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市潼南区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第282号建议的复函
A
公开
潼发改〔2025〕48号 签发人:刘红光
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重庆市潼南区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
第282号建议的复函
朱冰清委员:
您在重庆市潼南区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推动涪江流域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赓即组织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近年来,区发展改革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聚焦全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四张清单”,坚持融入双核、联动周边、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作发展、交通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努力打造川渝跨区域合作样板间。
一、关于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建议
深化涪江流域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拓展铜梁、合川、遂宁等地区域科技协作创新模式和内容,组建114人的涪江流域科技专家人才库,科研仪器共享共用突破1万台(套)。加力推进遂潼区域职教中心建设,重庆电力高专潼南校区一期项目投用、二三期项目提速推进,区人民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签订网络联盟医院合作协议,遂潼共建重症医学等医疗专科联盟33个、实现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00项,潼南获评首批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下一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将联动涪江流域各地市区,持续对接川渝两省市主管部门,争取落地《涪江流域地区一体化发展国土空间规划》。
二、关于开辟协同合作融资路径的建议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五五”实施方案编制窗口期,成功推动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功能合作平台纳入“深化拓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为推动合作平台实体化运行提供政策支撑。挂牌运营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税费征管服务中心,统一新办纳税人发票核定标准,推出“税务秘书”服务等20条便民办税缴费举措,跨省缴税流程简化50%以上。依托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探索“GDP分计+税收共享”改革试点和跨区域共建项目按投入比例分配经济指标等新路径,激发区域协同发展新动力。
三、关于构建多元高效进出通道的建议
区领导多次带队赴国家发改委、国铁集团、市发展改革委等争取渝遂绵城际铁路项目纳入国家和市级“十五五”相关规划、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力求打通重庆科学城与绵阳科技城快速连接通道,构筑川渝科创走廊,推动沿线城市共享高能级科创资源,并在四川绵阳搭接成兰铁路,拓展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涪江航道建设项目已于2024年12月开工,区交通运输委正配合市航发司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预计建成后可实现1000吨级船舶从绵阳、遂宁经潼南直达果园港,东向衔接长江经济带,南向到达江津珞璜港、泸州国际物流港,有效促进物流运输降本增效,更好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力融入成渝“氢走廊”“电走廊”,落地建成渝西首个加氢站,高何220千伏输变电工程、1000千伏川渝特高压(潼南段)成功投运,华电燃机一期工程加快推进。
四、关于打造联动组团城市群的建议
自2020年潼南携手遂宁成功争取川渝两省市人民政府批复设立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以来,一体推进共织基础设施“立体网”、共建产业发展“动力源”、共做生态环保“绿文章”、共推公共服务“同城化”、共谋机制创新“一盘棋”5个一体化重点任务,两地高新区成为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多项探索经验获全国推广,并为联动周边毗邻市区打造联动组团城市群积累了实践经验。下一步,潼南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2个5年、渝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探索联动遂宁、铜梁等地共同打造城市群,支撑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此复函已经刘红光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回执进行评价,以便我们改进工作。
办理类别:A类
联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
联系电话:023-44552768
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