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龙形镇人民政府
关于 2024 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龙形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动政府工作法治化,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安定的法治环境。现将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法治“三个坚持”,扛牢法治政府政治责任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健全落实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主体工程”地位,建立每季度联席会议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重大问题,有效的保障依法行政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坚持法治思维。努力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建立镇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实施领导述职述廉述法考核,把学法用法、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和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等纳入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管理、建管、执法大队等行政执法队伍的综合法律知识培训,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执法考评。三是坚持法治创新。坚持“双网共治”,落实落细“一中心四板块”治理模式,配齐了平安法治岗人员,构建了党建统领、数智赋能、平战一体、集成协同、多元参与的现代化法治平台。
(二)下活法治“三步棋局”,提升法治政府法治水平
一是下好“法治引领”棋局。依法治理,普法先行。充分发挥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法律服务力量,围绕全镇中心工作常态化开展全面普法。同时找准重点对象开展分类定向普法,分别开展“送法进校园”、“送法进企业”、“送法进工地”、“送法进商户”“送法进农户”活动28场次。同时,广泛开展赶场日法治宣传、法治宣讲院坝会、政法三官基层法治宣讲等活动,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咨询12场次,向群众共发各类宣传资料26000余份,制作各类法治展板、条幅11余幅,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法律知识120余条,营造了立体化、全覆盖的法治宣传氛围,培养群众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二是下好“法治惠民”棋局。全镇1个公共服务大厅、12个村(社区)均已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实现服务内容公开上墙,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基础公共法律服务;镇司法所、平安法治办、各村(社区)建立了法律服务微信群,打通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壁垒和“最后一公里”,灵活多样地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实现群众不出村即可享受到基本公共法律服务。
三是下好“法治保障”棋局。我镇常年聘请了专业律师为法律顾问,为全镇重要决策、行政行为、合同行为及其它法律事务,进行法律论证并提出法律意见。同时各办(所)在执法过程中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邀请法律顾问对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违法情形、执法文书制作等进行讲解。截至目前,全镇没有因执法不当或不合法而导致错案、投诉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三)建立法治“四项机制”,加强法治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规范决策机制。凡是涉及全镇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干部任免、征地拆迁、重大项目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行为事项,严格按照“三重一大”制度执行,规范重大决策程序,强化自我监督,建立了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决策工作机制,提高决策水平。同时,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制度,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采购工作流程的通知(试行)》。进一步规范重大建设工程的管理。全面推进镇级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制度改革,全镇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执行率超过95%。全面建成财政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公务卡管理、财政资金绩效申报等系统,实现财政资金使用动态监控。
二是建立监督机制。镇政府坚持依法接受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邀请镇人大相关人员列席镇政府重要会议6次,接受人大代表集中视察 3 次,向人大主席团汇报述职2次,充分听取人大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的监督,按时办理、办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 6 件,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向代表、委员、相关部门反馈。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工作,今年共收到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18 条,均按时办结,确保相关事项件件有回音,桩桩有落实。
三是完善办理机制。进一步压实网格员、庭院长职责,通过入户走访,巡查网格,准确掌握辖区居民利益诉求112件,及时回应解决居民诉求48件;通过“民呼我为”系统办件95件,群众满意度为86.17%。同时,今年顺利办结区检察院关于建筑垃圾整治的检察建议1项。
四是搭建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镇、村(社区)两级调解组织作用,采取“五三三”工作法,即畅通人民调解,健全行政调解,完善司法调解,鼓励镇人大代表和离退休干部参与调解和拓展群众矛盾纠纷调解五大渠道;建立完善村(社区)、网格、庭院矛盾纠纷化解三级网络;健全排查预警、源头预防、协调调度矛盾纠纷调处三项机制,把信访接待、网格化管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有机结合,用好用活“法律顾问”、专兼职调解员,引导群众“信法不信访”,将隐患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根源上减少、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今年来,共排查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土地流转及工程建设领域等矛盾纠纷65件,已化解62件,化解率95.38%,并成功创建水口社区金牌调解室。
二、存在的问题
2024年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法治宣传工作依托场镇集市、标语、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开展较多,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够强;全镇户籍人口约4万人,目前辖区常住人口仅约1.1万人,且大多是老年人、儿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法律知识缺乏,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同时,镇村干部法律专业知识学习不够深入、不够系统,法律知识储备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职工法治思维、法治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个别司法案件执行难度大。个别司法案件虽经法院判决现已进入执行程序,事权处置单位为区法院执行局,但依法清债工作难度大,部分债权人仍然长期到京、市、区上访,到镇政府缠访,甚至采取过激行为,缺乏依法维权意识,我镇信访维稳压力极大。
三是法治政府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日常的行政工作中,法治元素融入不够,渗透力不够足,没有很好的形成双向互动关系,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2025 年主要工作思路和打算
我镇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全面依法治区的统一安排,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积极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根据龙形镇《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本镇基层法治建设的实施意见》任务清单要求,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健全基层法治建设体制机制,落实基层法治建设机构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健全基层法治建设制度体系。通过系统培训和学习,继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基层工作问题的能力。
(二)进一步推进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学习先进经验,细化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内容、范围、程序和方式,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队伍的法治思维、法治能力和水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完善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片区公共法律服务厅、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三位一体”的法律服务平台,深入到村社一线了解群众基本法律需求和化解矛盾,现场推进工作,进一步做好“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四)全力做好普法工作。进一步推进普法责任制工作,创新普法形式,加大普法学法用法力度,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和法治文化品牌建设,营造浓郁的法治氛围,不断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努力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法治政府建设真正为民服务,让我镇法治建设更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