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委员提案

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潼南区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23-06-15


潼发改〔2023〕 号

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政协重庆市潼南区十一届二次会议

123号提案的复函

颜小平委员:

您在政协重庆市潼南区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双成经济圈建设 打造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赓即组织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作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核心平台载体,是潼南融入双圈建设的主战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分离改革的试验田,战略地位显著。目前遂潼园区揭牌成立已满一年,园区筹委会试运行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积极成效。

一、工作成效

(一)机构运转平稳有序。一是建立管理机构。“按照筹委会+平台公司的模式”,由两地党委政府共同抽派20名干部组建园区临时党委、筹委会。目前,筹委会3个工作部下分别建立5个办公室,已有46名同志先后抽派到园区办公(其中:潼南15名)。二是组建平台公司。按照“1+2+N”的方式,202266日,川渝遂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下设遂星、潼星两个子公司(目前分属遂宁兴业集团和潼南工投集团子公司),遂星公司已配齐工作团队,潼星公司完成注册。三是完善内部制度。制定《临时党委工作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园区工作规范高效有力运行。

(二)规划编制稳步推进。一是争取园区发展空间。完成园区“三区三线”划定工作,调出原永久基本农田14.82平方公里(其中:潼南2.31平方公里),划定城镇开发边界4.93平方公里(其中:潼南区域0.5方公里)。二是形成“遂潼之心”控规成果。编制完成“遂潼之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步征求遂潼两地相关部门意见,预计今年上半年两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批后,即可定稿报批。三是编制连片发展规划。完成崇龛-三家、米心-荷叶两个试点片区跨省毗邻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编制,推动遂潼毗邻村从“物理空间相邻”向“发展要素协作”转变。四是开展化工园区认定。编制化工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环评、安评、水资源论证等14个专项评估报告,预计6月呈现基础成果。

(三)产业发展持续深入。一是强化工业项目招引。依托磨溪龙王庙组气藏资源优势,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储备项目18个,预计投资750亿元,其中久泰四川新材料项目完成签约,与川能投储气调峰基地项目、金山化学过氧化氢项目完成初步谈判,意向落户潼南区域。二是强化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双江镇金龙社区、九道社区、磨溪老木垭村联合编制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目前正稳步推进,遂宁片区已启动橙花湖组团起步区环湖路拓宽扩容工程建设。美宁集团预制菜生产基地、中瀚集团食用菌生产基地项目有意落地园区。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园区地下管线踏勘工作,初步形成园区天然气管线搬迁方案,正由遂星公司开展项目可研。潼安大道、遂潼快捷通道(老池段)实现通车,遂渝高速扩容(遂宁段)磨溪互通下道完成设计修改,G246国道形成成熟改线方案和断面比选方案。

(四)要素保障统筹协调。一是强化水电保障。会同两地水利部门初步确定园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用水方案。结合化工园区双回路供电要求,促成遂宁国网公司新规划建设1220千伏变电站(已开工建设),潼南国网公司远期规划双江镇老关村110KV变电站1座,解决园区供电。二是全面启动征地拆迁。潼南区域完成建设用地人口、土地、耕地、林地等相关数据摸排,目前已规范开展三封,待建设资金筹集到位,及时启动征拆。遂宁区域目前已由安居区在本月开展征地工作。三是深入推进片区开发。与五矿创新投资、中铁建、中冶建工等20余家大型央企、国企洽谈遂潼园区投、融、建、营开发模式,初步筛选出中铁建、中化学、中交路桥等6家单位进行下一步洽谈。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发展空间不足。“遂潼之心”潼南区域调出永久基本农田和划定的开发边界总体面积均偏小,不符合市经信委最小3平方公里的要求,不能承载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后续发展空间不足,并且与遂宁区域差距较大,不利于下一步两地合作和利益分享。

(二)化工园区建设较难。“遂潼之心”地下管井复杂,如按原规划发展化工产业,管线搬迁和后期管廊建设成本高,建成后两地的环境承载压力也基本落在潼南。另外两省市经信委(厅)对化工园区审批还未达成一致意见,化工园区认定也面临系列障碍。若发展其他产业,前期规划需进行重大调整,所有工作将打倒重来,遂宁区域也无法完成化工园区认定,势必产生激烈矛盾。

(三)资金筹集能力偏弱。遂星公司已配齐人员,并全面参与遂宁方面工作,而潼星公司目前未实体化运行,潼南区域开展规划编制、项目可研、征地拆迁等工作无资金支持,无法与遂宁同步。川渝遂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也未实体运行,一些需要两地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的项目无法实施。

(四)正式机构有待设立。筹委会作为过渡性机构,在规划编制、招商引资、行政审批等方面无合法主体资格。遂宁区域为推动化工园区认定,已成立遂潼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安居)片区党工委、管委会,而潼南区域尚无正式管理机构。另外遂宁分三批在市直部门和各区县业务部门抽派干部31名集中办公;而我区抽派干部仅7名同志在园区办公,人员力量严重不足,专业干部极度匮乏。

三、下步工作打算

结合您对园区建设提出的四点问题和两点建议,我们将聚力破解园区建设面临的制度性难题、政策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加快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全力推动园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一)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一是推动成立正式机构。继续争取两省市批复成立园区管委会。在无法新设的情况下,商请编办采取“拆一建一”或“增挂牌子”途径,解决园区机构问题。二是实体运行平台公司。深入推进管委会定事项,平台公司抓落实的运行模式,争取以注入资本金、划拨优质资产、授予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实体运行潼星公司并推动川渝遂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度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当好园区铁手臂、蓄水池。三是充实干部队伍力量。创新干部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潼南区域干部轮换工作,商请组织人事部门选派年富力强、专业化水平高的干部充实工作团队。在园区建立年轻干部培养平台,推动两地干部人才深度交流合作。

(二)推动园区开发建设。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政策。争取两地政府共同出资设立遂潼园区发展基金,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推动《关于支持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改革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早日落地。二是全力拓展发展空间。抢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城经济圈建设政策窗口期,争取将潼南区域2.31平方公里调出永久基本农田区域全部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并新增7.7平方公里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三是深入探索开发模式。持续论证社会投资人+EPC+O建设模式可行性,尽快确定片区开发建设方案和合作伙伴,抓紧启动油气管线搬迁、污水处理厂、消防站等项目,力争在全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二十项标志性事项中呈现可视化成果。

(三)加速项目储备实施。一是储备项目尽快入库。紧跟政策走向、资金投向,用足用好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策划包装一批工业配套、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尽快纳入区发改委重点项目库。二是在谈项目加紧签约。加强与重庆化医集团、杭州锦江集团、川能投、金山化学、美宁集团等企业对接,尽快签订正式协议,推动项目取得实质化进展。三是招商活动联合开展。加强与遂潼两地招商部门联动,探索建立一体化招商机制,精心筹备遂潼园区能源化工产业投资推介会等招商推介活动,确保今年招商工作“走出去”“见实效”,力争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3个。

(四)狠抓体制机制创新。一是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梳理完善遂潼两地规划编制、土地出让方面差异清单,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统一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二是深化利益连接机制。探索按权责关系和出资比例划分的经济统计分算方式和互利共赢的地方留存部分税收分享机制,积极争取统一的税费政策,推进税收征管一体化。三是助推市场一体化发展。完善园区内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推动能源、电信、医疗等行业有序提供跨行政区服务。推动川渝遂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园区开发运营,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范围适度分离。

此答复函已经刘红光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政协提案委。

再次感谢您对区发展改革委工作的支持和关怀,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加快推进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建设,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作出新贡献。

办理类别:A

联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

联系电话:023-44552768/15922887875

            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52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