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潼南 > 统计公报

2019年潼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日期: 2020-03-20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切实走好“三条路子”,抓好“三个赋能”,加快实现“四个做大做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经济运行保持平稳状态。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1.08亿元,比上年增长7.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66.0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03.6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181.46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5:44.2:41.3调整为14.6:45.1:40.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368元,比上年增长7.0%

年末常住人口72.59万人,比上年增加0.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3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56%,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95.28万人,比上年增加0.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12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11%,比上年提高0.3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出生率为9.6‰,死亡率为6.4‰,自然增长率为3.2‰。户籍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1.4%,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9.5%

1  2019年年末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人)

比重(%)

全区总人口

952766

100

其中:城镇

男性

401231

42.1

乡村

551535

57.9

其中:男性

502025

53.0

女性

450741

47.0

其中:0-17

172303

18.1

18-34

240414

25.2

35-59

337322

35.4

60岁及以上

202727

21.3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94.74亿元,增加值66.6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48.30亿元,比上年增长5.6%;畜牧业7.60亿元,比上年下降9.0%;林业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渔业4.5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农林牧渔服务业0.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粮食总面积83.8万亩,保持稳定,总产量37.2万吨,较去年增产2221吨,增长0.6%。其中水稻收获面积39.3万亩,与去年持平,产量20.9万吨,较去年增产1260吨,增长0.6%,亩产532.74公斤,较去年增产3.18公斤,增长0.6%;玉米收获面积17.0万亩,较去年增加2005亩,产量6.5万吨,较去年增产1216吨,增长1.9%,亩产383.95公斤,增长0.7%

蔬菜种植面积96.4万亩,同比增长0.9%;总产量达201.8万吨,同比增长2.1%

生猪出栏58.3万头,同比减少17.9%;牛出栏5690头,同比减少2.0%;羊出栏5.6万头,同比减少5.5%;禽出栏633.7万羽,同比增加8.2%

2  201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万吨)

37.2

0.6

蔬菜(万吨)

201.8

2.1

出栏生猪(万头)

58.3

-17.9

出栏家禽(万)

633.7

8.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7.35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4.9%,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4.9%,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65.67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1%,资产负债率44.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6%,利税总额增长4.2%,利润总额增长7.4%,产品销售率98.8%。按规模分,大中型企业产值199.21亿元,增长6.3%;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下降12.4%,集体经济下降33.1%,股份制经济增长10.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7.5%,其他经济增长16.4%;按产业分,大众消费品及特色轻工业增长3.3%,环保科技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增长6.3%,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绿色健康品产业增长32.9%,天然气综合利用及精细化工产业增长15.1%,智能手机及智能终端产业增长1.6%,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增长8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99.7亿元、增长12.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7.3%;高技术产业产值178.84亿元、增长3.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8.9%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全区共有资质以建筑业企业66家,其中:一级资质5家,二级资质13家,三级资质48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9.98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国有投资50.78亿元,增长3.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5.4%;民间投资149.2亿元,增长20.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96亿元,下降24.6%;第二产业投资83.32亿元,增长24.0%;第三产业投资111.7亿元,增长14.9%。从投资类型看,工业投资83.32亿元,增长24.0%;交通投资23.59亿元,增长11.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1.82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住宅投资22.88亿元,增长18.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30亿元,增长3.3%。商品房销售面积139.44万平方米,增长6.1%,其中,住宅116.04万平方米,下降6.9%。商品房销售额73.12亿元,增长31.6%,其中,住宅56.25亿元,增长14.2%

3  2019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同比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31.82

