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
关于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
潼南府发〔2020〕8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坚定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现就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建立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通过夯实潼南区绿色发展本底,以维护和改善重要生态功能为重点,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为构建潼南区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奠定生态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坚持分类施策。针对流域、区域、行业特点,聚焦问题和目标,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生态环境管控内容不突破、管理要求不降低,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环境质量改善新要求,定期评估调整和动态更新。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到2025年,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
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分区管控
(四)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优先保护单元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域,主要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空气一类功能区等。重点管控单元指涉及水、大气、土壤、自然资源等资源环境要素重点管控的区域,主要包括人口密集的城镇规划区和产业集聚的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一般管控单元指除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之外的其他区域。
全区国土空间按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大类划分为18个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保护单元7个;重点管控单元7个;一般管控单元4个。
(五)分区环境管控要求
优先保护单元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建设,在功能受损的优先保护单元优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管控单元优化空间布局,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有针对性地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风险高等问题。一般管控单元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
全面落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实施差异化管理,促进潼南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对定明山-运河风景名胜区、马鞍山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地、涪江湿地公园等具有极重要生态功能的地区和极敏感生态地区进行强制性保护,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不受损害,确保绿色菜都的土壤质量安全。
三、工作要求
(六)实施与应用
相关数据纳入重庆市“三线一单”数据应用平台,数据集中管理、查询、应用、展示和交换,实行信息共享共用。根据市级总体管控要求,制定具体单元管控要求,相应管控要求数据上传至上级数据应用平台。
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应将环境管控单元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作为重要依据,相关政策、规划、方案需说明与“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中不得变通突破、降低标准,不符合不衔接不适应的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调整。
国土空间规划、相关规划应将落实到具体空间的生态、水、大气、土壤、资源利用等红线、底线和上线要求作为编制的基础。
区域、流域等产业发展应将“三线一单”提出的要求作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基础,具体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作为推动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在具体区域、园区和单元落地的支撑。
监管开发建设行为和生产活动时,应将“三线一单”作为重要依据。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应作为生态环境监管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应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内容。
(七)更新与调整
根据上级要求,生态环境部门定期组织开展“三线一单”实施情况评估,充分听取相关部门提出的更新调整意见,依据评估情况编制“三线一单”更新调整方案,报上级技术部门审定后,按程序和要求审议发布,更新调整后的成果报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并上传至“三线一单”数据共享系统。因国家与地方发展战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环境质量目标调整,“三线一单”确需进行更新的,按照相关程序报请市生态环境部门审定后进行更新。
四、保障措施
(八)组织保障
在区政府领导下,区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全区“三线一单”实施、评估、更新调整和宣传工作。区级相关部门结合本单位职责职能做好“三线一单”实施工作,并积极参与评估、更新调整和宣传工作。
(九)资金、技术保障
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联系专业技术团队作技术支撑,区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财政资金,切实保障“三线一单”实施、评估、更新调整、数据应用和维护等。
附件:1.潼南区环境管控单元统计表
2.潼南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潼南区环境管控单元统计表
序 号 |
单元 类别 |
单元名称 |
单元编码 |
要素构成 |
1 |
优先管控单元 |
潼南区涪江河潼南区自来水公司水源地 |
ZH50015210001 |
包含: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地 |
2 |
优先管控单元 |
潼南区涪江河人工运河潼南区自来水公司水源地 |
ZH50015210002 |
包含: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地 |
3 |
优先管控单元 |
定明山-运河市级风景名胜区 |
ZH50015210003 |
包含:生态保护红线-风景名胜区 |
4 |
优先管控单元 |
重庆市马鞍山森林 公园 |
ZH50015210004 |
包含:生态保护红线-市级森林公园 |
5 |
优先管控单元 |
重庆涪江国家湿地 公园 |
ZH50015210005 |
包含:生态保护红线-湿地公园 |
6 |
优先管控单元 |
潼南区水土保持功 能区 |
ZH50015210006 |
包含:生态保护红线-水土保持区 |
7 |
优先管控单元 |
潼南区一般生态空间-水土保持 |
ZH50015210007 |
包含:水土保持功能区 |
8 |
