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花岩镇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街镇 > 花岩镇人民政府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22300933244XU/2024-00094 [ 发文字号 ] [ 发布机构 ] 潼南区花岩镇 [ 主题分类 ] 其他 [成文日期 ] 2024-12-19 [ 发布日期 ] 2024-12-19 [ 体裁分类 ] 公文

重庆市潼南区花岩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花岩镇2025年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通知


花岩府〔2024〕68

重庆市潼南区花岩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花岩镇2025年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

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镇直各单位、各版块:

《花岩镇2025年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已经镇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花岩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2.花岩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分队花名册

3.花岩镇山洪灾害防御分组情况表

4.花岩镇各村山洪灾害防御队伍人员名单

5.花岩镇山洪灾害防御轮流值班表

                           

重庆市潼南区花岩镇人民政府

20241219

(此件公开发布)


花岩镇2025年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节          序言

为了防止和减轻山洪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市区有关部门关于制定防御山洪灾害预案的规定和要求,特编制本预案。

本预案所称山洪灾害主要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统称。山洪灾害防治预案是指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山洪灾害而预先编制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是镇防汛指挥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高度、抢险救灾的依据。

第二节   防御预案编制目标、原则及依据

一、主要目标。

本预案所追求的主要目标的“以人为本”,积极预防汛期可能出现的山洪灾害,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减轻财产损失。

二、编制原则。

本预案的编制原则: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布置,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广泛发动群众,尽可能调动社会的积极因素,参加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

三、法律、法规依据。

本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重庆市河道管理实施办法》、《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四、实施责任。

本镇镇长对本预案负总责。

镇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及本预案的规定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本预案中的各项准备和实施工作。

对拒不执行本预案或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的防汛调度方案或防汛抢险指令的,视情节轻重和危害后果,按《防洪法》等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二章            基础资料

第一节          地理位置

花岩镇位于潼南区的西北角,属边远镇乡,邻四川遂宁市的大安、马家乡、磨溪镇,全镇地势起伏较大,海拔高度在500米左右,其地貌为群丘迭浪,沟谷纵横,丘坡上层层梯土,沟谷中水田阡连,全镇幅员面积25.6平方公里,辖5个村,38个合作社,耕地面积10965

第二节          辖区基本情况

一、气候、塘堰

镇内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7.78℃降水是镇地表的主要来源,也是引起流域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全年降雨多集中在夏秋季,其中5—10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且降雨的时空颁布极为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82.66毫米。

花岩镇位于潼南西北角,镇内无河流,现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坪塘140余口,石河堰21节,镇内主要水源为降水,而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在暴雨时,易发生洪涝灾害。

二、地貌特征

镇内地貌以丘陵为主,丘坡林立,地形零碎,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土质主要为紫色土和褐色土,森林覆盖率达30%,地层岩性以砂、泥岩为主,地质构造单一,松散堆积物较厚,页岩比重大,极易风化,坡度一般在5—15度,在雨水和人类工程作用下,陡坡区域极易诱发滑坡、崩塌等灾害

第三章            山洪灾害危害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山洪灾害的基本特征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受暴雨影响,山洪暴发而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溪沟洪水泛滥并伴随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从我镇历年发生山洪灾害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暴雨山洪出现频率高,季节性强。7、8两个月是我镇的主汛期,也是我镇山洪灾害的多发期。多年来的山洪灾害都集中在7、8月,给部分村社的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危害。

二、暴雨山洪出现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我镇国土面积25.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达6米以上,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造成山洪灾害。

三、山洪成灾快。我镇的龙怀村、水桥村、石马村山高坡陡,溪沟较深,山洪汇流快,往往几个小时就成灾受损。

四、山洪破坏危害大。山洪灾害常常瞬间成灾,瘁不及防,山洪造成耕地受淹,良田被毁,房屋倒塌,严重毁坏基础设施。

五、水毁工程严重。山洪灾害往往对这些地区的水利、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渠道等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第二节          山洪灾害原因