19.1

其中:住宅

亿元

22.88

18.3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599.60

-4.4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458.53

-3.6

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32.19

-60.6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26.44

-57.2

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51.78

15.1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41.61

31.1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39.44

6.1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16.04

-6.9

商品房销售额

亿元

73.12

31.6

其中:住宅

亿元

56.25

14.2

五、商贸旅游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7.04亿元,比上年增长6.0%,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8.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0.49亿元,增长5.9%,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2.3%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62亿元,同比增长10.3%;商品销售额138.84亿元,增长13.3%;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27.83亿元,增长13.5%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309个,实际到位资金265.56亿元。新签约项目120个(战略新兴产业项目46个),拟投资金额438.17亿元;新开工项目28个,计划投资金额15.77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下降16.5%

全年共接待游客1008万余人次,增长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增长37.5%

六、交通、通信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42亿元,比上年增长4.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1%。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8%

全区公路线里程4557.67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4公里、在建里程47公里,铁路里程(含复线)57.3公里,客运汽车452辆,公共汽车122辆,出租车200辆。公路、水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9.3%,其中,公路客运周转量53487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129730万吨公里。铁路运输总周转量下降2.9%,其中,铁路旅客发送量1016954人,到达量1071059人。

全区行政村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100%

4  2019年公路、水路、铁路运输周转量

指    标

单  位

绝对数

同比增长%

公路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53487

-6.1

公路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129730

9.9

水路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0

-

水路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909

24.9

铁路旅客发送量

1016954

8.0

铁路旅客到达量

1071059

7.8

铁路货物发送量

41709

-24.0

铁路货物到达量

162228

-28.1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4072.3万元,增长2.08%,完成邮政函件业务8.66万件,包裹和快递业务176.29万件,快递业务收入754.41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0799万元,增长12.3%;联通业务总量4818万元,下降6.9%;移动业务总量17403万元,下降1.41%

七、财政

全年全区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50.40亿元,同口径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3亿元,增长6.7%;税收10.99亿元,下降10.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4.3%;增值税3.31亿元,下降0.4%;企业所得税0.73亿元,下降6.7%;个人所得税0.21亿元,下降25.0%

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101.72亿元,同口径增长1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45亿元,增长9.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18亿元,增长17.2%;教育支出14.55亿元,增长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73亿元,增长11.1%;卫生健康支出7.98亿元,下降12.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0.93亿元,下降15.8%;节能环保支出3.24亿元,增长9.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56亿元,增长45.2%;农林水事务支出10.19亿元,增长0.8%

八、金融、保险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56亿元,比上年增长4.4%,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2%。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2.53亿元,同比增长6.65%;各项贷款余额254亿元,同比增长12.95%。存贷比66.4%

5  2019年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指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382.53

6.65

住户存款

293.60

12.26

非金融企业存款

44.07

-11.86

财政性存款

2.67

7.23

机关团体存款

42.12

-5.56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254

12.95

住户贷款

129.94

4.51

其中:短期贷款

20.07

11.81

中长期贷款

109.87

3.78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124.05

22.75

全年全区保险机构保费总收入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9%;赔付各类保险金2.51亿元,增长0.56%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04元,同比增长10.0%。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68元,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2元,增长9.9%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374元,同比增长7.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702元,增长5.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142元,增长7.9%

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为36.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5.4%,农村为38.5%

6  2019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指标

单位

绝对额

比上年增长(%)

人均可支配收入

27304

10.0 

其中:工资性收入

13469 

12.9 

经营净收入

5757 

4.7 

财产净收入

1667 

6.0 

转移净收入

6411 

10.3 

4  2019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构成

全年全区共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440人、增长24.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4831增长4.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853增长11.6%;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1163减少0.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0057增长15.7%;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5137增长1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0284增长11.4%

年末全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588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884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4805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80/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440/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754/月。

十、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

全区共有各类学校242所。其中,普通中学21所(含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小学92所,公办幼儿园18所,特殊学校1所,初中、小学阶段入学率达100%。普通初中招收学生8315人,在校学生21137人,毕业学生7640人;普通高中招收学生4763人,在校学生13872人,毕业学生5351人;小学招收学生7674人,在校学生46259人,毕业学生837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学生696人,在校学生1692人,毕业学生720人。学前教育在校学生24295人,特殊学校在校学生93人。