重点管控单元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琼江潼南下游段 |
ZH50015220001 |
包含:水环境工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高排放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 |
9 |
重点管控单元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涪江坛罐窑河 |
ZH50015220002 |
包含:水环境农业污染重点管控区 |
10 |
重点管控单元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涪江潼南桂林街道 |
ZH50015220003 |
包含:水环境工业-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高排放区、受体敏感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
11 |
重点管控单元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涪江太和 |
ZH50015220004 |
包含:水环境农业污染重点管控区 |
12 |
重点管控单元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琼江潼南上游段 |
ZH50015220005 |
包含:水环境农业污染重点管控区 |
13 |
重点管控单元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涪江潼南中游段 |
ZH50015220006 |
包含:水环境工业-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高排放区、受体敏感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
14 |
重点管控单元 |
潼南区城镇开发边界 |
ZH50015220007 |
包含:潼南区城镇开发边界 |
15 |
一般管控单元 |
潼南区一般管控单元-琼江复兴河 |
ZH50015230001 |
包含:水环境一般管控区,永久基本农田 |
16 |
一般管控单元 |
潼南区一般管控单元-琼江塘坝河 |
ZH50015230002 |
包含:水环境一般管控区,大气环境弱扩散区 |
17 |
一般管控单元 |
潼南区一般管控单元-涪江古溪河 |
ZH50015230003 |
包含:水环境一般管控区 |
18 |
一般管控单元 |
潼南区一般管控单元-涪江潼南上游段 |
ZH50015230004 |
包含:水环境一般管控区,永久基本农田 |
全区管控单元数量合计 |
18个 |
附件2
潼南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环境管控单元编码 |
环境 管控 单元 名称 |
环境 管控 单元 分类 |
环境管控 单元要素分区组成 |
环境管控单元特点 |
执行的市级总体管控要求 |
管控类别 |
管控要求 |
ZH50015210001 |
潼南区涪江河潼南区自来水公司水源地 |
优先保护单元1 |
包含: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地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饮用水源地建设。 发展现状及问题:受城镇快速发展影响,水环境保护压力增加。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该备用水源与潼南区城市饮用水源位于同一条河流,且位置较近,一旦河流上游发生污染事故,城市饮用水源和备用水源均会受到污染,没有起到备用水源在城市饮用水源污染后提供安全饮用水的目的,故而存在饮用水风险隐患。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执行全市及主城西片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饮用水备用水源搬迁至大石桥水库。 |
ZH50015210002 |
潼南区涪江河人工运河潼南区自来水公司水源地 |
优先保护单元2 |
包含: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地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饮用水源地建设。 发展现状及问题:受城镇快速发展影响,水环境保护压力增加,也是大气环境受体敏感区。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执行全市及主城西片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严格来水水质监控,执行严格的水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措施。 2.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保障区域供水安全。 |
ZH50015210003 |
定明山-运河市级风景名胜区 |
优先保护单元3 |
包含:生态保护红线-风景名胜区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市级风景名胜区,包含大佛寺景区、杨闇公陵园、杨尚昆陵园、人工运河、拦河大坝等景区,为大气环境一类功能区。 发展现状及问题:受城镇快速发展影响,水环境保护压力增加。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 旅游设施污水管网建设需完善。春冬季部分时段PM2.5、O3-8h日均浓度超标。 |
风景名胜区执行全市及主城西片区风景名胜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 |
污染物排放 管控 |
1.提升污水管网覆盖比例;现有及新建旅游设施的污水应收集至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2.鼓励引导现有及新建旅游设施使用清洁能源。 | ||||||
ZH50015210004 |
重庆市马鞍山森林公园 |
优先保护单元4 |
包含:生态保护红线-市级森林公园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市级森林公园,天然国有森林,区内由柏木、麻栎、香樟等参天古树组成的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生物资源丰富。 发展现状及问题:水土流失 |
森林公园执行全市及主城西片区森林公园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 |
ZH50015210005 |
重庆涪江国家湿地公园 |
优先保护单元5 |
包含:生态保护红线-湿地公园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国家湿地公园,以涪江、三块石运河、库塘、稻田、自然河流等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为主体。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海绵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优化、湿地科普宣教和湿地生态体验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发展现状及问题:受城镇快速发展影响,水环境保护压力增加;区域内存在在产工业企业。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大气综合质量现状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但受城区发展影响,PM2.5及O3有超标现象。 |
湿地公园执行全市及主城西片区湿地公园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现有工业企业应规划搬出。 |
污染物排放 管控 |
1.进行污水管网全面排查整治;持续推进片区污水管网建设,提高片区污水收集处理率;现有及新建旅游设施的污水应收集至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2.解决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方式,减少入河污染负荷。 | ||||||
ZH50015210006 |
潼南区水土保持功能区 |
优先保护单元6 |
