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 厚植美丽潼南生态底色
    来源:区创森办    2022-10-31

近年来,潼南区着眼打造“高颜值山清水秀美丽潼南”名片,在管绿、扩绿、护绿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加大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力度,一些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群繁衍生息得到有效保护,红嘴鸥、鼬獾、果子狸、夜鹭等国家级保护物种种群逐步恢复,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效进一步巩固。

立规建制念紧“紧箍咒”。潼南区先后制定出台了《潼南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全面禁捕的通告》、《重庆市潼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管理细则》、《森林防火禁火令》、《设定陆生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禁猎期的通告》规范性文件,明文规定,健全制度,切实加强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保护,筑起了野生动物保护“防火墙”。

依法严管打造“保护伞”。开展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2022清风行动,深入自然保护地、餐饮店、农贸市场等场所,清理整顿涉及野生动物交易,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引导群众拒捕、拒食、拒卖、拒买行为,共检查商户300余家。安排专人队伍在重点地区开展监测巡护工作,在重点林区九龙山、马鞍山设立4处野生动物监测点,开展鸟类迁徙地巡护10场,组建210人队伍每天蹲点值守10小时,野生动物多样性得到有力保护。

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2022清风行动

设立野生动物监测点、森林防火检查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监测站


广泛宣教打好“预防针”。深入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潼南禁止猎杀野生动物有关规定,明确野生动物保护规定要求,围绕“世界野生动物宣传日”、“爱鸟周”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节事先后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9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传单15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标语100余幅,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打好了“预防针”。今年以来,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攻势,我区林业局接收救治并放归鼬獾(国家“三有”保护动物)1只、领角鸮(国家二级)1只。


筑牢屏障优化“栖息地”。推进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保护、森林禁伐限伐等林业生态修复工程,完成营造林51万亩;先后组织7次大型集中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人数达6.4余万人次,累计完成义务植树150.6余万株;守住了森林防火底线,严肃查处涉林案件,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不断筑牢生态屏障。建立各类湿地公园5个,自然保护区4个、郊野游憩地14个,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生态公园、风景名胜区总达3;目前,全区现有林地面积75万亩、森林面积67.34万亩、湿地面积7.1万亩,活立木蓄积达到2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1.7%,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进一步优化。


      4    



打印】 【     】 【 关闭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