山洪灾害原因主要有:

一、我镇的地形地势是诱发山洪灾害的基础条件。我镇龙怀村、水桥村的地形地貌较复杂,其阶梯式的地势水平和梯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陡坡,对洪水组合汇流产生显著影响,常造成严重的山洪灾害。

二、复杂的地质结构是加剧山洪灾害的重要因素,从我镇的地质看,相当一部分的山峰岩石裸露,表面支离破碎,土壤土层薄,蓄水能力差,汇流时间短,受地形,水流切割作用明显,容易形成具备较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极易导致山洪暴发。

三、高强度暴雨发生山洪灾害的直接原因。由于受川东、川西两大寸区的控制,我镇的主汛期(6—8月)出现强降雨过程的概率较大,极易诱发山洪灾害及地质灾害。

四、溪沟的泄洪能力严重萎缩是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由于某种原因山洪伴随山体滑坡,大量泥沙淤积在溪沟中,以及近几年雨水泛滥溪沟的泄洪能力严重萎缩。此外,由于人们对山洪灾害缺乏认识和了解,在溪沟管理范围内任意乱倒、乱建、乱挖,导致溪沟的泄洪能力严重下降,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发生。

第四章            实施措施

由于暴雨洪水是造成山洪危害,诱发泥石流及滑坡的直接原因,对居住在重点山洪灾害区域的居民造成很大威胁。因此本预案着重要防御突发性的暴雨,大暴雨及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灾害。

第一节          山洪灾害防御准备措施

山洪灾害突发性强,预见性差,可预见时间短,但是通过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要求各村社负责,在汛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发动群众“群测群防”。各村要负责组织人员对可能发生泥石流,滑坡危险点特别是重点灾害隐患点进行认真排查,确定专人对隐患点进行全天监测,并将监测人员名单报镇抗旱指挥部备案。

二、密切配合,清除行洪障碍。村社要组织人员对境内的桥涵等有可能影响泄洪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排查,对溪沟中的水葫芦及时清除打捞;对于影响到溪沟正常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要及时报告并密切配合水务执法部门坚决予以拆除,确保溪沟行洪畅通。

三、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各村要摸清辖区内受山洪灾害隐患安全威胁的居民和企业单位,村社群众居住等情况,包括人口、财产、负责人情况、联系方式等信息,确保在遇到险情转移时不漏掉一人。

第二节          山洪灾害预警级别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的降雨强度及降雨范围,并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将山洪灾害预警分为三个级别:

一、当气象部门预报降雨强度为暴雨时为山洪灾害危险预警,称为三级预警;

二、当气象部门预报降雨强度为大暴雨时为山洪灾害中度危险预警,称为二级预警;

三、当气象部门预报降雨强度为特大暴雨时为山洪灾害高度危险预警,称为一级预警;

不同级别的预警由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通知各村社做好相关准备。各村社接到预警后要及时向受灾害影响辖区内的有关单位和行政村通报,并按照本方案和镇政府制定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做好相关的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第三节          启动预案与预警实施措施

一、启动预案执行流程

(一)启动预案

启动预案:由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宣布启动。

抢险救灾工作机制、抢险突击队工作、救灾方案、同时启动。

(二)抢险救灾工作机制

各级山洪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和办事机构应明确各级机构的具体职责,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民政办是抢险救灾的指挥和实施机构,指挥机构在山洪灾害发生时,按照本地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指挥救灾的抢险方式、人员调动、物资调拨、转移方法、转移路线和安置方法等。

(三)救灾措施根据本地区山洪灾害的范围、程度、类型及涉及人口数量调动抢险突击队和成立相应规模的机动抢险队。

1救灾防灾的第一步是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尽快地通知可能受灾区做好转移的准备;