包含:生态保护红线-水土保持区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森林、湿地、河流生态系统以及保护物种栖息地,维护水源涵养功能,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 发展现状及问题:塘坝镇规划边界与生态保护红线边界部分区域重叠;区域内生态资源物种丰富,但生态环境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系统脆弱。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水土流失。 |
水土保持功能区执行全市及主城西片区水土保持功能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 |
ZH50015210007 |
潼南区一般生态空间-水土保持 |
优先保护单元7 |
包含:水土保持功能区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水土保持功能区、饮用水源保护。 发展现状及问题:农业面源污染较严重。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水土流失防治压力大。 |
水土保持功能区执行全市及主城西片区水土保持功能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 |
ZH50015220001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琼江潼南下游段 |
重点管控单元1 |
包含:水环境工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高排放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潼南高新区东区产业定位主要为环保装备及机械加工(含电镀)、医药化工、箱包制造等为主导,配套科技孵化和小微企业、商贸物流等类型。 发展现状及问题:1.水环境容量有限,表现在琼江潼南段部分时段不能满足III类水质要求。工业园区东区涉及重金属排放,对下游饮用水源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2.乡镇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率较低。3.电镀企业废气治理设施及监控设施不完善。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水环境污染;涉及重金属排放。 |
执行水环境工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高排放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受体敏感重点管控区市级及主城西片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禁止引入含漂洗、印染、制革、制浆造纸等高耗水、高污染项目。 2.工业区与集中居住区之间应设置隔离带;邻近居住用地的工业用地避免布置大气、噪声污染较重或容易扰民的企业。 |
污染物排放 管控 |
| ||||||
环境风险防控 |
| ||||||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
/ | ||||||
ZH50015220002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涪江坛罐窑河 |
重点管控单元2 |
包含:水环境农业污染重点管控区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1.以中心城区-双江镇为核心,带动中部片区旅游服务与现代农业的发展;2.内有双江特色产业区。 发展现状及问题:1.分布有定明山-人工运河风景名胜区,涪江国家湿地公园等,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2.污水处理厂出水不能稳定达标,有超标现象。3. 禽畜养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还土还田使用量与耕地不匹配,易产生农业面源污染。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大气、水环境及土壤污染,畜禽养殖面源污染。 |
执行水环境农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市级及主城西片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根据土地承载力优化花岩镇、双江镇禽畜养殖项目布局与规模。 |
污染物排放、管控 |
| ||||||
环境风险防控 |
1.规模化养殖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应设置事故池,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制订应急预案。 | ||||||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
/ | ||||||
ZH50015220003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涪江潼南桂林街道 |
重点管控单元3 |
包含:水环境工业-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高排放区、受体敏感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潼南高新区北区规划区内重点发展产业以现有精细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链项目和技改扩能项目及新能源和绿色建筑建材产业、仓储物流业为主,同时注重弹性,并优先考虑环保型、科技型企业吸纳。 发展现状及问题:1.严控重金属新增产生量。2.事故池建设有待完善。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 PM2.5及O3有超标现象。 |
执行水环境工业-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高排放区、受体敏感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市级及主城西片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不得在城区主导风向上风向5公里范围内新建燃煤电厂、水泥、钢铁冶炼等大气污染严重的项目。 2.不得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上游20km范围内的沿岸地区(江河50年一遇洪水位向内陆一侧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排放重金属、剧毒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业项目。 3.北区应控制发展高污染化工企业。 4.控制新增高耗水的工业项目,造纸业发展应立足于现有企业升级优化。 |
污染物排放管控 |
1.对工业产生的废气和大气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确保废气达标排放,严格控制废气无组织排放。新、改、扩建项目若涉及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车间,应安装废气回收、净化装置或采取一定的废气防控措施。 2.加强施工、道路、生产扬尘粉尘控制,减少城市建设裸露土地,加强交通污染治理。对人口集中居住区易扬尘场所要采取防尘措施,有效控制粉尘污染。 3.潼南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 4.禽畜养殖在源头上依法“严格养殖准入”;调整优化布局,建设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鼓励在养殖密集区域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等全面进行污染防控,畜禽养殖污水和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利用,不直排。 | ||||||
环境风险防控 |
1.建立健全园区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和危险废物管理机制。 2.建立完善的园区事故污水风险防控体系。 | ||||||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
/ | ||||||
ZH50015220004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涪江太和 |
重点管控单元4 |
