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潼南 > 潼南名人

云门宗中兴之祖重显

日期: 2015-09-20

  雪窦重显(980——1052),俗姓李,字隐之,北宋遂宁县(治所在今潼南区)人,被誉为云门宗中兴之祖。他编成《颂古百则》一书,选取一百则公案,每一则公案后用偈颂发挥其禅旨,其用意是要参禅者摄取公案的禅机,达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目的。 
        重显出身于豪富之家,世代以儒业相传。24岁那年,重显的父母相继去世,他感到人生无常,于是投益州(今四川成都)普安院仁铣法师出家,后又来到湖北随州智门光祚处参禅。 
  一天,重显问:“心中不起一念,为什么也会有过错?”智门光祚并不答话,只是示意重显走近些。重显刚走上前,智门光祚就用拂子打他的嘴巴。重显被打得莫名其妙,刚想开口,智门光祚又用拂子打过来。
  智门光祚用拂子打重显的嘴巴,实际上是在提示重显,禅法是无法用概念和语言来表达的,所以“不起一念”问话的本身,就是心念。参禅者不应该执著于“不起一念”有错没错。 
  重显开悟后,在智门光祚门下又修习了五年,然后东行游方,来到池州(今安徽贵池)景德寺,恰好他的同乡旧友曾会任池州太守。老朋友相逢,自然十分高兴。曾会说:“杭州灵隐寺是禅林胜地,你如果想去的话,我可以写一封信给住持珊禅师,他是我的好友,一定会好好招待你。” 
  重显怀揣着曾会的信来到了灵隐寺,但他没有把信交给珊禅师,而是同普通的僧人一起生活。 
  三年后,已在朝廷任职的曾会奉命出使浙江,顺便到灵隐寺找重显叙旧。他问了许多僧人,都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位禅师,连珊禅师也说没人交给他曾会写的信。可曾会却认定重显就生活在他们中间,于是就一间间僧房去找,总算找到了重显。 & l cfX\y  
  曾会一见到重显就问:“禅师原来隐藏得这么深,为什么不去见住持呢?是不是把我的信给弄丢了?” 
  重显回答说:“我不过是一个行脚僧,一无所求,哪里敢做你的信差啊!”说完,就从怀里摸出曾会的信,俩人哈哈大笑。禅者悟道后,早已抛弃一切外相,什么高低、大小、荣辱、利害都从心中抹去了,不像某些世俗小人攀附权势,为谋求蝇头小利而低声下气。重显的所作所为,正体现了禅者博大的胸襟和潇洒的风度。 
  曾会随即把重显介绍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与重显一交谈,颇感心心相印,于是就推荐他到苏州翠峰寺任住持。 
  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重显告别翠峰寺,出任雪窦山资圣寺住持,开始传播云门宗禅法,世称“雪窦重显
  一天,雪窦重显站在法座前环顾僧众说:“如果我们都能以本来面目相见,我又何必升堂说法呢?”他用手划了一划,说:“各位随着我的手看,无数个佛和佛国一起出现在面前。各位仔细地观看,如果有人连边际也不知道,就不免拖泥带水啦。”说完就登上法座。 
  首座击槌宣布法会正式开始后,有个僧人正要走出来问话,雪窦重显阻止了他,说:“如来佛的正法眼藏,就在今天传付。放你通过,即使是瓦砾也会焕发光彩;堵住关隘,即使是真金也要消退颜色。权柄握在手中,到底是杀人还是救人都是临时决定。如果有行家高手,就一起来勘验鉴定口巴。 ” 
  原先想提问的僧人听了这番话,也就不敢提问了。另外一位行脚僧站出来问:“您从前住持翠峰寺,目前住持雪窦道场,有什么不同的心得吗?” 2lfE J w($  
  雪窦重显回答说:“马行千里,追风奔月,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行脚僧又问:“德山棒、临济喝已经昭然于世,风行天下,不知师父怎样教人开悟?” 
  雪窦重显回答说:“饶你一回。” 
  行脚僧还想开口,雪窦重显大喝一声。 
  行脚僧问:“不知是只有这个,还是另有别的?” 
  雪窦重显回答说:“射虎不真,徒劳没羽。”“没羽”是一则典故:汉代的李广误认一石为虎,一箭射去,连箭翎都射进石头里去了。足见其用力大。  
  行脚僧一怔,感到竞争之心一起消失了,心中空荡荡的,没有一丝牵挂,他终于开悟了,立即礼拜致谢。 
  一天,有弟子问:“什么是吹毛立断的剑?”
  雪窦重显答:“苦啊!” 
  弟了又问:“允许弟子使用吗?”雪窦重显嘘了一声,说:“在大众面前应对问答,也得是条汉子才行。如果没有迅疾敏锐的眼光,就不用提问啦。” 
  雪窦重显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就像大火正在燃烧,一走近就烧坏了面孔;又像手握太阿宝剑,谁冲着就丧身毙命。僧众!横握太阿宝剑,法堂寒气一片,纵有千里跋涉,也应万念消散,别等到剑光轻轻地一闪。”他在此把禅比作能使生命冲破一切束缚困扰的剑。 
  一天上堂,雪窦重显还是以剑喻禅:“如果有秘藏锋刃的剑客,就请当众施展一下。”  
  有个弟子走出行列,正准备提问,雪窦重显问:“你到什么地方去啦?”随即走下法座,转身离去。 
  那个弟子一怔,立即感到禅机如同电光石火一样,稍纵即逝。 
  雪窦重显是个有文化修养的禅师,他非常熟悉禅宗不立文字的奥妙,但也感到光用棒喝来教化禅僧,总有点缺憾。于是他顺应当时文字禅的潮流,编成《颂古百则》、《拈古百则》二书。“颂古”与“拈古”是 
  文字禅的两种形式。“颂古”是以韵文体的形式对公案作赞颂性的解释。《颂古百则》选编一百则公案,每一则公案后用偈颂发挥其禅旨,其用意是要参禅者摄取公案的禅机,达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目的。尤其是他不直解公案所蕴含的禅意,而是旁敲侧击,左引旁证,叫学人自己去体悟,形成了颂古“绕路说禅”的风格。《颂古百则》不仅是禅宗僧人的必读书,而且受到了文人士大的欢迎。“拈古”是以散文体的形式对公案加以评点。  
  《拈古百则》也是选编一百则公案加以评点。如“雪峰普请”公案:雪峰义存率领众弟子上山砍柴,他自己背一捆藤条。在回寺路上,遇见一僧人,雪峰义存把藤条丢在路上。那僧人以为雪峰义存背不动了,正准备替他背。不料雪峰义存突然将那僧踏倒。回寺后,雪峰义存向人夸示:今日开示一僧。雪窦重显对此作拈古曰:“长生大似东家死人,西家助哀,也好与一踏。”他揭示这则公案所包蕴的机锋:人的觉悟是一个自证自悟的过程,外力不可强为代替。雪峰义存不让别人帮忙背柴,正是讲这个道理。雪窦重显嘲笑那些妄图助人开悟者是“东家死人,西家助哀”,劳而无功。所以雪峰义存要一脚踏翻,促使其猛醒。拈古不像颂古文辞华丽,但直透古人之意。 
  云门宗禅法,至雪窦重显而大张旗鼓,风靡天下,在北宋时期,与临济宗平分秋色,当时有“云门、临济,独盛天下”的美誉。雪窦重显也被誉为云门宗中兴之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