能源生产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推进化石能源生产清洁高效智能化,鼓励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重庆分公司、川中油气矿等企业对天然气开采、加工及利用全链条智能化改造,实现化石能源绿色、清洁和高效生产。支持天然气万利来、民丰、江川等化工企业开展生产监测、管理和调度体系的网络化改造,建设市场导向的生产计划决策平台与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以互联网手段促进供需高效匹配、运营集约高效。重点围绕弘喜汽车、同辉气体、同华物流、凯益特种气体等企业开展泛能微网建设试点,适应分布式电源、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多元化负荷接入需求。

推动能源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加强与潼南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合作,发展能源互联网的智能终端高级量测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实现电能、天然气等能源消费的实时计量、信息交互与主动控制。丰富智能终端高级量测系统的实施功能,促进水、气、电的远程自动集采集抄,实现多表合一。规范智能终端高级量测系统的组网结构与信息接口,实现和用户之间安全、可靠、快速的双向通信。

推进能源企业信息化管理。鼓励万利来化工、民丰化工等企业在生产环节广泛开展“数字化装备普及”行动,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积极培育“互联网+”协同制造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夯实信息化基础,合理部署ERPCRMMESPLMSCM等系统,推动能源企业在企业资源、制造执行、供应链管理等环节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应用。积极引进中天科技等企业推动能源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标识数据管理和共享。

发展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积极拓展能源大数据的采集范围,逐步覆盖电、油、气等能源领域及气象、经济、交通等其他领域。实现多领域能源大数据的集成融合。探索建设潼南能源大数据中心,逐渐实现与相关市场主体的数据集成和共享。在安全、公平的基础上,以有效监管为前提,打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促进各类数据资源整合,提升能源统计、分析、预测等业务的时效性和准确度。

专栏6:能源数字化转型工程

智慧加油站建设工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依托,以客户和数据为纽带,打造集综合性功能为一体的智慧能源服务平台。通过引入多类型智能化系统,停车区域设置的充电桩可供充电,覆盖全支付手段,能实现加油快加快走捷。加油机连接的车辆识别引导系统,可通过显示屏提前告知空闲车位、油枪号与油品标号,有效引导车辆精准停泊,提高综合服务效率。

智慧燃气建设工程。应用物联网和大数据,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采用燃气智能化管理系统和物联网燃气表打造智慧燃气。

智能电网建设工程。推广变压器智能化系统、GIS智能监测系统、开关柜智能诊断系统等在变电站的应用,建设智能电网示范工程。

天然气站场智能化改造工程。打造无人值守站,增加视频监控、数据监测、防闯入、远程切断等功能,实现场站智能化


第七节 提升能源管理能力


提升能源运行安全水平。按照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储备与产供储销体系相衔接的原则,建立能源安全储备体系,科学设置储备规模,不断提升储备效能。制定和完善煤炭、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等供给保障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启动条件、责任主体和保障措施,把握民生用能底线,整理紧急情况压减用能单位清单,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和保障队伍。建立能源安全预警体系,加强能源月度、季度监测,动态监测能源供应保障风险。督促能源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和安全措施,确保各类能源生产、输送、调度、消费安全。强化重要能源基础设施和设备检测和巡视维护,提高抵御地质灾害、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冲击的能力。做好电力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保障极端情况电力供应,编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进 一步加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力建设,逐渐补齐短板,构建稳定性和灵活性兼顾的电力供应安全与应急保障体系,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和用电高峰等极端情形下电力供应问题,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高水平生活对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需求。

推进能源管理机制改革。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加大燃气公司投资和整合力度,扩大潼南区天然气利用广度和深度,提高居民和工商业燃气普及率。加强与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合作,鼓励区内天然气市场主体利用交易中心平台获取天然气资源。推动能源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各类资本参与能源开发利用,推进混合所有制,支持民营企业全面参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完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大力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积极引导能源与金融融合发展。鼓励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能源发展资金。

完善天然气分级储备调峰机制。明确政府、供气企业、管道企业、城市燃气公司和大用户的储备调峰责任与义务,供气企业和管道企业承担季节调峰责任和应急责任,鼓励供气企业、管道企业、城市燃气公司和大用户在天然气购销合同中协商约定日调峰供气责任。按照燃气配网边际成本为正的条件下,出台优惠配套政策,吸引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建设。

推进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按照国家和重庆市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政策落实的精准度和时效性,着力在电力直接交易、售配电公司发展、分布式电源、工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和多能互补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基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监管模式创新,发挥能源大数据技术在能源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覆盖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透明高效的现代能源监督管理网络体系,提升能源监管的效率和效益。推动业务数据化,数据网络化,实现能源系统对接,打通能源数据壁垒,整合能源数据资源,建设基于互联网、分级分层的能源统计、分析与预测预警平台,动态监测全区能源运行情况,促进供需平衡、能耗控制、运输协调、价格变动、运行调度、预警预测等管理水平提升。强化管理节能,利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来提高能源系统效率。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优化电力调度,进一步降低厂用电率、电网线损率和燃气产销差率。

