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委员提案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2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4-06-10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2号提案的

邓松委员

提出的《关于推进撂荒地整治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潼南农业农村工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采取奖补结合,分类推进荒地复耕

耕地撂荒情况复杂,类型多样,区农业农村委始终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制定统筹利用撂荒耕地具体方案。一是坚持承包农户优先种植。2023年区农业农村委采购29吨油菜籽分发给各镇街,积极鼓励有种植意愿且有劳动力的农户抢抓秋冬生产时节,加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二是加强代耕代种。对无劳动力或举家外出农户,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由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委托代耕协议,由村集体组织对土地进行耕种和经营管理。同时,积极引导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三是完善村规民约。积极鼓励农户耕种,确实无人耕种和流转的土地由村集体组织复耕的,相关种粮大户补贴和复耕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四是加强政策激励。2023年,对集中连片进行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示范效果较好的散户每亩补贴100元及3.5公斤大豆种子;全面落实99.94/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惠农政策。同时,区农业农村委每年对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建立一定规模的生产示范片,区级财政安排相应资金支持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粮油生产,进一步提高种粮大户积极性。

二、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提升基础设施“硬件”。完善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利用中央增发特别国债契机,成功申报青岩子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大石桥水库中型灌区项目,到位国债资金10860万元。完成红岩嘴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恢复有效灌溉面积2.77万亩,改善灌面2.5万亩。今年将持续推进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青岩子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大石桥水库中型灌区项目预计年底完工,建成后青岩子中型灌区恢复灌溉面积3.9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5万亩;大石桥水库中型灌区新增灌溉面积2.4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24万亩。二是优化人居环境“软件”。2023年,我区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个革命”,全面排查问题厕所,严格落实“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要求,完成卫生户厕改造2028户,生态报表农村卫生厕所抽查合格率单项指标为全市“A”档,有序推进问题户厕整改。新建村级生活污水处理厂4个、污水收集管网3千米,全区农村地区相对聚集区200500人以上的地区村级污水处理厂建成率已达到100%,未出现污水横流、黑臭水体等现象。完善垃圾收集转运机制,建成167个市级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垃圾分类投放点7100余组,设立村级可回收物收集点194个,及时清运,防止垃圾爆桶、发臭等现象出现,农村社区堆肥资源化利用荣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大典型案例。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观摩会,实施乡村绿化亮化工程,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3.41万亩,建设庭院路灯700盏,评比美丽庭院330个。规划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潼乡和院”145个,双江金龙社区、柏梓郭坡村、塘坝天印村成功申报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2024年,我区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目前正在筹备春、夏两季农村人居环境现场观摩会。三是推进现代农田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0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2%,其中,2023年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一期、二期)总投资4.662亿元,新建4.03万亩,改造提升6.97万亩。今年区农业农村委将积极整合部门力量,采取行政、工程、技术等措施,加大农村耕地整治力度,有效解决耕地立地差、耕作条件差等问题,预计2024年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计划实施11.5万亩。

三、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一是引导劳动力回流。大力开展农技骨干能手、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等高素质农民培训,截至目前,全区开展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209个,培育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10626人,认定高素质农民1473人;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103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300余人;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620人,认定236人,组织到市参加青年农场主培训85人,农业职业经理人56人。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农民返乡创业。二是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每年区农业农村委员联合区气象局下发大春主要农作物播种意见,指导农户开展大春生产,同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到户到田开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等生产技术指导工作,截至目前,今年共开展技术指导2000人次以上。区科技局选派区级科技特派员到村帮扶,重点对接乡村振兴示范村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和脱贫村(61个)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三是提高机械化水平。发挥农机生产优势作用,精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开展小麦机械化播种及机收减损、无人机直播水稻、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田间日活动等推动粮油机械化生产;新建太潼安汇农业、安双江稔岁农业、崇龛农供幸农业3家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筹建支持市机农机应急作业队2个,建立区级社会化服务联盟51家;水稻、玉米、小麦、高粱、大豆、油菜等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持续增长,增幅达1.11个百分点,高于平均水平。我区已于2022年成功获得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此复函已经胡广建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改进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520

(联系人:邓豪;联系电话:1361837709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