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委员提案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对政协重庆市潼南区委员会第十一届第三次会议第12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日期: 2024-06-21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对政协重庆市潼南区委员会第十一届

第三次会议第122号建议办理情况

的复函

杨斌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潼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注和关心,您在政协重庆市潼南区委员会第十一届第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潼南区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优化农业发展路径的建议》(第122号)已收悉,经我委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袁家军书记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部署要求,坚持区域联动,与遂宁市农业农村局、资阳市及周边地区签订农业战略合作协议12份,举办和参加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活动20余次。大力推动蔬菜、柠檬双百亿产业集群建设,提档升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万亩,建成蔬菜标准园59个以柏梓镇为重点提档升级改造柠檬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累计建成3.5万亩出口备案基地,建成海关柠檬监管仓、海外仓各1个,加快推进潼南和安岳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中国柠檬标准化生产及良种繁育基地,潼安两地建成良繁基地400余亩,檬泰创建农业农村部柑橘类精深加工重点实验室1个。引进蔬菜种植企业9家、加工企业1家,柠檬种植企业5家、加工企业3家,穗赐粮油加工项目2个,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努力推动成渝高效农业带建设。但仍然存在机械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产销模式有待优化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优化农业发展路径,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顶层设计,为双圈建设发展赋能

按照《潼南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抢抓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加快打造更多具有潼南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一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实施“稳粮扩油”工程,完成高标准农田8万亩,建成1.5万亩油菜制种基地,巩固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6万亩。壮大蔬菜、柠檬、油菜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中药材、小龙虾、特色经果、生猪等特色产业。二是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深入实施“三品一标”建设,加快“一镇一园”打造,进一步做亮国际柠檬之都、西部绿色菜都、中国油菜之乡、生态小龙虾之乡4张名片。建设国民油料基地,做优“潼南庆油”等自主品牌。三是叫响“郊游潼南·共享田园”品牌。依托大佛坝涪江壹村田园风光、滨江景观资源,积极发展农耕、民宿等为主题的共享农庄。全面推进“一镇一宴”,发展“我在潼南有块田、有块地、有棵树、有头猪、有坛酒”共享经济,精心打造兴隆街大院、千帆别院等精品民宿,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二、贯穿产研学用,加快全程机械化进程

一是开展装备研发攻关。依托重庆(潼南)农科城,高质量打造2平方公里农机创新示范园,联合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西南分院、南昌大学重庆研究院、重庆农科院等研发创新资源,联合开展农机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等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攻关和山地农机无人作业及适配农机装备实验示范,未来5年力争建成“西部一流、全国先进”的丘陵山区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创新中心。二是强化试验示范引领。打造万亩级农机技术集成示范片10个,示范点20个,开展机械(无人机)直播、轻简化播种,机械化直收、无人机植保及蔬菜、经果薄弱环节机械化生产等50余套技术试验,每亩节本增效150元以上。目前正在与中电投-中铁一局联合体合作,计划打造集农业机器人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全过程无人化操作的万亩级国家标准化粮油种植示范园。三是整合装备人才资源服务。出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若干政策举措》,建立潼南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突出党建引领,市场化运作,深入实施“英才潼行·潼南巧匠”工程,依托7个市级农机重点工种专家工作室,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机手成长计划,每年培育专业农机手270人以上。联合制定“农机+农技+农资”“科技+品牌+数字”一体化服务模式,创新“田保姆托管、菜单式选择、智能化服务”等服务内容,牵引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向区域化、专业化、一站式方向发展。

三、联动千家万户,培育集体经济+农综服务模式。一是推动“网格化”发展。按照“1+23+N”农事服务体系布局(即1个区级农资农机农技经销服务平台公司、23个区域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N个服务网点),鼓励临近村集体经济组织、益农合作社等抱团建立综合化农事服务网点。通过项目匹配、政府引导等,推广机械化耕种、粮食烘干、农产品基地初选加工等薄弱环节社会化服务,有效破解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难题。二是开展“一站式”服务。因村制宜,差异化发展机耕机播机收、无人机植保等一体化综合服务模式,实现“共享农机作业、共享农技服务、共享农资配送”。例如:针对桂林双坝村辖区内1.2万亩蔬菜基地,村集体经济发展蔬菜种苗集中采购、农资集中配送、农技统一指导、农机全程服务等业务,统一蔬菜品种、品质,杜绝违规禁用农药使用,减少种苗、农资支出10%以上,新技术新模式使用增加8%以上,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增加群众收入。三是实现“全过程”带民。通过社会化服务,增加农机使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人力投入和投资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鼓励群众以农机具、土地、房屋等资源入股,通过分红、务工等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融入大产业发展。

杨斌委员,此复函已经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胡广建审签。若你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以便我委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522

(联系人:白汰川,联系电话:1872321672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