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潼南动态

我区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举行

日期: 2021-05-11

5月8日下午,全区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区行政中心二会议厅举行。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决定从即日起至8月上旬,在全区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百日行动”,围绕风险隐患开展大排查,紧盯问题隐患开展大整治,扭住突出违法行为开展大执法。


切实解决“想不到、看不到”的问题

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百日行动”将突出不同行业领域、不同企业类型、不同管理层级、不同岗位职责的特殊性,督促企业科学制定班组、部门、厂长等各层级隐患排查表,落实“日周月”隐患排查制度。统筹开展重点地区、重点工程、重点工作汛前综合检查,强化江河水库、城镇内涝、山洪灾害易发区以及涉水旅游景区隐患排查,加强既有和新生地质灾害点风险排查,加大重要时段和特殊气候的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力度。严格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松、隐患不消除不放手,做到整治责任、整治措施、整治资金、整治时限、防范预案 “五落实”,对存在重大事故灾害隐患的企业和责任单位,将依法进行停产停业整顿。

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必须坚持“谁管护谁经营谁负责”,对水库、电站、堤防、铁路、公路、电力、通信以及水利工程、在建涉水工程、交通综合枢纽、山洪灾害易发区、林区等,切实履行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及时整治并上报灾害风险隐患。

“百日行动”期间,区应急管理局将组织开展明查暗访,在执法“清零”的基础上,提升执法强度和执法质量,对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隐患、突出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罚。尤其是对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或一年内发生三次一般事故或瞒报事故的企业单位,一律上“黑名单”,严格实行企业招标、政府许可、金融服务等约束惩戒和企业负责人约束管理。


强化货车路面违法整治

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百日行动”期间将严格落实货车整治“四必须、两狠抓、一强化”要求,严厉打击超限超载、非法改装、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加大深度调查、“一超四罚”、“黑榜”曝光等联合惩戒力度。重点强化货运物资源头管理,强化货运企业日常监管,强化城区货车限行管理,强化货车路面违法行为整治,强化联合执法,强化货车安全宣传教育。凡工程运渣车在半年内因故意遮挡、污损号牌、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超速50%(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超速20%)以上、冒装撒漏、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被查处3次(含)以上的,或1个计分周期内违法计分满12分的,或一年内有发生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将收回、停办《货车通行证》,纳入“黑名单”管理。

据悉,公安交巡警将继续运用科技手段,依托执法服务站、数字化警务室等常设交通检查站点,严查货车非法改装、故意遮挡号牌、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严重超载、严重超速、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报废注销车上道路行驶、机动车未年检等违法行为。


关口前移确保安全度汛

根据气象水文资料,结合两江上游来水趋势预测分析,预计我区今年洪旱并存,旱涝交替,伏旱明显,总体趋势呈气温总体偏高、干旱偏重等“一高一重”的特点。

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早谋快动围绕江河、水库、山洪灾害点“三大风险”开展排查,强化灾害防御责任人制度,加强与遂宁水文局、安居琼江防办联防联控、信息共享,突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项措施,确保安全度汛。目前,区水利局已完成水利系统行业自查,对全区9处水文测站、18处遥测水位站、118处遥测雨量站监测预警设施进行维护,开展宣传培训22次,组织了全区水旱灾害防御演练,将编制城区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指导镇街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旱情,区水利局将强化监测预报,发挥山坪塘、石河堰、大中型灌区等已成水利工程作用,同时做好降雨、工程蓄水工作,增加河道和水库蓄水总量,为抗旱用水提供充足的水源。

针对我区部分深丘、中丘地区受强降雨的影响,容易发生地质灾害风险的情况,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开展的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重点围绕新生突发地灾多、风险高、危害大的区域,强化对学校、医院、村庄、养老机构、集市、交通干线、工程建设项目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和村民建房形成的高边坡区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按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规划自然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协作、地勘队伍支撑、群众广泛参与”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机制,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落实“属地”“属事”责任,全部纳入了“四重”网格化管理。同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一旦发生地灾灾险情,保证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严防发生二次灾害。


强化建筑施工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

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百日行动”将压实工作责任,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重点强化源头管控,压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监理单位的全过程安全监理责任“三个责任”,围绕高切坡、深基坑、塔吊基础、支模体系、脚手架基础五个方面开展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防范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机械伤害和车辆伤害“六类事故”。

在监督管理方面,区住房城乡建委将加强智能监管,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加强建造工人的安全教育、一线管理人员法律法规教育,切实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实施安全标准化评审与执法检查“一体化”,将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行政处罚、诚信管理挂钩,实施联合惩戒。

针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薄弱环节,区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四个方面强化措施:一是强化隐患问题整改,按期保量提升消防设施完好率。将采取敲门入户拆除和外墙强制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拆改可燃雨棚和凸出外墙防护网。二是强化整改后物业管理,督促指导物业企业落实自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开展高层小区物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点示范,完善物业“等级考核、分级管理、末端淘汰”机制。三是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重点查处堵塞占用消防车道(疏散通道)、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高层建筑内非法生产储存成品油等违法行为。四是强化保障性措施落地,提高物业管理收费标准中消防设施维护费使用精准度,强化消防宣传和教育培训“进小区”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