2转移时应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

3抢险突击队应熟悉救灾方位、地点、预警信号和安全转移路线、掌握水库、山塘抢险用砂石斗料搬运堆放的基本知识等。

二、预警实施措施

(一)三级预警的实施措施

在接到三级预警后,由所在行政村组织有可能受山洪威胁的群众组成由村干部带队的巡逻。开始降雨后,巡逻小组携带报警及通讯工具进行巡逻,发现展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按照镇政府制定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向事先确定的安全地点撤离。

(二)二级预警的实施措施

在接到二级预警后,由镇政府通知相关行政村在启动三级预警的基础上,由驻村的乡镇干部参加巡逻,降雨后,每间隔1小时由带队的乡镇干部向当天镇防汛值班的带班领导报告巡逻情况,并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即使未出现问题,也要定时进行联络。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按照当地政府制定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向事先确定的安全地点撤离。镇领导要迅速赶往灾害地区,做好抢险救灾的领导和指挥工作。

(三)一级预警的实施措施

在接到一级预警后,镇主要领导在降雨前要到达隐患所在地,靠前指挥。镇干部带领巡逻队要严密监视隐患所处地区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的,立即按照当地政府制定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向事先确定的安全地点撤离。同时,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花岩镇2015年防汛应急处置预案》,各司其职,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第四节          报警方式

报警可采用电话、手机、敲锣或鸣号,考虑到降雨时可能伴有大风、雷鸣等干扰及停电的可能,各巡逻队要配备强力焇明灯,并事先约定灯光警报信号,采取灯光信号进行报警,并派专为时刻监测报警信号。

第五节          转移与安置

一、确定安全区、危险区

根据灾害发生地实际情况区别划定安全区、危险区、让群众清楚明白。

二、根据道路和桥梁现状、安全的大小,按照距离最短原则、沿途安全的原则,提出紧急情况下,人员安全转移路线。

三、安置原则与方法

(一)安置原则

山洪灾害一旦发生,首当其冲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转移安置是关键,其安置原则如下: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先危险区人后警戒区;信号发送人和转移责任人必须最后离开山洪灾害发生区。

(二)安置方法

对户安置:5户以下的散户采取对户安置;

搭棚安置:5户以上的集中采取搭建临时棚安置;

永久搬迁:在危险区具有搬迁能力的采取永久搬迁。

第六节          岗位责任制及防汛组织

防御山洪灾害工作与全镇防汛工作密不可分,是整体防汛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防御山洪灾害的组织与全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实行一套班子,行使同样职权,负有同样责任。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和成员单位及其单位负责人职责参见《花岩镇防汛应急处置预案》。各村机关单位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岗位责任制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和落实。

第七节          责任追究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等相关明确规定,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行行政首长总体负责,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工负责。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和各村一定要抓旱、抓实、抓好,做到有备无患,全面落实领导、队伍、方案、物资等各项责任制,进一步强化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逐级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各有关责任人要按照责任分工,深入到现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发生险情时,要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抗洪抢险和救灾,切实履行职责。凡因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出现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第五章          宣传培训也预案演练

第一节          宣传培训

一、宣传培训

(一)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学习班,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各级责任人员,邀请专家对防御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授课,提高责任人员的防汛抢险能力。

(二)召开专题会议,对行政村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以会代训,学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

(三)统一制作授课教材和课件(以多媒体形式),以村为单位,分期分批到镇举办防御知识专题讲座,参加对象主要是各村(居)委负责人,监测与监测组各成员,各灾害监测员,通过实例与图片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力求使他们尽快掌握基本要领。

(四)通过宣传资料,广播电视节目,学校教育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山洪灾害基本知识,避灾知识,分户制订并发放防灾避灾须知。

(五)在受威胁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宣传栏,公布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职责。

(六)在划定的危险区、安全区,以及转移路线上,设立固定的标示牌和宣传牌,力求在规格上做到易见、醒目、耐用。在内容上,做到简单、明了、知情、真正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

