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区政府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日期: 2025-02-19

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潼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全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稳步推进,法治宣传和川渝合作亮点纷呈,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行政权力运行规范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成效明显,“民企夜话”、行政案许可卷评查和“三调”对接工作受到重庆市2024年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组高度认可。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党的领导,履行第一职责,提升法治意识。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暨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述法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听取四个协调小组工作汇报,审定年度工作要点,4个单位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进行专题述法。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年度学法42次,全区年度述法619人次,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制度,推动区委党校申报3项法学方向市级部门委托课题。组织全区49个单位共50支队伍开展“青竹荟”——潼南青年干部“潼台比武”法治建设能力大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治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推进清廉市场试点建设,打造“民企夜话”“问计涪江”“青竹荟”“潼易办”等一批营商环境品牌。承接营商创新试点城市改革,“一照多址”等78个改革事项落地见效。构建涉企行政执法全生命周期监督体系,实施涉企行政执法计划制和重大涉企执法决定备案制,建立企业“安静生产期”模式,开展涉企联合执法12次,压缩执法90余次,惠及24家企业。推广“渝食安”“渝药安”“渝特安”应用,强化“渝溯源”智慧监管。健全“监察+仲裁+调解+公安+法律援助”调处工作机制,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连续5年获全市A级评价。

(三)推进执法改革,重塑执法队伍,提高治理效能。根据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部署,撤销6支、保留7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以派驻、包片等方式下沉执法力量58人,实现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开展执法培训演练12次,完成第一批337项及第二批655项行政执法事项划转,编制全区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建立行政执法协同办案机制和职责争议协调机制,开展“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35次,执法监管“一件事”12次,创新建立“一案三审”工作机制,依托“执法+监督”数字化应用开展行政检查2284户次,行政处罚112件次。

(四)强化内外监督,规范权力运行,促进自身建设。开展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及行政规范性文件立项,增强政府行政计划性。完成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3次,废止区政府规范性文件27件、部门规范性文件3件,修订后重新发布1件。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整治,查找并整改312个突出问题。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22件,行政复议首选率75.3%,实质化解率达94.29%,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充分显现。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参与复议听证,落实出庭应诉制度,复议听证率和出庭应诉率均达100%。开展2024年度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督察,采取“全面自查+实地督察+集中反馈”的方式督察55个重点单位。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人大建议219件、政协提案175件,代表满意率分别达98.3%97.2%。悉数办理司法建议19件、检察建议34件。

(五)构建协作平台,凝聚法治合力,助力双圈建设。与资阳市人民政府、遂宁市人民政府、铜梁区人民政府共同签订《琼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联防联治协议》,协同推进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召开法治护航遂潼一体化发展第三次联席会议,协商8个合作项目,为遂潼一体化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建成川渝首个“遂潼毗邻地区水上警务合作中心”,试点建立4个“遂潼毗邻区公安政务服务分中心”,构建川渝联防共治新模式。落实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实现入园、入馆、乘车等23项功能互认互通、协同共享。建成遂潼一体化林长制创新示范区,荣获川渝两地机关党建协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新十佳项目。

(六)广泛法治宣传,厚培法治土壤,夯实基层基础。全新培育“未来有我,与你潼行”全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品牌。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学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举办第二届潼南区“小公民”校园法治故事漫画大赛,对全区2000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法治教育轮训。拍摄主题为“防范青少年滥用麻精药品”的禁毒版《上春山》视频,被推选为重庆市两部代表作之一。增设涉电涉农2个行专调委会和驻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全区调解矛盾纠纷15176件。培育“法律明白人”1522名,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563户。整合基层法律服务资源,提供法律服务2031次。推广“公证+”涉企服务新模式,办理各类公证4987件。做实法律援助便民举措,受理法律援助2210件,法律援助服务率和批准案件数处于全市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仍需强化。个别领导干部仍然存在法治观念不强等问题,对法治政府建设统筹部署不够,有的组织法治理论学习重计划轻落实,结合工作不紧密。

(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存有短板。一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体执法能力还不强,水平还不高,部分单位参与改革的内生动力不足,未完全落实指导责任,主动对接的积极性不够高,人员、经费、物资等保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法治政府建设基础仍需夯实。全区法治政府建设还不均衡,个别单位还存在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够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不够到位,行政执法不够规范,普法宣传创新不足,缺少专业的法治队伍,没有内设法治机构等问题。

三、2025年工作思路、目标举措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由“有”向“实”的转变。继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阐释。

(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妨碍公平竞争行为排查。持续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三)稳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严格落实行业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协同联动,持续推广“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和执法监管“一件事”组织区级执法部门全面入驻“执法+监督”数字应用

(四)做实做优法治政府建设基础性工作。精心组织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和区委依法治区办全体会议,健全完善并推动落实各项制度机制,奋力推进全区法治政府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五)充分释放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效能。拓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的协作范围并加强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督促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促进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等重要职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