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潼南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第267(主)、267(并)号提案的复函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政协重庆市潼南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第267(主)、267(并)号提案
的复函
农业农村委崇龛镇委员小组、杨华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 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收悉,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如你们所言,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路径。我区取得相应成效的同时也存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种类较少、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等方面问题。
你们说得很对,加强探索推广现代化服务模式、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能力,不仅是改变当前农村土地撂荒,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而且是加快现代农业的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举措。作为发展农业的职能部门,我们一直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干的。关于这一点,2023年,我们制定了《潼南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方案的通知》(潼委农办〔2023〕7号),《潼南区高质量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是其中内容之一,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高质量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总体目标:2023-2027年,全区平均每年建成区域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累计达到51家,每年服务面积突破200万亩次,每年带动小农户达到10万户以上,每年打造万亩粮油全程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2个,打造特色经济作物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2个。力争到2027年,全区建成区域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8家,小农户入社率100%,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11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85%以上的小农户,年服务面积达500万亩次。
(一)大力扶持服务主体。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连接小农户的纽带作用,统一流转土地开展服务。培育以农机合作社为主的服务型企业,发挥骨干作用,增强服务能力,带动小农户参与服务,对接市场需求,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拓宽服务半径,开展跨区作业。引导服务专业户成为社会化服务的补充力量,发挥其贴近小农户、服务小农户的优势,弥补其他服务主体短板。
(二)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围绕粮油、蔬菜、柠檬、特色经果等产业开展社会化服务。在高标准农田区域,推广粮油全程托管服务及蔬菜环节托管服务。在柏梓镇、塘坝镇等柠檬产业集群优势区域,围绕修剪、统防统治、有机肥与配方肥深施等薄弱环节开展服务。引导农资、农机经销商主动对接示范基地,集中供应种子、肥料、农药生产资料,提供产销一体服务。支持有烘干、冷链及初加工设备的服务组织为小农户提供烘干、冷链、仓储及销售服务,打通全产业链条,引导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中邮潼南分公司依托其网点覆盖所有镇街的优势,通过直播带货、会员日活动等方式销售特色农产品。
(三)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推广粮油菜单式托管,从农资到耕种防收全程托管或环节托管,包括耕种防收托管、耕防收托管、统防统治单环节托管、初级加工托管服务等。探索特色经果菜单式托管,包括统防统治环节托管、采果单环节托管、修剪单环节托管、有机肥和配方肥深施单环节托管、商品化处理托管、枝条秸秆粉碎还田托管、肥水一体化运输托管等。
(四)建立联结机制。推广“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服务组织+小农户”“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组织”“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模式,促进各主体紧密联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服务队,为生产主体提供劳务输出服务。引导专业化农机社会服务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扩大服务范围,延长作业期限,提升作业质量,降低市场风险。鼓励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进行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打造。中邮潼南分公司围绕全产业链运营,提供“金融+农资+农技+物流+电商+寄递”全产品通用服务。
(五)做好创新试点示范。选择重点村社开展整村(或整组)推进单环节或多环节托管服务试点,打造一批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亮点。在粮油作物种植区域打造2个万亩粮油全程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依托蔬菜、特色经果产业集群打造2个特色经济作物社会化服务示范基地,提供全环节或单环节服务,丰富业态、扩大规模,辐射带动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
(六)推动资源要素整合。以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纽带,加强服务组织间联合合作,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通过培训会、座谈会、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加大对“中国农服”平台(或农服APP、小程序)宣传力度,引导服务组织通过平台实现社会化服务供需双方信息线上对接、线下服务。力争到2027年建成区域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8家,着力盘活存量设施、装备、技术、人才和各类主体等资源,提升区域内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七)提升规范管理水平。制定《潼南区主导产业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各环节服务规范》《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操作流程图》,加强对服务主体标准化生产进行技术指导不断规范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秩序,防止价格欺诈和垄断。引导服务组织全面使用示范合同文本,规范服务行为,充分保障农民权益,强化服务效果评估,确保农户满意。支持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协会、行业联盟、服务联合体等,发挥其联系政府、服务组织、整合资源、规范自律功能。