包含:水环境农业污染重点管控区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农业及养殖业。 发展现状及问题:禽畜养殖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还土还田使用量与耕地不匹配,易产生农业面源污染。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面源污染,禽畜养殖污染,水土流失。 |
执行水环境农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市级及主城西片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合理发展养殖业,在“蔬菜基地”周边发展,“以地定畜”,同时,处理好老养殖场的污染防治。 |
污染物排放 管控 |
| ||||||
ZH50015220004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涪江太和 |
重点管控单元4 |
包含:水环境农业污染重点管控区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农业及养殖业。 发展现状及问题:禽畜养殖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还土还田使用量与耕地不匹配,易产生农业面源污染。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面源污染,禽畜养殖污染,水土流失。 |
执行水环境农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市级及主城西片区总体管控要求 |
环境风险防控 |
1.规模化养殖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应设置事故池,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制订应急预案。 |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
/ | ||||||
ZH50015220005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琼江潼南上游段 |
重点管控单元5 |
包含:水环境农业污染重点管控区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农业,规模化畜禽养殖,柏梓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 发展现状及问题:1.内有规模化养殖企业。2.禽畜养殖土地承载力养殖容量不足,还土还田使用量与耕地不匹配,易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较严重。3.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农业面源污染,琼江水质不满足Ⅲ类水域功能。 |
执行水环境农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市级及主城西片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柏梓镇、崇龛镇和太安镇属于禽畜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优化布局,以地定畜,合理布局。 |
污染物排放 管控 |
1.调整优化布局,建设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鼓励在养殖密集区域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等全面进行污染防控,畜禽养殖污水和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利用,不直排。 2.加强施工、道路、生产扬尘粉尘控制,减少城市建设裸露土地,加强交通污染治理。 3.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青贮、秸秆气化等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以利用促禁烧。 4.加快完善太安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 | ||||||
环境风险防控 |
/ | ||||||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
/ | ||||||
ZH50015220006 |
潼南区重点管控单元-涪江潼南中游段 |
重点管控单元6 |
包含:水环境工业-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高排放区、受体敏感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潼南高新区南区产业定位以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消费品工业、仓储物流等以及产业服务相关配套为主。 发展现状及问题:1、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生活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提升环节未建成;2、目前园区内现状供热采用分散供热,各单位从自身负荷需求考虑,陆续建设小锅炉,能源利用率低,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环境污染大。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生活-工业复合型水环境污染。 |
执行水环境工业-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区,大气环境高排放区、受体敏感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市级及主城西片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工业用地与居住地之间应设置一定的隔离带。 2.不得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上游20km范围内的沿岸地区(江河50年一遇洪水位向内陆一侧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排放重金属、剧毒物质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业项目。 3.不得引入含漂洗、印染、制革、化学制浆的项目。 |
污染物排放 管控 |
1.加快城市污水厂建设,城镇污水处理收集率达到95%。 2.对工业产生的废气和大气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确保废气达标排放,严格控制废气无组织排放。新、改、扩建项目若涉及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车间,应安装废气回收、净化装置或采取一定的废气防控措施。 3.加强施工、道路、生产扬尘粉尘控制,减少城市建设裸露土地,加强交通污染治理。对人口集中居住区易扬尘场所要采取防尘措施,有效控制粉尘污染。 4.调整优化布局,建设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鼓励在养殖密集区域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等全面进行污染防控,畜禽养殖污水和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利用,不直排。 | ||||||
环境风险防控 |
1.建立健全园区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和危险废物管理机制。 2.严格控制可能对饮用水源带来安全隐患的化工、化学原料药、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以及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的工业项目。 3.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应设置事故池,并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 | ||||||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
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应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 ||||||
ZH50015220007 |
潼南区城镇开发边界 |
