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75号提案的复函
重庆市潼南区民政局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75号提案的
复 函
尊敬的周小菊委员:
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在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第75号)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与区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对接,抽派专人对建议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现答复如下:
一是大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19年以来,我局在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服务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镇街养老服务中心22个(其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个、镇养老服务中心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4个,村级互助养老点144个。
二是促进养老服务设施有效运营。联合区财政局先后出台《重庆市潼南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贴发放考核办法(试行)》(潼民政发〔2023〕18号)、《重庆市潼南区推进镇街养老服务设施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潼民政发〔2023〕19号),对有效运营的养老服务设施给予资金支持,其中:镇养老服务中心给予4万元/年、社区养老服务站1万元/年,督促激励各镇街推进普惠性养老服务。2023年度,发放运营补贴合计178万元。支持新胜镇盘山村开展互助养老,累计收住20余人,服务周边居家老人数十人。
三是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区民政局联合区委政法委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实施方案》,切实优化特殊困难老年人服务,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推动村(居)民委员会将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做到精准到村(居)、到户、到人,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服务”的原则,根据老年人状况合理确定服务频次,对高龄独居、失能等重点对象,每半月至少上门探访服务1次;对其他特殊困难老年人,每月至少上门探访服务1次。在极端恶劣天气、传统节日等特殊时间节点,适当增加探访服务频次。
四是强化统筹组织。依托敬老月、重阳节等节日契机,统筹全区各老龄委成员单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广泛开展助老服务和爱老活动;2023年,累计组织开展“孝心传承”文明实践活动、反诈宣传和免费理发等各类敬老爱老服务等活动60余次,走访慰问近1000人次。充分营造敬老氛围,区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民政局、区委老干部局联合举办“重庆市潼南区2023‘九九重阳’老年人体育健身主题活动暨老年人健步走启动”,颁奖表彰重庆“健康老人”3名、潼南“健康老人”10名,授牌表彰“银龄健康之家”23个,切实弘扬敬老的文明风气。
五是持续优化“潼心照护”应用平台。立足老年常见病护理和日常照护等,梳理形成“需求清单”,整合医疗、医保、民政、公安等多部门资源,上线运行“潼心照护”数字化应用平台,提供点单式、预约式和派单式服务,变患者“跑路”为数据“跑腿”,为智慧居家养老提供有益探索;截至3月底,“潼心照护”共开设末梢血糖测定、鼻饲管置管护理等特病护理和日常照护服务40余项、配备线上医护人员112人,服务群众1300余人次,满意率达100%。
六是提供更便捷的老年健康服务。依托“双网共治”平台,在社区便民服务点配备基础医疗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围绕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常见病和慢性病防治、老年营养改善等,定期组织医师开展健康咨询服务、健康知识科普和义诊活动,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全面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组织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免费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提供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服务;今年,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老年人105385人,健康体检老年人45245人。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考核机制,以老龄工作划归区民政局为契机,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加大对留守独居等特殊困难老人的关心力度,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培育。支持农村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互助养老实践,探索低成本可持续的缓解农村养老难题的模式。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受制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充分的影响,青壮年人口净流失,相关的资源资金投入还较为有限,概言之“未富先老”。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许多方面工作成效尚不突出,还望理解和支持。
尊敬的周小菊委员,此复函已经薛荟局长审签,如您有任何意见,敬请提出,如果您有相关的思考或资源,也欢迎与我们沟通,以便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民政局
2024年5月27日
(联系人:胡华辉;联系电话:023-44557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