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8号提案的复函
办理结果:A
公开
潼经信委函〔2024〕29号 签发人:蒲骥
重庆市潼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8号提案的复函
唐先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电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电子制造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根据“涪江奔腾”计划,聚焦“3+3+N”产业图谱,我们将电子信息作为三大特色产业之一,特色发展精密金属结构件、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等产业,紧盯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家居产品、智能穿戴设备等应用领域,积极引育电容、电感和电阻等企业,力争2027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
一、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方面
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引,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抓好产业转型发展,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一是通过实施企业主体培育攻坚突破行动、企业创新培育行动,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及研发项目研究,获取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目前,我区电子制造业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9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市级瞪羚企业1家,建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推动景裕电子获评全市企业创新奖。二是通过组建专业技改专家团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对企业生产的制造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对重点企业及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打造数字车间、智慧工厂等,并选择最优解决方案,进行多场景、多维度、多层次布局,通过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技术工具,帮助企业提高现有生产水平,实现降本增效,扩大产能。目前,帮助景裕电子、富鸿祥两家企业建成市级数字化车间3个。三是通过落实“5G+智能制造”专项行动,积极对上争取,帮助集群建成5G基站15个,深入稳固5G网络新基建能力,以网络建设支撑信息化向纵深推进,以信息化应用带动网络建设,形成建设与应用双向驱动发展格局,夯实电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底座。
二、培育龙头企业,适度扩大企业规模方面
我区集聚了以景裕电子、保时龙电子为首的重庆市重点电子配套企业,产品主要应用在汽车、工业等电子行业,从无到有、从配件到整机、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目前已建成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百亿级产业集群,并成功获批市级特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一是积极谋划增长规上产值。坚持经济运行调控分析和目标管理,完善运行调度工作机制,落实好“年度目标分解细化到月、经济运行调度精准到周、重点企业服务落实到人”三个制度,加强监测预警和问题化解,推动电子元器件结构件集群发展。目前,我区规上电子信息企业28家,2024年1-4月电子信息规上企业产值增长11.3%。二是通过大力发挥潼南国家智能终端基地的影响力及相关产业保障,以正峰电子、景裕电子等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为牵引,涵盖汽车、工业电子、消费电子、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主题,遵循“创新、开放、协同、服务”的宗旨,联动行业发展与供应链建设,推动电子元器件结构件产业积极融入国际市场。三是助力集群制造资源共享共育建设,围绕生产制造各环节,运用共享理念集聚生产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共建共赢的发展合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产业升链方面
我们始终围绕产业绿色发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加快绿色技术产品推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工业污染防治,统筹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和节能环保高水平发展。目前,成功推动景裕电子建成市级绿色工厂。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企业绿色工厂的建设培育工作,建立完善培育库,紧盯重点企业,加强监督指导,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
此复函已经蒲骥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改进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5月24日
(联系人:卜春艳;联系电话:1872305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