重点管控单元7 |
包含:潼南区城镇开发边界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边界内紧凑布局、集约发展,优化城镇布局。 |
执行大气环境受体敏感区市级及主城西片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原则应入园或集中加工区。 |
污染物排放 管控 |
1.禁止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新建、扩建、改建使用高污染燃料设施项目。 | ||||||
环境风险防控 |
1.强化老集镇等区域污水的截流、收集。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应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难以改造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 | ||||||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
/ | ||||||
ZH50015230001 |
潼南区一般管控单元-琼江复兴河 |
一般管控单元1 |
包含:水环境一般管控区,永久基本农田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农业,畜禽养殖,小渡镇发展纺织、建材与农副产品加工区 发展现状及问题:1.五桂镇污水处理厂和卧佛镇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达标排放。2.小渡镇还土还田使用量与耕地不匹配,易产生农业面源污染。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及水土流失 |
执行水环境一般管控区市级及主城西片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不得新建高污染及涉及重金属污染的工业项目,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原则应入园或工业集中加工区。 2.小渡镇属于禽畜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优化布局,以地定畜,控制规模。 |
污染物排放 管控 |
1.工业企业严格达标排放;控制生活用煤数量,推动清洁能源使用。 2.加强施工、道路、生产扬尘粉尘控制,减少城市建设裸露土地,加强交通污染治理。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执行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三区”划定要求。 | ||||||
环境风险防控 |
/ | ||||||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
1.卧佛镇和寿桥镇尚有剩余消纳耕地容量,可适当发展养殖业,但应确保养殖污水的收集处理。 | ||||||
ZH50015230002 |
潼南区一般管控单元-琼江塘坝河 |
一般管控单元2 |
包含:水环境一般管控区,大气环境弱扩散区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农业,被规划为塘坝农特-机械加工区 发展现状及问题:污水处理厂水质的稳定达标排放。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 |
执行水环境一般管控区、大气环境弱扩散区市级及主城西片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不得新建高污染及涉及重金属污染的工业项目,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原则应入园或工业集中加工区。 2.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水和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利用,不直排。 |
污染物排放 管控 |
1.工业企业严格达标排放;控制生活用煤数量,推动清洁能源使用。 2.加强施工、道路、生产扬尘粉尘控制,减少城市建设裸露土地,加强交通污染治理。 3.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青贮、秸秆气化等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以利用促禁烧。 4.严格执行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三区”划定要求。 | ||||||
环境风险防控 |
/ | ||||||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
/ | ||||||
ZH50015230003 |
潼南区一般管控单元-涪江古溪河 |
一般管控单元3 |
包含:水环境一般管控区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特色农业及古溪农业-建材加工区。 发展现状及问题: 1.群力镇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达标排放。2.禽畜养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还土还田使用量与耕地不匹配,易产生农业面源污染。3.分布有群力镇双堰村地下水群力供水站水源地,应关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风险;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农业面源污染 |
执行水环境一般管控区市级及主城西片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严格控制新建高污染及涉及重金属污染的工业项目,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原则应入园或工业集中加工区。 2.古溪镇、宝龙镇和群力镇属于禽畜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优化布局,控制规模。 |
污染物排放 管控 |
1.污水处理厂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2.加强施工、道路、生产扬尘粉尘控制,减少城市建设裸露土地,加强交通污染治理。 3.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青贮、秸秆气化等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以利用促禁烧。 4.严格执行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三区”划定要求。 | ||||||
环境风险防控 |
1.加强供水站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 | ||||||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
/ | ||||||
ZH50015230004 |
潼南区一般管控单元-涪江潼南上游段 |
一般管控单元4 |
包含:水环境一般管控区,永久基本农田 |
发展定位或保护要求:特色农业,畜禽养殖 发展现状及问题:1.位于潼南城区饮用水源上游,对水质保护提出了较高要求;2.禁养区内养殖场未关闭。 环境要素主要问题:农业面源污染 |
执行水环境一般管控区市级及主城西片区总体管控要求 |
空间布局约束 |
1.严格控制新建高污染及涉及重金属污染的工业项目。 2.实现禽畜养殖污水的高效处理。 |
污染物排放 管控 |
1. 对畜禽养殖污水和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利用,不直排。 2.工业企业严格达标排放;控制生活用煤数量,推动清洁能源使用。 3.加强施工、道路、生产扬尘粉尘控制,减少城市建设裸露土地,加强交通污染治理。 4.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青贮、秸秆气化等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以利用促禁烧。 5.严格执行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三区”划定要求。 | ||||||
环境风险防控 |
/ | ||||||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
/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