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潼一体化双城谱新篇 ——遂潼跨区域林长制合作发展有力有序有效
    来源:潼南报    2024-11-14


潼南与遂宁,共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两地一衣带水、人文相亲。2023322日,双方在川渝边界举行遂潼一体化林长制示范区揭牌仪式,标志着两地跨区域林长制合作正式启动。
    一年多来,双方遵循共商、共建、共巡、共护、共享原则,全力推动遂潼一体化林长制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毗邻地区林长制合作,协同解决毗邻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睦邻友好情谊在绿水青山中不断升华,促进林业生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重要生态能级作用。
林长联巡 全面压实“三个责任”
   老朱,今天巡山一切正常吗?近日,在遂宁市安居区三家镇三口堰村的大安国有林里,夕阳余晖穿过树隙洒在护林员王小林黝黑的脸颊上。结束了一天的巡护工作,王小林总会给毗邻村的护林员朱学德打电话,交流巡护情况。这是当了40多年护林员的他从去年开始养成的新习惯。
    大安国有林区位于川渝交界处,曾一度处于监管盲区,未被明确管护责任。去年以来,其被纳入遂潼一体化林长制示范区,建立了二级林长+网格护林员+警长+生态检察官森林资源执法司法一体化保护机制,四川当地和毗邻重庆的村、镇领导担任联合林长,定期开展联合巡林和督查工作,共同肩负起这片森林的守护职责。
   “‘遂潼一体化林长制示范区的毗邻林区约20万亩,我们建立了《遂潼毗邻地区林长制合作制度》,成立了联合林长办,设立联合林长190余名。遂宁市林业局副局长曹健介绍。去年以来,遂潼毗邻地区联合林长累计巡林3500余人次,发现和解决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问题84个。
    据悉,遂潼一体化林长制创新示范区建设范围涉及,潼南11个镇36个村,遂宁13个镇(乡)35个村。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两地联合做实森林防火、防虫、防占三防工作重点任务,协同推进遂潼涪江、资潼琼江沿岸及丘陵地区生态修复等4项合作目标任务,形成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川渝遂潼一体化林长制创新示范区域,镇(乡)级林长每季度联合开展巡林1次,村级林长、警长每月联合巡林1次,护林员每周联合巡林不少于1次。针对示范区建设重要问题,两地每年召开联席会议不少于1次。
    为减轻基层负担,遂潼两地还探索建立了林长、河(湖)长、田长三长联动、一巡三查机制,确保全面压实各级党委政府推行林长制主体责任、党政领导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林长巡林第一责任。
生态联建 逐步改善森林质量
   那只鸟一直在一群鸬鹚附近,镜头拉近能看见嘴很长,当时我不清楚是什么鸟,但能确定我没拍到过这种鸟!
    今年年初,在遂宁市射洪市通泉坝电站拍鸟的熊伟,意外发现一只罕见的白色水鸟。兴奋之余,他赶紧调整相机,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一刻。经专家确认,他拍到的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这是川渝地区首次监测到。
    近年来,遂潼两地协同打造毗邻地区国家储备林项目,加强涪江流域遂潼段生态修复、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森林经营等工作,森林质量逐步提升。两地先后建立四川遂宁观音湖国家湿地公园、重庆涪江国家湿地公园、四川大英郪江省级湿地公园,目前已成为许多越冬候鸟的打卡地。
    此外,两地检察、林业、生态环境等部门结合林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林业案件异地补种、救助放归野生动物等机制,共建低山丘陵区生物多样性生态修复带,联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共同融入川渝森林城市群。
    去年以来,遂潼两地在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积极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林地审批、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救助和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丘陵地区生态修复保护、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任务3.5万亩,涪江流域(遂潼段)净增森林面积超17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获得授信20.9亿元。
灾害联防 持续巩固安全形势
   报告,蓬溪县荷叶乡与潼南区米心镇交界处发生山火,由于起火地灌木和杂草较多,火势迅速蔓延扩大,难以控制,请求支援。
   收到,我们立即调派乡镇应急灭火队前往协助处置。
    这是今年上半年蓬溪县荷叶乡联合潼南区米心镇开展2024年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时的一幕。
    近年来,遂潼两地不断加大毗邻区森林防灭火、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力度,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共享监测预警信息和视频监控系统,在毗邻区联合开展林长制、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林区禁毒等宣传。建立川渝毗邻区域联合执法机制,探索健全林长+检察长+警员协作制度,严厉打击跨区域涉林违法犯罪。
    跨区域联动防控方面,两地林业局在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林木防盗采的三防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方面进行了联动,联合开展了森林防火应急救援演练,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森林防火的交叉检查,签订了防火、防虫、防盗采等联防联控协议,公示了示范区内镇、村级林长、警长、护林员、林业技术员和生态检察官等的姓名、单位、职务、职责和电话,做到定期联合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和有害生物、外来入侵物种监测,形成了信息共享、隐患共排、火灾共灭、虫害共治、宣传共抓、违法共禁的联动机制和山水林相交相融的良好态势。
    去年以来,遂潼两地新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60套,毗邻地区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潼南区松材线虫病疫区成功摘帽,森林资源督查案件和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问题全部整改、销号,整改率达100%
产业联动 携手创造经济效益
    在崇龛镇青山村,该村通过优选林下经济新模式,有效破解群众发展经济瓶颈。我们在该村已流转承包林地面积700亩,通过开展黄柏+重楼的林药复合经营模式,打造林药产业融合示范基地,预计每亩林地可实现年收入1.2万元,极大地提高林地附加值。重庆绘色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一个涵盖天台山、五桂山、马鞍山、陈抟山、龙多山的森林综合利用项目也在接续打造。据潼南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通过五山一体化打造,联动开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经营活动。到2027年,该项目可实现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5亿元,带动周边林农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
    一条涪江,万千风景,文脉深远……今年以来,一条沿涪江流域的生态旅游线路备受瞩目,其贯穿金华山国有林区、广德灵泉风景名胜区、四川遂宁观音湖国家湿地公园、重庆涪江国家湿地公园等地,擦亮巴蜀文化新名片,成为遂潼联合推出的3条跨省涪江流域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近年来,遂潼两地依托毗邻区森林资源,共同培育具有川中特色的现代林业产业,把特色经济林建设作为了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在区域内推进了花椒、中药材、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林产品深加工等的发展。两地协同打造森林粮库遂潼样板和·花人家等网红景点,按时节开展桃花节、荷花节等花卉节会,推介了陈抟山、五桂山、天台山、龙马山、龙多山以及重庆涪江国家湿地公园、定明山——人工运河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旅游线路,参加了四川省第四届生态旅游博览会生态产品展销。去年至今,两地协同打造现代林业产业园区8个、新增产业基地2.5万亩,组织开展各类关注森林活动38场次,有效发挥了林业生态效能,推进实现了生态价值增效。
   在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立跨区域联合林长制,打造遂潼一体化林长制示范区,旨在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潼南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在国土绿化、营造林建设、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等具体林业工作中协同发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遂潼一体化发展注入更多绿色发展动能。


打印】 【     】 【 关闭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