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委员提案

重庆市潼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65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 2019-06-17

 

梁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潼南区打造川剧文化高地的建议》提案收悉。首先对您悉心关注全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并提出宝贵意见表示衷心感谢!委领导班子对您的提案非常重视,组织相关科室和人员对提案所涉内容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对办理、回复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就您的提案回复如下:

一、潼南区已将川剧作为重点项目纳入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计划

2018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命名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的通知》(渝文委发〔2017〕393号)精神,结合潼南实际,经研究决定命名潼南区实验小学校、潼南区朝阳小学校、潼南区潼南小学校、潼南区梓潼中学校等4所学校为地方戏曲(川剧)传承教育基地,潼南区育才小学校、潼南区上和镇小学校、潼南区卧佛镇长兴小学校、潼南区古溪镇小学校4所学校为剪纸传承教育基地。

二、戏曲进校园

在总结2018年戏曲进校园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广泛推广戏曲进校园活动,在部分中小学校争取实现所有学生免费观看优秀戏曲演出。

(一)戏曲进校园演出方式。从重庆市戏曲院团和潼南区戏曲家协会选择优秀、经典、适合学生观看的戏曲艺术作品,组织20场“戏曲进校园”专场演出。

(二)戏曲教育讲座内容。邀请重庆市川剧院和潼南区戏曲家协会3至4名德艺双馨的戏曲艺术专家到潼南2所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普及戏曲发展历史,解读戏曲知识。

(三)校园戏曲社团建设。建立潼南区实验小学校、潼南区朝阳小学校、潼南区潼南小学校、潼南区梓潼中学校等4所学校为地方戏曲(川剧)传承教育基地,在校内建2个戏曲社团、部分班级建兴趣小组。聘请戏曲专家、非遗传承人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三、政府购买传统文化

自2016年以来,潼南区实施政府购买传统文化服务,每年购买川剧演出10余场次,在春节、元旦、五一、国庆等节日期间,在奋进广场等人流集中的广场搭台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全区人民奉上精彩的传统文化大餐的同时,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多元融合

潼南区是一个历史文化传承厚重的地区,群众文化丰富多彩。2017-2019年,潼南区在参加重庆市第五届社区文化节、新春走基层群众文化演出、央视元宵晚会、2019年潼南春晚等大型比赛和演出中,融入变脸、吐火等川剧特色元素,形成集舞蹈、川剧、狮舞为一体的综合节目。我区倾力打造的《潼狮闹春》、《花漾潼南火辣年》、《梨园春色韵长流》等精彩节目,备受观众好评。

五、川剧发展

潼南区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特别是川剧的传承发展,成立了潼南区戏曲协会,为川剧产业前瞻性布局和未来社会发展提供专项资金保障。近几年,创编传统剧目的同时,编排了现代川剧剧目,如《大医杨淮清》、《碧血双江》等现代川剧。传统川剧和现代川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在双江禹王宫开展了多场演出,实现文物的综合利用的同时,推动了川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六、下步打算

(一)培养人才。一方面,借“千名硕士”进潼南的契机,引进优秀人才。另一方面,继续做好戏曲进校园工作,培养青少年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二)加强宣传。利用展板、微发布、电视网络等文化宣传媒体,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对学生、群众进行川剧文化的宣传普及,营造唱川剧、听川剧、学川剧、懂川剧、发展川剧的良好氛围,引领时代潮流。

最后,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关注潼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此复函已由唐凡云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电话:44597005  81650272

联 系 人:夏小利   李蓓璇

 

 

重庆市潼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9年5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