优化能源营商环境。稳定用能供给,降低用能成本,进一步缩短企业获得电力、用水、用气的时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企业在审批环节的堵点、难点、痛点,主动上门问需于企,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持续提升审批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能力。


  1.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能源工作的全面领导,注重加强政治引领,强化战略导向,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能源发展的工作机制。区能源主管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协调和指导,加大与重庆市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争取对市能源项目指标支持。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加强沟通配合,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为规划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全区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要根据各自的职责,细化落实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1. 强化责任落实


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相关专业规划的衔接,做到能源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强化能源发展规划的引导约束作用,分解落实能源规划目标任务,围绕约束性指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分年度逐级下达落实。大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确保如期完成。加强监督考核结果应用,对碳达峰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部门依规依法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


第三节 完善政策措施


优化完善和统筹协调财税、金融、土地、价格、环保、产业等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综合效力和确保政策连贯统一,支持和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提高政策综合效力,重点探索建立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研发使用先进装备技术、增加能源清洁低碳消费、促进能源回收利用以及储备调峰能力建设的配套政策。严格约束指标管理,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推行负面清单制度。


第四节 强化能源安全


加强能源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理,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突出抓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加强能源项目前期、建设和运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抓好油气长输管道和城镇燃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充分发挥安全技术保障作用,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严格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防范和遏制能源行业重特大安全事故。

附件

重庆市潼南区“十四五”能源规划项目建设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项目建设概述内容

项目建设起止时间

预计投资额(万元)

筹资方式

牵头单位

一、油气田勘探开发建设

1

潼南区川中油气矿区块开发

扩建

形成天然气产能300/天,每口井新增用地面积约15亩;新建集气站5座,每站新增用地面积约15亩;新建净化厂1座,新增用地面积约300亩。“四十五”期间预计新增用地面积共计约825亩。同时与新建井站对应的新建集气干线4条,支线25条,以及解决气田内部集输以及新增产气的外输通道。

2021-2025

300000

公司自筹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2

潼南区大庆油田公司区块开发

新建

在潼南--合川区块投入钻井32口、三维地震790平方千米,预获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1000亿立方米,预计新发现和评价重要矿产地2处,预计2025年实现天然气产量30亿立方米。

2021-2025

240000

公司自筹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分公司

二、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

3

潼南区内互联互通天然气管道

新建

建设潼南区域内天然气长输管道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中贵线、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相国寺储气库配套管线和北内环、北干线等天然气主干管道的互联互通工程,形成区域管道与国家及地方主干管道联系畅通、运行灵活、安全可靠的联网系统,增强全区天然气的消纳、供应、调峰和保供能力。“十四五”期间新建天然气管道200公里,新增年管输能力40亿立方米,发挥油气资源富集区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潼南区作为川渝地区能源保障供给中心地位。

2021-2025

120000

公司自筹

国家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或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4

潼南高新区天然气供气管道

新建

潼南高新区北区拥有多家大型化工企业,因厂区距离城区生活区过近,严重影响附近生态环境,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北区化工企业将整体搬迁至东区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包括万利来化工、民丰化工等原北区用气户将和潼南燃气、骐福能源、华电等用气户接入新建天然气管道。规划建设多条专用天然气管道向高新区东区和南区供气既是区内用气企业生产生活的资源保证,也是高新区招商引资的重要资源优势条件。管道设计长度40km,设计输量30亿立方米/年,管径630mm,压力6.4MPa

2021-2025

30000

公司自筹

潼南高新区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

三、天然气利用工程

5

重庆骐福能源有限公司LNG(液化天然气)项目


新建

建设日处理200万立方米天然气液化装置,主要配套原料气、BOG、冷剂压缩机各2台,冷箱2座,3万立方米LNG储罐1座;以及为工艺装置配套的各类公用工程,生产辅助及行政设施。

配套新建天然气管道工程。线路全长25km(联络线管道长度1.5km,干线长度23.5km),新建站场1座,改扩建阀室1座,站场1座。管道设计输量8.75亿方/年,设计管径:干线D406.4mm,联络线D323.9mm

配套新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工程。拟新建2×14MW燃气轮发电机组、2×35t/h补燃余热锅炉、1×6MW抽凝式汽轮机发电机组以及1×1300kW溴化锂制冷机组,并配套建设热力系统、除盐水水系统、电气及控制、送出系统等。


2021-2025

150000

公司自筹

重庆骐福能源有限公司

6

天然气储备调峰

新建

按照国家发改委对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要求,城镇燃气企业要建立天然气储备,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气量5%的储气能力。计划在潼南区建设LNG储备调峰站三座,分别位于梓潼街道、桂林街道和高新区东区,各2000立方米。

