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代表建议

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庆市潼南区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57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 2025-06-23

A

公开

潼发改〔202578                 签发人:刘红光

                

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重庆市潼南区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

257号建议的复函

杨常滔代表:

您在重庆市潼南区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打造“涪江壹村”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赓即组织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2019年列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来,区发展改革委紧扣城乡融合发展试验要求,学习拓展“千万工程”内涵外延,坚持“面上稳步推、点上求突破”建设理念,以建设大佛坝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为载体,于20223月推动成立大佛坝涪江壹村开发建设指挥部,集成政策、明确任务,解剖麻雀、诊断开方,推动“潼南大佛坝城乡融合示范片区”入选2024年重庆市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工程,努力绘就城乡一体、产城相融的融合发展新画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巴渝和美乡村新图景。

一、关于推进政策体系配套支撑的建议

在全区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中,充分收集相关单位建设项目用地需求,结合划定政策,为“涪江壹村”后续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调出永久基本农田预留建设空间约3000亩。制定出台《潼南区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为全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提供政策基础,目前已试点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16.62亩、成交金额354.58万元。制定出台《潼南区“英才潼行”工程人才兴乡行动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持续做靓“产业村支书”“乡村CEO”等人才品牌,就地建立大佛坝乡村振兴培训学校,一揽子推进城市人才下乡、外出人才返乡、本土人才留乡,凝聚各类引进人才62人、本地高素质农民1200余人,扎实构筑产业发展“人才矩阵”。

二、关于推进产业发展迭代升级的建议

近年累计在大佛街道高标准农田整治中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整治土地2621亩,配套完善机耕道、生产便道、排水沟、灌溉管网等基础设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依托大佛坝资源优势,推动落地食药同源、五彩稻田等科技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大佛坝有机果蔬核心区面积扩大到1500亩,辐射带动面积达3000亩,“涪江壹村”农业产业实现提档升级。加力推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新业态,初步规划打造1200亩以研学、太空、AI数字、未来农场、食疗康养、睡眠疗养为特色的差异化产业园,同步拓展沿江10公里最美环线,升级涪江天街、时光街区“言子一条街”等新的消费场景,配套大佛寺水上娱乐项目激发消费活力,持续拓展旅游新业态。

三、关于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塑造的建议

推动相关部门整合区内3个国家4A级景区和临近景点资源,串点成链策划包装国家涪江旅游度假区项目,已成功纳入潼南区“十五五”规划对上争取事项清单。将“提质建设涪江壹村项目”纳入《潼南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推动相关部门提质打造“幸福花儿巷”“涪江天街”等打造具有潼南辨识度的城市文旅景观节点,加快建设50公里环江绿道等补齐文旅体基础设施短板,引进乡村音乐酒吧、乡村主题民宿等新兴业态,举办端午节涪江龙舟巡游等系列活动,发展新生园、蔬菜咖啡、滋品阁等餐饮民宿,持续做大“五有”共享经济,全力延展文旅产业链条,全面叫响“世界宽谷·田园城市”品牌。

四、关于推进基础设施提质改造的建议

组织召开大佛坝涪江壹村院坝会,收集群众对大美乡村发展建设的建议。结合项目需要和群众需求,加快建设涪江壹村“四纵四横”主干道路,将潼南城区-大佛坝-双江沿线公交线路开通需求初步纳入火车站至双江镇区旅游公交专线,待双江不夜城项目项目落地后根据需求组织开通流程,预计可覆盖大佛坝、双江等站点。大佛街道近年实现新建、维修3m宽机耕道2659.33m,新建生产便道11875m,排水沟14266m,灌溉管网6033.5m,新修200m³蓄水池1口,山坪塘2口等,并进一步明确“完成道路管网工程约4km”等年度建设事项。指导高效运营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邻里中心、“爱心食堂”等场所,推动布局建设五星级行政村卫生室、数字化健康管理中心等,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短板。

五、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

在全区层面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积极推进环卫运维一体化,逐步推开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和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为91%100%81.8%。聚焦“涪江壹村”建设,明确将潼南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大佛坝“涪江壹村”)纳入潼南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5年度重大平台清单,细化“生态水系工程主干渠”“时光街区外立面及环境整治”“滨江路岸线修复环境综合治理”等2025年度任务,力求实现区域风貌大美。

六、关于推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建议

坚持“争、引、贷、投”并举,近年来通过平台公司融资、吸引社会主体投资等近20亿元,落地建设食药同源、阡陌花香、幸福街花儿巷等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带动大佛坝总体就业率达到较高水平。指导用好中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联村组建“合之缘”强村公司,创新“村村联合、基地联户、产业连片、股份连薪、责任连体”集体经济五联模式,实现营收1300万元,完善集体经济联农带农机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累计分红120万元。将“涪江壹村”作为全区加快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区域,支持大佛坝乡村振兴培训学校就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努力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此答复函已经刘红光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再次感谢您对区发展改革委工作的支持和关怀,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以建设宜居智慧活力有尺度的滨江新城、“世界宽谷·田园城市”绿色生态城为牵引,加快打造“涪江壹村”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办理类别:A

联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

联系电话:023-44552768

(此页无正文)          

重庆市潼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619

(联系人:余麒麟;联系电话:023-4455088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