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23号提案的答复函
办理结果:A
公开
潼文旅委〔2023〕32号 签发人:刘昌荣
重庆市潼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023号
提案的答复函
陈鹏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我区公园绿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建议》(第023号)收悉。在此,对您悉心关注全区体育事业发展并提出宝贵建议表示衷心感谢!委领导班子对您的建议意见非常重视,就办理回复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组织相关科室对建议所涉内容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现就您的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市体育局的鼎力支持下,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区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国家战略和《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加强区级各部门工作协调,共推全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高质量编制出台了《重庆市潼南区健身步道总体规划》和《潼南区“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增强了我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布局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实用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效能更加健全高效。
一、加快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体育产品服务供给得到新提升
据统计,截止2022年12月底,全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3010处,共有体育场地面积151.778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3平方米。
近3年来虽然遭受洪灾、疫情双重打击,但是我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率先出台了《加快体育强区建设的实施方案》,补短板、强弱项,加速建设体育基础设施。多方协调,获得部门支持,对上争取中央、市级补助资金6000多万元,利用城区桥下灰色空间、城市金边银角、公园和绿地高质量建设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场地面积大幅提升,全民健身服务供给水平不断增强。建成智慧健身长廊3条、乡镇健身广场3个、城市体育公园3个、社区健身点6个、农体工程34个、健身步道56公里,新建足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共68处,新安装全民健身路径110套器材880件,维修更新城区体育健身器材236余处492件。其中,利用桥下灰色空间、城市金边银角建设体育场地,作为全市先进典型经验被央视、重庆日报、重庆晨报、华龙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今年已对上争取到项目补助资金994.5万元,利用全区闲散土地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经与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和镇街对接联系,拟对区体育场提档升级改造,新建卧佛镇滨河体育公园、玉溪镇体育公园、太安镇健身广场,实施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更新工程15个,采取“你点单、我买单”方式为全区40个急需健身设施的聚居点群众安装健身设施300余件。目前,所有项目都按建设程序和我委相关规定积极有序推进。
二、加强区级各部门工作协调,形成共推全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新格局
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和建设主体在各镇街、各部门,体育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业务指导和对上争取建设补助资金。2018年区文旅委联合区发改委、区规资局、区财政局等13个部门编制了《重庆市潼南区健身步道总体规划》,力争2025年完成全区380公里健身步道建设。为此,我委曾多次与规划、住建、教委、城投、旅投、镇街等有关部门单位沟通协调,宣传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建设、免费开放、上级项目资金补助等有关政策法规条例,并以信函、电话、文件等方式要求规资局、住建委、各镇街、各部门,对新建小区的体育场地设施严格按室内外相关面积标准进行规划、住建委严格按规划设计进行竣工验收;对即将建设或开建的公园、绿地、城市金边银角等建设项目按《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实施方案》《重庆市健身步道资助管理办法》《重庆市城市体育公园资助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标准规划建设体育场地设施,以利于对上争取项目建设补助资金。近三年来,我委已将滨江湿地公园、蔬菜公园、潼州公园、潼南大道两侧等处健身步道成功向市体育局争取补助资金120万元;已将涪江湿地公园、大佛寺公园、金福岛公园成功申报为市级城市体育公园,并获得上级补助资金共计590万元。目前,正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将建设中的福山公园按大型体育公园标准规划植入体育元素,待条件成熟后通过区发改委列入国家重大项目争取中央2000万元补助资金。
三、高质量编制出台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绘就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新蓝图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现体育强区目标,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广泛征求综合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个镇街、行业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群众意见建议后,我区科学编制出台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已高度融入你的建议内容,紧紧围绕聚焦“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开创体育发展新局面、聚焦“体育强区”着力提升全区体育发展能级、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渝西体育高地、聚焦“一区两群”推进全区体育均衡充分发展、聚焦“强基础、补短板、扬优势、促特色”推动全区体育高质量建设的发展路径,高规格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动、高质量规划了26个重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到2025年,将体育公园规划打造成国家级汽车运动基地和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建成国家级综合型露营基地、群众文化体育中心、水上运动中心、50公里“最美环江路”,同时,在规划建设的九龙山森林公园、福山公园、花千谷花卉小镇、金福岛文旅城等项目中高标准规划配套建成体育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实现体育强区、国家级体育旅游融合示范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和全国青少年排球训练基地创建目标,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健身新需求,谱写我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此答复函已经刘昌荣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
重庆市潼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3年5月12日
(联系人:尹玉学,联系电话:13509488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