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委员提案

重庆市潼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55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3-04-27

                         办理结果:A

                                   公开

潼经信委函202310                签发人:程伟

重庆市潼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55号提案的复函

熊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 助力工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第155号)收悉。感谢您对潼南区工业制造业发展工作关心的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一)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引入数字化设备,持续开展智能化改造。全面推动制造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开展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数字化服务、普惠性的“上云用数赋智”服务,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融入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夯实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基础。鼓励和支持行业重点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开放数字化资源,帮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2022年组织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檬泰生物、汇达柠檬、富鸿祥等20余家企业开展智能化诊断评估服务,提供成本低、见效快、实用性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6个,建成景裕电子、民丰化工、檬泰生物等重点目标企业数字化车间3个,引导聚光新材料、万利来化工、建国伟业、庆龙新材料、金田药用玻璃等5家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贯标体系建设。目前,全区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49个,建成数字化车间9个,完成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20家。

(二)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围绕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融合型技术领域,加快前瞻性布局,面向行业需求,在通用设计中兼顾专业需求,打造可用性强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支持民丰化工、万利来化工开展“5G+边缘计算”应用试点,引导景裕电子、凌峰橡塑开展“5G+AI人工智能”产品质量视觉检测研究试点,指导巨科环保打造5G应用场景。培育平台化设计新模式,发展平台化、虚拟化设计工具,推动设计和工艺、制造、运维一体化,推动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支持富鸿祥、景裕电子等20家企业建设制造执行系统,加快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实现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管控。

(三)加快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建设。加快引入各运营商、忽米网、广域名岛等有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特色建设工业互联网二级标识解析节点,打造基于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聚焦柠檬一二三产业,依托区农投集团建设以柠檬为主导的特色消费品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带动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推广标识解析、区块链等新技术,形成全生命周期食品质量管控和追溯能力,打造“一链一网一平台”生态。

(四)加强创新支撑载体。支持黑马企服等企业服务机构创建潼南区企业数字化赋能服务中心,加快管理和服务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建设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各类技术研究院等为主体的产业创新平台体系,持续增强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生成能力,打造制造业创新平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创新载体。鼓励制造企业、科研院所等建立技术攻关联合体,加快共建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研发机构,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

(五)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千兆光纤网络、IPv65G网络建设,推动5G商用和规模化应用。截至2022年底,全区累计建成5G基站1465个,工业园区千兆光纤实现全覆盖,全力推动重点领域“5G+智能制造”融合发展。同时深入推进IPv6建设部署工作,督促各运营商严格按照IPv6建设要求,构建高效、安全、广泛的新一代信息基础网络,目前,全区光网端口约49万余个,已全部完成IPV6部署。

(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政策宣贯力度,引导企业申报市级专项资金,2022年申请数市级字化车间资金600万元、智能化改造资金60万元,同时拟对万利来化工、富鸿祥、檬泰生物等16家企业分别给予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改造、“两化融合”认定2022年区级奖补。

二、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难点

(一)企业转型意识不足。不少制造企业还停留在电气化、自动化、数控化设备制造时代,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规模轻质量、重制造轻服务、重眼前轻长远的观念,忽略数据作为轻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不能有效利用数据价值,没有意识到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变革的必然趋势及其长期效益。

(二)数字化基础相对薄弱。多数企业数字化程度不高,达不到市级评审条件要求。企业管理部门还停留在基础的办公系统(OA)和财务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仅使用财务、采购、销售等基础运营模块;生产部门仅使用单元采集控制系统(PLC)和工业控制系统(DCS),功能仅限于可视化和简单的启停,没有建立具备车间作业计划管理和调度、工艺执行管理、物流与仓储管理、质量分析管理与跟踪、设备运行管理、能源管理等功能的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无法形成数据集成和统一管理。

三)企业投资意愿低迷。受市场变化和三年疫情影响,企业成本增加、订单减少,投入产出比较大,企业利润有限甚至生产经营困难,缺少资金投入。

(四)人才缺位阻碍企业发展。受传统生产观念影响,多数企业仅有少量的电气自动化人才且混岗使用,没有数字化专业高层、部门、团队。管理层缺乏数字化思维,不能及时推动数字化变革和清晰有效地顶层设计,执行层在改造中不到位不彻底,无法推动新技术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同时受企业自身文化、转型意识、人才成本和个人薪资待遇、发展期望、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数字人才流动性高,知识产权无法进行积淀。

三、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一)加强转型引导,实施咨询诊断和能力成熟度评估。一是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面向全区工业制造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专家进企业方式,甄选重点企业提供智能制造诊断服务,为企业找准转型发展方向、路劲和问题,提升重点企业数字化能力、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借助市级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能力,找准第三方咨询评估服务机构,推动规上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摸清企业数字化水平和现状。根据咨询诊断与成熟度评估中提出的改造建议和方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二)培育创新应用,促进关键信息技术落地。推进5G网络的信息服务在在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智能终端、消费品工业、新能源、交通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以网络建设支撑信息化向纵深推进,以信息化应用带动网络建设,形成建设与应用双向驱动发展格局。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全力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邀请行业专家指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建设,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底座。

(三)夯实基础支撑,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坚持公共投入与企业投入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开源合作相促进,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等重点数字基础设施。抢抓新基建政策机遇,以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建设为先导,牵引、带动、叠加5G基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加速布局和应用,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优势,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四)强化智力保障,构建制造业数字人才教育培训与引进体系。一是支持新建高校、职业技工学校开展数字化转型相关学科体系和专业课程建设,培养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综合创新人才。二是引导企业、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加强合作,以校企共建、定期授课、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持续提升劳动者数字知识素养和技能。三是引进培育关键领域的服务型企业和服务团队,为潼南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平台抓手和应用支撑。

(五)实施双轮驱动,发挥市场和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政策引导、能力支持、加强监管等,发挥好政府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一是发挥市场机制中平台企业、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平台企业构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生态,鼓励重点企业“大手拉小手”带动更多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行业协会推动行业数字化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二是加强市场竞争秩序的监管和维护,推进数字核心技术攻关、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和数据开放共享,开展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建设和产权权益改革探索,完善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应用的财税政策。三是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以及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3条”“中小企业健康发展25条”“生产经营稳定发展27条”政策措施,用好用活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8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四是鼓励金融机构研制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专项产品服务,设立专项贷款,拓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转型融资渠道,减少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压力,协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发展不断走向深入。

此复函已经程伟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我们改进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3424

(联系人:傅名鹏;联系电话:448676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