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民政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34号建议的复函
重庆市潼南区民政局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34号建议的
复 函
尊敬的张亚玲代表:
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在区第十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保障镇级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服务的建议》(第234号)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抽派专人对建议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现答复如下:
一是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2019年以来,我局在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服务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镇街养老服务中心22个(其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个、镇养老服务中心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4个,村级互助养老点144个。联合区财政局先后出台《重庆市潼南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贴发放考核办法(试行)》(潼民政发〔2023〕18号)、《重庆市潼南区推进镇街养老服务设施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潼民政发〔2023〕19号),对有效运营的养老服务设施给予资金支持,其中:镇养老服务中心给予4万元/年、社区养老服务站1万元/年,督促激励各镇街推进普惠性养老服务。2023年度,发放运营补贴合计178万元。
二是开展从业人才培训。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卫健委会联合印发了《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潼民政发〔2023〕68号)。2023年统筹各项资金15万元集中开展全区养老护理员培训和竞赛。邀请市一福养老发展中心开展培训和比赛,开展护理员培训120人次,96人通过了人社部门认证的5级养老护理员资格。目前护理员持证率已经超过80%。在全市率先开展全区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选出了21名选手参与决赛,选出了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和6名优胜奖。培训养老服务人才骨干。2023年推荐5名养老服务骨干参加市局组织的各项培训,其中2人通过了高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资格考试。区民政局高度重视养老机构的应急救护工作,2023年4月邀请重庆市潼南区红十字会在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开展了全区养老机构救护员培训,有35名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取得救护员证,我区养老机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明显提高。
三是开展敬老文化宣传。依托敬老月、重阳节等节日契机,统筹全区各老龄委成员单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广泛开展助老服务和爱老活动;2023年,累计组织开展“孝心传承”文明实践活动、反诈宣传和免费理发等各类敬老爱老服务等活动60余次,走访慰问近1000人次。充分营造敬老氛围,区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民政局、区委老干部局联合举办“重庆市潼南区2023‘九九重阳’老年人体育健身主题活动暨老年人健步走启动”,颁奖表彰重庆“健康老人”3名、潼南“健康老人”10名,授牌表彰“银龄健康之家”23个,切实弘扬敬老的文明风气。
四是开展老人健康服务。组织28家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宣传义诊活动和院内LED屏、宣传栏等,大力宣传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和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普及疫苗接种、老年常见病和慢性病防治、伤害预防、应急救助、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等健康知识,还围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和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疾病防治等,广泛开展义诊、健康知识讲座和送医送药等系列活动,年平均服务老年人上万人次,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分别达76.19%、66.7%。
下一步,区民政局以老龄工作划归区民政局为契机,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受制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充分的影响,青壮年人口净流失,相关的资源资金投入还较为有限。特别是,虽然养老设施全覆盖建设任务已经完成,但市级建设补助资金尚未完全拨付到位,给基层增加了不小压力。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尽早实现建设补助到位。同时,还有许多方面工作成效尚不突出,潜力空间还较大,还望理解和支持。
尊敬的张亚玲代表,此复函已经薛荟局长审签,如您有任何意见,敬请提出,如果您有相关的思考或资源,也欢迎与我们沟通,以便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民政局
2024年6月7日
(联系人:胡华辉;联系电话:023-44557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