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花岩镇水桥村返乡创业者范金强望着刚成立的“润植丰农业”公司营业执照发愁:从广东回乡创办的种植项目因启动资金短缺停滞月余,两套共有的老宅虽可抵押,却因产权关系模糊被银行多次退回申请。

12月10日,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西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作为深耕基层多年的党员干部、退伍军人,他深知中央八项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要求,不是停留在文件上的口号,而是要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行动力。当天,他带着《重庆市创业担保贷款操作指南》来到范金强家中,逐条对照政策条款分析可行性,发现共有产权抵押的核心障碍在于需取得共有人书面同意并完善历史佐证材料。
面对范金强弟弟远在广东无法当面签署文件的难题,杨西开启“跨部门协调模式”:联系区就业局确认政策细则,对接重庆市小微担保公司疏通风控流程,陪同潼南邮政银行信贷员实地考察项目规划。经过5次专题磋商,终于在12月底为范金强办妥30万元创业贷款。
这笔贷款背后,是杨西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注脚:他用3次入户走访替代群众跑腿,以12页政策解读材料破解信息壁垒,用“政策跑腿”代替“群众跑路”,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为“看得见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