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杨尚昆故里管理处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96号委员提案的复函
重庆市潼南区杨尚昆故里管理处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96号
委员提案的复函
尊敬的鲍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红色文化数字化转型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文博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故管处主动适应数字时代发展潮流,认真贯彻落实数字文化建设相关要求,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利用,激活红色基因数字化传承密码,努力写好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一、关于“内容建设不完整,进一步完善内容服务”方面
一是已对“尚昆故里”微信公众号进行改版升级,进一步优化和丰富了菜单设置和线上服务,新增“云上博物馆”“官方网站”“观众预约”菜单链接入口,观众点击二级菜单上的任何一个栏目,便能完整显示出已发布的此栏目全部信息内容,还可在线查看文物文创的图片、文字介绍等信息,进行参观和讲解线上预约。二是通过走访革命先辈后人、专家学者,前往中央档案馆和川渝两地党史研究室、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地,征集到杨闇公、杨尚昆等相关历史资料1600余份,编印《杨闇公杨尚昆生平事迹展览手册》《红色故事口袋书》等书籍10余册,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期刊杂志上发表研究文章80余篇。
二、关于“人气热度不够高,多方提升观众关注度”方面
一是通过改版微信公众号栏目设置,将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微信小程序相互关联,畅通观众浏览、查找信息的渠道。二是丰富线上内容,比如:将改陈后的杨闇公、杨尚昆生平事迹展,录制成视频,杜绝图文审美疲劳,增强吸引力。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比如在重要节点的社教和巡展巡讲活动中,开展“关注有礼”等活动,持续引导观众关注浏览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不断提升观众关注度和浏览量。
三、关于“互动体验不够强,打造数字化展示体系”方面
一是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语音导览”菜单,观众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现场扫描二维码,即可享受便捷、快速的自助式语音讲解,可解决景区讲解员短缺、供应不足的问题。二是开发杨闇公杨尚昆旧居陈列馆“云上博物馆”微信小程序,设置“VR漫游”“数字文物”等菜单,依托720VR全景摄影、3D扫描等数字技术,观众可在线沉浸式、多维度参观博物馆。三是在展陈中增加互动设备,比如在杨闇公生平事迹展第四部分增加“第一次民主生活会”触摸屏,第五部分增加“报纸墙”,第六部分增加“扫码互动”设备,第八部分设置“日记赏析”触摸屏和“互动答题”等,大大提升观众互动体验感。
四、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发展数字化创意类产业”方面
一是自主创排《初心》《如愿》《不落的星辰》等情景剧和音乐快板《颂闇公》等文艺作品。目前正在积极对接市群众艺术馆等相关部门,争取创作更多如音乐、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二是充分发掘文化资源内涵和艺术价值,结合潼南地域文化特色,推出“薪火相传”“国风家训”“古建风韵”“礼尚往来”等四大系列50余款原创性文创产品,实现博物馆展览和教育功能的延伸和补充,努力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牌体系。三是开发大中小学生“甘做时代马掌铁 学思践悟‘政’青春”专题研学课程,与双江中学、双江小学等中小学校共育“潼橙新芽”思政教育品牌,不断扩大教育影响力。
五、关于“搭建数字化宣传平台”方面
一是已开通“尚昆故里”微信视频号,更好满足观众爱刷、爱看短视频的阅读习惯。二是在“重庆云上博物馆”微信小程序上线杨闇公杨尚昆旧居陈列馆,完成“文化·千秋红岩”应用数据提供,形成集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微信小程序、官方网站“四位一体”对外宣传服务平台矩阵。三是创作《对照先辈· 学思践悟》等纪录片3部,编写《清白祖训立家风》等红色故事、廉洁故事20余个,拍摄《民主生活会传佳话》《闇公掷扇》等故事短片、情景剧10余部,在展厅多媒体、自媒体矩阵、主流媒体等多个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展示。四是积极参加2024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会议、2024“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暨外事礼品征集活动、2024年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等进行宣传展示,杨闇公杨尚昆旧居陈列馆文创产品——“百年芳华”丝巾获评“重庆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铜奖,并入选外事礼品。五是在“重庆发布”“潼南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和重庆电视台、华龙网等主流媒体,发布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研学旅行开团、再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重点亮点工作信息,大力提升景区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尊敬的鲍庆委员,我们将按照您的意见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推进红色文化数字化转型,努力为博物馆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此向您对文博工作的关心、支持、理解表示感谢,敬请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顺祝您身体安康、工作顺利!
此复函已经杨春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改进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杨尚昆故里管理处
2024年6月18日
(联系人:杨雪兰;联系电话:139962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