二、农机社会化服务基本情况
(一)依托市场主体,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高效发展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我区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目标任务,以发展和壮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重点,以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为方向,积极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构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近十年来,在丘陵农业中,潼南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创新,发展综合农事服务,扩宽延长服务并形成产业链,服务体系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共培育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组织51余家,农机大户140户,农机散户2.3万户,农机经销及维修服务组织36家,承担全区及周边区县、全国范围的定单业务,实现单环节、多环节或全环节托管服务,年服务面积达200余万亩,服务链条由原来的机械化耕、种、防、收延伸到前期的规划整地、后期的初深加工和包装创牌。在丘陵农业发展的瓶颈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有效解决丘陵农业生产“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额问题,尽可能地实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二)规范实施农机政策 稳步提升农机化水平
目前,我区农业机械累计30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66.6万千瓦,机械化综合水平达64.6%;全区拥有中大型农业机械上千台套,拥有全市最大马力200马力拖拉机。一是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按照“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的操作方式敞开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依据惠民公平、便民高效的原则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二是深入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强化政策宣传,利用报废补贴项目引导报废回收企业上门回收,将能耗高、排放高、损失大、安全性能低的老旧拖拉机、收获机、插秧机等农机装备进行淘汰报废,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为提升农机作业效能,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奠定基础。三是农机项目类政策推进农机化水平。通过农机项目50%-100%的补贴力度,来培育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装备能力,拓宽农机社会化服务环节。
(三)着眼未来 强化人才及主体培育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发展,截止当前,我区结合农机农艺发展要求,培养了具有资质的职业农机手300余人,全国土专家2人,市级土专家4名。每年通过区、市级农机技能人才培训50-300人,推选重庆市匠心工作室专家1人、重庆英才.技术技能领军人才1人、荣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2人,农业部“明星合作社理事长”表彰1人;开展培养无人植保飞行器驾驶证50余人,培养了一大批爱农业、爱农村、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机农技人员。
(四)补短板,创新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新模式
1.探索完善管理制度。探索创新运营机制,与企业、大户、农民签订托管服务合同,实行分部式经营,如:装备管理部、生产服务部、加工销售部。在装备投资方面,整合装备以机械入股,整合机手以技术入股,获取劳动报酬,年底按入股分红。运行模式采取合作社+企业、合作社+大户、合作社+公司+农户等方式,开展农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2.探索创新服务机制。利用高新技术,拓展新的农机服务环节,开展订单服务和订单销售;结合发展村集体经济,与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与产量质量挂钩,以效益来获得服务报酬,共同推进,相互监督,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3.探索联合合作方式。与无人机服务团队或其他合作社建立合作共赢的模式,探索以资金、技术、服务为纽带开展联合合作的多种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和规模,延伸服务链,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与银行、农担公司、石油公司等开展合作,购设备、建设施、引优质农资,提供便捷供油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4.探索科技应用路径。解决粮油蔬果机械化生产短板,探索创新服务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方法路径。推出减损种植技术、智能化装备应用等方式来提升服务的优质化、标准化、集成化及智能化水平。与农科院、市总站等院所,合作开展装备及技术的研发和试验示范,解决机械化服务中的系列“瓶颈”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好市场作用,厚植农机社会化服务沃土,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通过农业机械化物化平台,实现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应用和推广。
(二)引进先进农机装备,加大农机人才培育。在机型结构上坚持因地制宜、大小配套,在优势区域和优势地块装备大马力、高性能农业机械;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装备先进适用的小简机械,引进大型粮油烘干、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机械设备。同时,进一步跟进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壮大农机作业队伍。
(三)深化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依据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促进农业机械贯穿耕种收各流程环节,发挥农业机械对现代农业支撑作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降低农业机械作业能耗,推动农机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数量效益并重、从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工作的关心,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工作,并对我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特此函复!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5月15日
(联系人:何忠;联系电话:4459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