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全国油菜提单产增效益品种技术观摩交流会在潼南召开。会上,区委书记文天平介绍了全区油菜种植规模产量、品种试验示范、全产业链发展等情况。他说,现代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潼南粮油种植历史悠久,是重庆重要粮油产区之一。近年来,我们坚持“高端、高质、高新”方向,加快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全国产粮大区和产油大区等国家级“金字招牌”,全链条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潼南油菜(籽)纳入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名录,被誉为“中国油菜之乡”。
潼南有种。油菜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年间,种植条件得天独厚,适宜全国绝大多数冬油菜品种生长,常年种植面积32万亩、产量4.3万吨,是全国产粮大区和产油大区,被认定为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
潼南有好种。高水平建设10平方公里重庆(潼南)农科城,联合市农科院、西南大学等开展优质高效油菜品种试验示范,培育生产的“庆油”系列达到国际一级种,其中“庆油3号”连续两次获得长江中游油菜新品种区试第一名,“庆油8号”含油量高达51.54%,实现“两碗菜籽,一碗好油”的目标,是目前我国冬油菜区审定或登记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品种,在湖北、四川等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大面积推广。
潼南多品种。引进中一、先正达等龙头企业,完成120余个品种试种,打造油菜种植基地千亩级4个、百亩级50余个,发展油菜制种产业1万亩,可覆盖种植面积400余万亩。大力推广运用“优质双低三高”品种,全区油菜良种覆盖率超99%。
潼南人会种。加速从田间到“指尖”数字化变革,开展机械精量条播、无人机飞播,广泛应用智能化管理,机械化综合率达63.7%,油菜单产最高达200公斤。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红蜻蜓潼南小榨菜籽油上榜“中国好粮油”,连续举办16届菜花节,年来潼游客达1300万人次;正在谋划建设中国西部与东盟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推动粮油产品畅达东盟、走向世界。
“做大做强油菜产业,牢牢端稳中国人的‘油瓶子’。”文天平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把潼南油菜产业发展放到全国全市大局中谋划推进,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快优质品种选育,不断创新种植模式,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和数字赋能,全链条打造油菜产业集群,全力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全国油菜种业新高地,全面擦亮“中国油菜之乡”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