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玉溪镇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制定计划、狠抓落实,依法行政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政府各项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法治工作格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镇域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全年共召开党委会、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等会议6次,传达学习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听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二是落实主体责任。调整完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扎实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党委、政府、人大、科室、村(居)“五大责任”主体,形成党委统筹揽总、科室各司其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法治政府工作格局。三是强化督查制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及时研究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并予以书面回复;强化社会监督,落实专人负责网络舆情和市民热线回复;发动广大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进行评议,将法治工作纳入领导干部个人及部门工作考核,对履职不力的严肃问责。
(二)完善学法制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一是党政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我镇重点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将党员干部作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坚持法治讲座制度、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不断创新学法形式,增强学法用法的效果。二是丰富学习载体。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法治学习培训、主题党日活动、举办法治讲座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时传达学习最新法律法规,有效提升机关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学法用法能力水平。三是学法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树立依法治镇观念,提高公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通过法治讲座、集中培训、年度普法考试、行政执法学习考试、年终考核等加强公务人员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相关依法行政、廉政建设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培养公务人员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违法要追责的法纪观念。2022年,为干部职工购买发放《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各50本,组织开展党委中心组、主题党日、法治讲座学习培训12次,干部职工法治素养得到较大提升。
(三)夯实法治力量,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一是充实人员力量。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建立了一支“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的行政执法队伍,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处理信访案件、调处矛盾纠纷、党建、环保、扫黑除恶常态化、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目前,全镇共有行政执法人员19人(2022年新增9人),进一步为执法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全年无一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执法工作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二是强化人民调解。2022年,共开展调解纠纷560件,调解成功率100%,有效化解了农村基层的矛盾纠纷,有力促进了农村基层的社会和谐。全年无一人到市进京上访。
(四)坚持依法行政,贯彻法治政府服务理念。一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随着机构改革的进行,相当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我镇在建立一支高效的审批队伍的同时,坚持让百姓“少跑腿、不跑腿、只跑一次腿”的原则,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个专人办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办事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将所负责的审批事项完成在镇内,将审批中遇到的问题化解在镇内,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便民服务更加快捷、高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通过渝快办受理网上办理事项6267件,均全部办结,得到上级肯定和群众认可。二是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严格落实“镇、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镇政府和11个村(社区)都配备了法律顾问,建设充实法律明白人队伍33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经常深入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解答法律咨询、参与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等,切实发挥了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做到精准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计生、入学、养老医疗等一系列便民的服务,服务空巢老人、儿童、流动未成年人等各类弱势群体,提供志愿者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低保困难人群服务、老年人服务等,让广大居民有更多地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强化政务公开。充分利用“玉溪镇人民政府”政务网站、“玉溪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和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便民信息和政策解读内容,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增强信息公开的知晓度。主动公开《政府工作报告》《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及时公开镇机关本部及下属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单位预算、部门决算、单位决算、三公预算及三公决算及情况说明等财政信息。全年共主动公开公文信息、政策文件、年度报告、通知公告等50余条。四是加大接受监督力度。一方面坚持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定期向镇人大报告工作,邀请镇人大相关人员列席镇政府重要会议9次,接受人大代表集中视察4次,充分听取人大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上级部门监督,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的监督,按时办理、办结区、镇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和议案28件,办理结果均向代表、相关政府机关部门及时反馈。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工作,做好反馈意见的办理、跟踪与反馈。截至目前共收到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镇党代表、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35条,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广泛征询群众意见和建议,确保相关事项件件有回音,桩桩有落实。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加强政府内部监督,规范决策程序。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制度,全面推进镇级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制度改革,全镇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执行率超过87%。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接受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及时受理反馈信息,依法保障群众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在镇政府和各村(社区)共设立12个举报箱,引导群众依法合理监督举报,对举报问题严格核查、及时处理和反馈。五是加强问题整改。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办对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玉溪镇认真自查、照单全收,对七个方面29个事项61个具体问题任务进行了限期整改,通过挂图作战、强力部署,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期限,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五)创新基层治理,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阵地、组队伍、强措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较大提升,促进平安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建成镇级综治中心1个、村(社区)综治中心8个,基层治理阵地初步建成。二是优化网格设置。按照常住人口和社别,将全镇网格科学调整为85个网格,设立网格长11名,网格员118名,进一步做实做细网格化服务管理。三是创新基层治理。以全面推进六无平安村居创建,落实政法三官联系服务村居制度,优质高效运行三和民情室,并在此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发动基层干部、到达、乡贤、志愿者党内创新成立11支“和事佬”基层治理工作队,116名队员广泛投入到调解纠纷、法律服务、教育辅导、治安巡逻、生活服务等工作,共同谱写我镇基层治理新篇章,相关工作得到新华网、重庆日报等关注报道。2022年,队员共参与治安巡逻160余次,为群众提供水(家)电维修、理发等服务38次,为学生提供教育辅导21次,调解纠纷182起,投入疫情防控排查、区域核酸检测等800余人次。
(六)营造法治氛围,进一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以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基础,以“法律七进”为载体,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进一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围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禁毒等各项工作,举办“安全生产月”、“3.15”消费者权益法宣传活动、“6.26”禁毒宣传日、“12.4宪法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LED、广播、宣传栏作为普法宣传阵地,司法所和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法规、规章、法律咨询,拓展了法律宣传的社会覆盖面,增强了时效性。二是村民的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充分借助各村中的可利用资源,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在村委会驻地中开展法治宣传栏,向居民、青少年宣传一般性的法律常识,定期到村民活动广场开展法律咨询,通过一系列的法治典型案件宣传讲解使他们能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村民们的法治观念,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法治宣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共组织开展集中法治宣传教育活动3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0余份,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海报1000余张,通过LED屏、村村响广播展播法治方面知识标语约200小时,接受法律咨询400余人次,大力宣传疫情防控、民法典、文明行为促进、卫生健康、全民反诈、安全生产、铁路护路等法律法规,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的法治观念。“12.4”宪法宣传进乡村活动被重庆新闻联播报道肯定。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宣传途径还仅限于街头宣传、印发纸质宣传单、推送普法宣传短信等传统宣传方式,还未有效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互联网+”模式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宣传效率。二是法治意识有待加强。个别干部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法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感不强。部分群众法治意识较为淡薄,还需进一步加强提升。三是执法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因机构改革及干部调整,新进入执法系统干部缺乏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加上现有执法车辆、设备配置不足,一定程度影响执法工作开展。
三、下步工作打算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持续开展依法行政、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纠纷调解等工作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头等大事,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二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认真组织好全年及“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持续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实现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三是持续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常态化开展民法典宣传工作,阐释好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质,深入宣传民法典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重点抓好“关键少数”。一是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重点抓好“关键少数”,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提高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二是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以春秋两季“开学第一堂法治课”为载体整合各类青少年普法活动,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开展。三是加强基层干部法治培训。深入开展镇村干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大普法意识,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增强新形势下镇村干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分批组织镇机关干部积极参与行政执法考试培训,促进全镇整体依法行政素质的提高,提升机关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做到公正文明执法。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一是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强普法讲堂、法治宣传专栏(长廊)等阵地建设,以贴近群众、时效性强的法治内容,着力提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质量。二是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搭建公益性法治文化活动平台,组织普法志愿者等深入村(社区),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四)深化法治实践。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普法、守法、执法等环节发力,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用法治理念武装头脑、用法治思维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