2021-2024

6000

公司自筹

中民燃气、潼南燃气等

四、天然气化工及深加工

7

天然气化工

扩建

优化升级铬盐、钛白粉加工业,天然气化工产业由以基础化工原料为主的传统天然气化工向以清洁能源利用、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为主的新型天然气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2021-2025

10000

公司自筹

民丰化工

8

天然气化工

扩建

积极发展天然气转化制甲醇、乙二醇项目,建设天然气化工产业基地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2021-2025

20000

公司自筹

万利来化工

9

天然气深加工

新建

优化完善天然气一次加工产品结构,积极发展天然气化工、电子化学品制造,完善天然气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动现有传统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工终端产品制造转型。重点打造甲醇下游深加工产业链、乙二醇下游聚酯材料产业链和MDI下游聚氨酯产业链,重点发展聚氨酯材料、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等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

2021-2025

200000

公司自筹

其它

五、多功能加注站

10

加油加氢加气充电一体化综合能源站


规划布置成品油加油站18座,其中城区7座,乡镇3座,道路边8座;加油站中二级站6座,三级站12座,目前开工在建1座,迁建2座,批复2座。以先行先试带动推广应用促进“油气电氢”综合能源站建设。

2021-2025

150000

公司自筹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及其它

六、电网建设

11

重庆潼南高何220千伏输变电项目

新建

新建220kV线路8.75km,导线采用JL/G1A-400型钢芯铝绞线,安装主变2×180MVA

2022-2023

17500

公司自筹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潼南供电分公司

12

重庆潼南大佛110kV输变电项目

新建

新建110kV线路3.4km,导线采用,JL/G1A-300型钢芯铝绞线,安装主变2×50MVA

2021-2023

4680

公司自筹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潼南供电分公司

13

重庆潼南古溪35kV变电站升压项目

新建

新建110kV线路19km,导线采用,JL/G1A-300型钢芯铝绞线,安装主变2×50MVA

2021-2024

6430

公司自筹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潼南供电分公司

14

重庆潼南黄果110kV输变电项目

新建

新建110kV线路2km,导线采用,JL/G1A-300型钢芯铝绞线,安装主变2×50MVA

2021-2024

4540

公司自筹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潼南供电分公司

15

重庆涪江双江航电枢纽水电站110kV送出项目

新建

新建110kV线路15km,导线采用,JL/G1A-300型钢芯铝绞线。

2021-2023

1400

公司自筹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潼南供电分公司


16


重庆潼南小桥110kV输变电项目

新建

新建110kV线路10km,导线采用,JL/G1A-300型钢芯铝绞线,安装主变2×50MVA

2022-2025

6900

公司自筹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潼南供电分公司

七、水电建设

17

涪江干流梯级渠化双江航电枢纽项目

新建

涪江干流渝境内的米心~鸭嘴136km河道规划为V级航道。航道标准定为V级,船闸尺度满足IV级航道通航标准要求,船闸可通航S00吨级船舶。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项目主要永久建筑物由泄水闸、电站、船闸、左右岸连接段及护岸工程,以及生产管理用房等附属工程组成,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初步拟定工程正常蓄水位249m,电站总装机48NW,水库总库容1.58亿m3。设计洪水标准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500年一遇。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2019-2025

190000

公司自筹

重庆航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八、气电建设

18

华电重庆分公司潼南燃机热电联产项目

新建

在潼南高新区东区化工产业园内规划分两期建设4台重型燃机。项目一期规划29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2×700MW),兼顾供热,预计总投资约38亿元,设计年利用小时4500小时,年发电量约56亿千瓦时,年供热1485GJ,设计年耗天然气14亿立方米,其中一期约7.5亿立方米。该项目建成后提供热蒸汽以满足园区热(冷)负荷集中供热要求,促进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所发电力可供重庆主网。

2021-2025

380000

公司自筹

中国华电重庆分公司

19

潼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耦合制氢及氢能示范项目

新建

占地100余亩,处理能力700/天,装机容量21MW,项目一期建设500/天,根据生活垃圾产生量根据二期建设时间。垃圾制氢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3-50吨,根据实际条件成熟情况,逐步推进加氢、加油、加气、充电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建设。

2021-2024

53000

市场化运作,引进社会资本投入。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九、充电桩建设

20

潼南壹号公共充电站

新建

项目位于涪江大桥南桥头桥下,占地面积约3亩,包含一体式直流充电桩约22套、管理用房、公共厕所、停车位、电力等附属设施工程。

2020-2021

1500

公司自筹

重庆市潼南区涪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十、光伏项目建设

21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新建

本项目拟建设规模约300MW,总投资约11.4亿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将产生清洁电力2.42亿度/年,二氧化碳减排23万吨/年;创造年收入约13200万元,项目全年全区可节约电费约1800万元,每年可新增税收约1520万元。

2021-2027

114000

公司自筹

华电重庆分公司




































送: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纪委监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

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125日印发

      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