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代表建议

潼教委函〔2024〕45号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1号代表建议的复函(梁亚玲)

日期: 2024-05-23
潼教委〔2014〕40号

潼教委函〔202445

重庆市潼南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1号代表建议的复函

梁亚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落实中小学课外实践教育活动的建议》(第41号)收悉,感谢您对潼南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坚持规范办学,答好教育“公平卷”

区教委制定并印发《中小学办学行为专项督查工作方案》,全年调查核实处理30余件,科室按照接件即办的原则,及时处理,满意度达98%以上。城区公办园继续采用志愿填报,电脑派位的方式开展招生,实现家长零投诉;及时调整凉风垭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招生方式,积极争取街道、社区和家长支持,实现平稳过渡;公民办初中和小学招生整体平衡,优化计划投放,最大限度满足家长不同就读需求

二、坚持五育并举,答好育人“合格卷”

一是德育活动成效明显。项目化推动德育教育,“75324”积分制德育评价被评为全市德育品牌。二是体育竞赛成果丰硕。巩固传统项目,培育新兴项目,7所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所学校被评为市级体育特色学校;1所学校在全国青少年软式棒垒球塞上,夺得重庆分站第一名;承办全市小学生排球锦标赛,小学女子排球夺得全国季军。三是艺术教育有声有色。扎实开展艺术活动月系列活动。1所学校的课堂器乐获市级一等奖、2所学校获二等奖,7所学校被命名为区级特色学校,17个艺术社团被评为区级优秀学生社团,2所学校被评为市级体育特色学校,潼南小学葫芦丝和实验中学合唱受邀进京展演。四是劳动教育有力推进。出台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分学段制定生活、生产、服务型劳动清单,“金色花”特色劳动课程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

三、坚持合作办学,答好教育“开放卷”

积极协调区文旅委开展图书馆、体育馆错时延时试点,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个性特长,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着力提升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四、坚持立德树人,答好教育“方向卷”

扎实开展研学课外实践活动。制定《潼南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暨研学旅行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一是突出特色优势。结合潼南本地的红色文化、自然资源、农业产业等特色产业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市级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研学体验。现已授牌区级社会实践基地5个。二是强化品牌建设。与遂宁教体局联合打造川渝地区中小学研学精品线路两条“遂潼同行·少年强志”、“遂潼同行·文化润心”;积极打造中小学“红岩铸魂”思政研学精品线路3-5条,区传媒集团、区文旅委加大对潼南社会实践基地的宣传力度,提升基地在市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与区故管处、区检察院合作,共同开发研学精品线路、课程和资源,如红色景点+社会实践基地、重庆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线路,推动我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三是拓展合作渠道。积极与大足、铜梁、合川等周边区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制定研学旅行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和整合区域内的研学资源,包括红色文化、自然景观、科技企业等,共同打造研学旅行品牌,推动区域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参与各种研学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伟大的社会主义道德,增强新时代学生的“四个自信”,落实当代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此复函已经蒋俊主任审签,您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回执进行评价,以便我们改进工作。

重庆市潼南区教育委员会

                          202458

(联系人:谭永波;联系电话:44576120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