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潼南动态

潼南将全力打造成渝中部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日期: 2021-01-22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对重庆各级各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潼南如何起好步,在未来五年工作怎样布局?近日,新华网2021重庆两会系列访谈“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栏目专访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安疆,畅谈潼南的“十四五”新征程。

张安疆表示,“十四五”时期,潼南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重庆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典范为统领,全力打造成渝中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十四五”时期 实现“六个更加”目标

“十四五”时期,潼南区将沉心静气、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六个更加”的目标:

一是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强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科技创新引领支撑能力持续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关键进展,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以上,预计到2025年,GDP突破700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35%、战新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50%以上。

二是高品质生活保障更加有力。实现更充分更有质量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9%左右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0亿元,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0岁。

三是改革开放活力更加充足。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0亿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主体净增3万个、达到8万个。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十四五”利用外资总量达到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元。

四是城乡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城市公园达到20个以上,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空气优良天数稳定在330天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

五是社会文明程度更加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综合素养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文化产业比重达到4.5%。

六是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全面依法治区深入推进,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升级建设城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3个,建成村级社会工作室200个,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五个打造”逐步实现规划蓝图

“十四五”时期,潼南区主要以“五个打造”为抓手,实施约3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0亿元,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一是加快培育壮大五大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全面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智能制造产业园、天然气高效利用示范园、中新(重庆)食品生态产业园、巨科环保产业园为重点,高标准建设潼南国家高新区。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特色消费品、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建材五大主导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培育“十亿级规模企业、百亿级产业集群、千亿级高新区”,到2025年,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二是加快提升外畅内联水平,打造成渝中部地区交通枢纽节点。积极融入全市“米”字型高铁网,推动渝—潼(南)—绵(阳)高铁建设,配合推进泸(州)—潼(南)汉(中)铁路前期工作,建成合(川)潼(南)—安(岳)、渝遂高速扩能,实施涪江航道整治,建成潼南双江航电枢纽,适时启动通用机场建设,着力构建“四高三铁一江一机场”交通新格局。

三是加快建设产城景融合城市,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开发金福新区等9个城市综合示范区,建成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中骏世界城等一批高品质标志性项目,到2025年基本建成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城市。实施城市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改造220个老旧小区和16个棚户区,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建设以双江古镇、潼南大佛寺、九龙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涪江休闲旅游度假区,全面提升产城景融合的城市品质。积极深化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措施,有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成效。

四是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全市现代农业排头兵。充分发挥潼南资源禀赋和良好的农业基础优势,着力打造涪江蔬菜产业带、琼江柠檬产业带,高标准建设100万亩蔬菜、35万亩柠檬、30万亩油菜、10万亩小龙虾等特色产业基地,生猪产能达到100万头,培育10家亿元级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升现代农业综合效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抓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人居环境提升两大工程,新建“四好农村路”500公里,乡村生活垃圾治理率、污水处理利用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到100%。健全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五是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打造山清水秀美丽潼南。全面落实《长江保护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涪江流域综合整治和国土绿化行动,完成“两岸青山·里林带”涪江流域营造林5万亩,确保涪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琼江水质持续达到Ⅲ类。加强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圆满完成能源消耗指标。


四个方面下功夫见实效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立足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定位,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同心协力抓好合作的事情,努力做强自己、融入主城、服务周边,在整体推进基础上,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见实效。

一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下功夫见实效。加快开行潼南至重庆中心城区的公交化列车,争取市郊铁路建设延伸至潼南,推动建设潼南至科学城快速通道,更快融入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常态化开行潼南至遂宁城际公交,建成潼南至遂宁、潼南至广安(武胜)快捷通道,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00公里,增强服务周边的能力。

二是在产业发展协同协作方面下功夫见实效。抢抓重庆中心城区“瘦身健体”政策措施,积极承接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大宗物品分拨等产业转移到潼南,培育成渝现代产业承接和配套聚集区。深化与大足、璧山、资阳等周边地区合作,推动柠檬产业、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按照重庆、四川两省市政府联合批复的遂潼成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方案,抓紧落实重点任务,有序构建“双中心、三走廊、一园区”的发展格局。

三是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下功夫见实效。加快建设重庆电力高专潼南校区,建成潼南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两个创“三甲”医院,新建改造中小学、幼儿园和基层卫生院约100个,引进教育、医疗等领域高级专技人才500名,全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办好首批“川渝通办”15个领域95个事项,为企业居民在开办企业注册、便民服务、“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提供更加舒心便捷的服务。

四是在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方面下功夫见实效。落实“一区两群”区县协同发展机制,优化提升城区人口集聚能力相关政策。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协作建立飞地经济产业园,推动创新、产业、招商等合作共赢。完善潼南与四川遂宁、广安、资阳等毗邻地区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开展涪江、琼江水环境联合巡查、联防联控,共建生态保护一体化示范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