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代表建议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潼南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24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日期: 2024-05-21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潼南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24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傅沙沙代表:

您在重庆市潼南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本土猪种“罗盘山猪”保护与开发的建议》(第247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区罗盘山猪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委高度重视您提出的建议,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罗盘山猪基本情况

罗盘山猪因主产于潼南与安岳之间的罗盘山山脉而命名,2009年经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纳入“湖川山地猪”的一个亚群,是潼南区特有的生猪遗传种质资源,也是重庆特有的5头生猪品种之一。近年来,受到外种猪持续冲击、生猪疫情、市场行情等多重因素影响,罗盘山猪养殖数量和种猪数量急剧减少,据2021年全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潼南区内仅存有罗盘山猪能繁殖母猪155头,公猪3头,且属同一家系,血统数量少,近交系数高,品种退化面临巨大挑战。按照濒危动物标准划分,罗盘山猪已处于极危状态。

二、采取的抢救性保护措施

1.及时摸清家底、建档立卡,理清血缘系谱关系。

对普查的所有罗盘山猪种猪进行了外貌鉴定(正面照1张、左侧面1张、和业主照1张),对鉴定符合品种标准的佩戴专用耳牌,且进行了DNA样品收集保存和分子遗传亲缘鉴定。血缘鉴定结果显示:与现存公猪血缘较远关系的有7个血缘,22头能繁母猪。因此,这22头能繁母猪就是重中之重的保护对象,对这22头能繁母猪进行了体细胞冻存以便于细胞克隆。目前,由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的罗盘山猪克隆已成功出生3头。

2.制定了《潼南区罗盘山猪抢救性保护方案》。

潼南区农业农村委聘请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为罗盘山猪遗传资源抢救性保护技术支撑单位,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的指导下制定了《潼南区罗盘山猪抢救性保护方案》,目前血缘恢复技术正在按照方案持续推进。

3.以政策补贴为抓手,扩大罗盘山猪群体。

一是实施饲养补贴,鼓励散户多养。近年连续实施了饲养补贴政策:即饲养罗盘山猪能繁母猪,每年给予500/头;合格的种公猪,每年给予4000/头;纯种繁育1000/窝。二是制定保种标准,培育保种大户和企业。出台了罗盘山猪区级保种场(示范户)的奖励政策,奖励政策根据饲养规模(10-150头能繁母猪),奖励5万元-100万元不等。目前我区已培育保种大户2户,分别饲喂罗盘山母猪36头和22头。计划今年再培育2户。三是出台保种场建设补助政策,保种场以项目立项形式进行支持。目前我区罗盘山猪原产区保种场正在建设,预计今年6月份竣工投产。

4.以宣传为手段,营造罗盘山猪保种氛围

通过区、镇、村各级会议和培训,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宣讲和指导,以横幅、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宣传罗盘山猪保种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调动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5.开展异地保种,形成多点保护体系

转运罗盘山猪公猪、母猪到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的国家级区域性畜禽基因库猪活体库进行活体保种,随时向保护区提供精液,纯繁后代返回到主产区,目前异地保有罗盘山母猪约60头,公猪9头。同时在冷冻保存库冷冻保存体细胞和精液等遗传材料3000份以上。

三、存在的困难

虽然我区采取了以上保种措施,但目前罗盘山猪的群体数量增量不大。现存有罗盘山猪母猪约260头,公猪12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1.多数F0能繁母猪年龄偏大,产仔少、弱仔多,留种难。F0公猪数量少,生猪世代间隔一年,周期长,通过纯繁扩大饲养群体速度慢,短时间内难以显著增加罗盘山猪的养殖量。

2.近期生猪价格低迷,老百姓饲养生猪包括饲养罗盘山猪的积极性不高。

3.罗盘山猪饲养主要以散养形式存在,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弱,生猪疫情风险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根据抢救性保护方案,持续做好血缘再造工作,按期完成血缘恢复任务。二是持续加大政策补助和宣传力度;三是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和引进各种社会资本用于罗盘山猪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此复函已经区农业农村委主任胡广建同志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422

(联系人:邓娟,联系电话:44562229,邮政编码:4026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