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教师进修学院
基本情况
重庆市潼南区教师进修学院成立于1958年,前身是红专学院,地址在杨尚昆主席故居双江镇,首任院长由县委宣传部长羊衍熙兼任,后由县委副书记杨泽民兼任。196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潼南县教师进修学校,职责为培训公、民办中小学教师。上世纪60年代末,学校迁至县城书院街。2011年1月,整体搬迁至潼南新城。2020年5月,正式启动创建潼南区教师进修学院工作,2023年2月通过创院评估验收,同年8月获市政府批准设立教师进修学院。
校园书香雅致,环境优良,占地36亩,绿化面积达36%,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现有教研用房约6500平方米,办公用房约2500平方米,学员生活用房3000余平方米,室外运动场4000余平方米。研训功能室齐备,设施设备完善,是全区教师的“培训之家”、“成长驿站”。
组织架构
学院设党支部1个,党支部书记1人,党支部委员3人,中共正式党员41人。区管干部6人,其中:院长1人,副院长3人,退居二线2人。内设机构7个:办公室,教师发展部,教学研究部,科研和质量监测部,信息技术部,电大、成人和社区教育部,后勤保障部。配备中层管理干部13人,其中:正职6人(含团委书记1人),副职7人(含团委副书记1人)。
学院现有事业编制数76人,教职工61人。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8人,研究生学历1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0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区级骨干教师15人,市级学科名师3人,专职教研员26人,兼职教研员6人,区级名师工作室3个。
职能职责
学院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归口区教委管理,是重庆市文明单位、市教师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网络培训基地。履行潼南区教师进修学院、潼南社区教育学院、重庆开放大学潼南工作站职能职责。以开展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为办学宗旨,是全区师训干训中心、教科研指导中心、教育教学评价中心、信息资料中心、远程教育中心。
主要工作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教研员年均开展集体教学视导70余所次,教研员分散蹲点学校指导900余所次,组织参加市级教研会60余科次。重视科研成果培育、提炼和推广。2023年,与遂宁共同申报、研究国家级课题1项,遂潼联合研究课题11项,指导区内学校成功申报区级课题61项,市级课题6项。推进教师培训改革,探索教师培训“潼南模式”。2023年,累计开展全区校园长、政府督学、骨干教师、新教师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90余期,培训学员2.2万余人次。扩大成人教育办学规模,提升成人教育办学能力。现开设国家开放大学本、专科专业10个,教学班40余个,在籍学员1115名,学位获取率排名全市第6。社区教育培训农民实用技术4万余人次,待业失业人员1.4万余人次,全力助推“就在潼城”。潼南区被市教委认定为“社区教育示范区”,潼南区社区教育学院获评“重庆市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地址:潼南区桂林街道办事处民乐街163号
电话:023-44557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