全区共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55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81件。获得专利授权58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4件。

全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出0.39亿元,全区拥有卫生机构417个,卫生机构床位3993张,卫生技术人员4650人,其中执业医师868人。婴儿死亡率2.3‰,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668.0/10万。全年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建1.89户,累计达9.15万户,普及率79.53%

全区有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直属分馆4个,镇街分馆22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2个,并建成数字图书馆、手机移动图书馆、图书馆网站、微信图书馆、微博图书馆、图书馆APP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直属分馆1个,镇街分馆22个,并配合市群艺馆建成市、区、镇三级群众文化云平台。建有镇街文化服务中心22个、农家书屋281。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1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国家级传统村落3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78处、可移动文物358件(套)、馆藏文物256件、市级非遗项目3910个。对外开放旅游景区32处,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处,AAA级旅游景区1国家级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3处,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16处。

全年举办了龙舟公开赛(第三站)暨“六养胜地水韵潼南”龙舟邀请赛2019年重庆市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骑跑两项比赛、潼南国际半程马拉赛等市级比赛,尤其是5000人跑“潼马”10万人看龙舟的宏伟壮观场景亮相央视5套和重庆卫视等各大主流媒体,开创了潼南独具特色的户外运动品牌赛事。开展了健身操比赛、五人制足球赛、门球比赛等20余项280余场次群众体育活动,提升了“六养胜地”美誉度和知名度。举办了菜花节、年俗文化节等20余个乡村文化旅游节会活动,乡村文化旅游共接待人次722人,占全区游客接待量的7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39.7亿元。选送《美食联唱—麻辣烫》参加央视音乐频道春节系列节目演出;开展潼南区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新春进基层、“我爱你中国”“欢跃四季·舞动巴渝” —2019重庆市潼南区广场舞展演、“歌唱祖国”—重庆市潼南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合唱音乐会、“百姓大舞台”走进柠檬之都网络直播活动等大型文艺活动50余场,惠及群众超过100人次。

全区共有电视用户数72308户。其中有线电视用户57658户,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用户14650户,数字化率达100%;高清互动用户49369户;党员远教用户4455户,基本覆盖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此外,IP宽带个人用户22911户。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0962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4%。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2870万千瓦时、下降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162万千瓦时、增长1.3%;第二产业用电量50157万千瓦时、增长5.9%,其中,工业用电量47176万千瓦时、增长5.6%;第三产业用电量24440万千瓦时、增长10.0%

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9.8万吨标准煤,产值能耗0.11吨标准煤/万元。其中,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7万吨标准煤,产值能耗0.04吨标准煤/万元;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6.1万吨标准煤,产值能耗0.14吨标准煤/万元。

全年降水量1106.7毫米,平均气温17.9,下雨天数172天。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331天。森林拥有面积达34297.72公顷(含非林地造林面积),年新(改)造林11900公顷(含社会投资造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2.2%

全区共发生9起生产安全亡人事故(其中道路运输事故7起,死亡7人;工商贸其它事故1,死亡1人;建设施工事故1)。亡人事故和亡人数均分别同比上升12.5%。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0.56万元,同比上升118%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水上交通、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等6领域实现“零事故。 

备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正式数据以《潼南统计年鉴-2019》为准。

2.生产总值及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数据来源: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区公安局;旅游、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区文化旅游委;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区招商局;交通数据来自区交通局;邮电数据来自中邮潼南分公司、中国电信潼南分公司、中国移动潼南分公司、中国联通潼南分公司;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合川中心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区国资委;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力社保局、区医保局、区民政局;教育数据来自区教委;科技数据来自区科技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健康委;用电数据来自区国网重庆潼南供电公司;降水量、气温数据来自潼南气象局;空气监测数据来自区生态环境局;林业数据来自区林业局;生产安全数据来自区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区统计局、国调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