第二节  预案演练

加强演练,提高防汛抢险水平。每年汛前,镇村要组织预警演练,让责任人,监测员、信息员及广大群众熟悉预警信号、避灾路线,临时安置地点等,详细掌握预案内容和要求。


附件2

花岩镇山洪灾害防御应急分队花名册

姓  名

职务

住宅电话

办公电话

手机

李小平

组长

44867023

13883414806

胡  红

副组长

15922752033

李  勇

副组长

15923163918

宋  亮

成员

44867023

13896037258

田华兵

成员

13996083779

黄志强

成员

15111865905

唐晓东

成员

13883536697

刘回忆

成员

13983726928

袁小军

成员

18702330718

孔维正

成员

15520810330

方 刚

成员

13098797638

王  全

成员

44867035

13500380299

代海涛

成员

44867110

15923398818

黄  兵

成员

44867136

13883464928

刘  勇

成员

13709418569

杨  西

成员

13500320908

付  刚

成员

18702330718

赵开鸿

成员

13500378251

将富友

成员

13370714966

谢林汕

成员

15253199762

周  博

成员

13527430923

胡开祥

成员

13996083716

张明月

成员

13036387266

江小锋

成员

13036383688

田华兵

成员

13996083779

王  泽

成员

13983980570

陈子祥

成员

13350398180

陈  明

成员

13983909178

陈  华

成员

13983098273

范  博

成员

15902310818

童 艳

成员

13637702628

范向东

成员

13637927133

李建伟

成员

15023112632

郭  倩

成员

13594157106

范  博

成员

13996432565

何荣富

成员

13708304833


附件3

花岩镇山洪灾害防御分组情况表

一、花岩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

指 挥 长:刘  毅

副指挥长:李小平

成   员:余  华  李文念 周  博  宋  亮

          田华兵 胡  红  范树学  付  刚

          吴家元  黄志强 王  权

下设宣传动员组、转移组、通信保障组、交通运输组、医疗保障组、后勤保障和安置组、治安联防和民事纠纷调解组其组成机构如下:

1、宣传动员组

组 长:周  博 

副组长:黄鸣明

成 员:杨  西

2、转移组

组 长:沈  阳 

副组长:付  刚

成 员:张明月 范树学 

3、通信保障组

组 长:李小平

副组长:宋 亮

成 员:王  泽 

4、交通运输组

组 长:吴家元

副组长:谢林汕

成 员:赵开鸿 将富友 唐晓东

5、医疗保障组

组 长:邓  松 

副组长:胡志恒

成 员:吴晓林  王夕中 

6、后勤保障安置组

组 长:周  博

副组长:杨  西

成 员:田华兵 陈子祥 吴玉明 

范向东 何荣富 陈 明

7、治安联防和民事纠纷调解组

..组 长:代海涛

..副组长:姚本秀

..成 员:吴家元  赵术雄


附件4

花岩镇各村山洪灾害防御队伍人员名单

花岩村山洪灾害防御队员名单

组 长:吴玉明

副组长:童秀群

成 员:赵开鸿 范绍清 颜正友 郑才兵 

吴 勇 张永良 吴桂平 吴学良

范金应

水桥村山洪灾害防御队员名单

组 长:范向东

副组长:范博

成 员:何念永 范绍成 付清炳 

              范  涛 范金龙 范小林 付 军 

              王 亮

石庙村山洪灾害防御队员名单

组 长:陈 

组长:陈

成 员:刘华琼 韩安志 舒大旺 

周文友  郑 强 周 强 朱 伟 

赵春林邓小芳

石马村山洪灾害防御队员名单

组 长:何荣富

副组长:刘小霞

成 员:李良文 彭定祥  

 陈 强 李红生 李 仁 张 坤

 陈 勇 黄春林刘小霞

龙怀村山洪灾害防御队员名单

组 长:陈子祥 

副组长:郑才华

成 员:付清和 陈辉 何朝奉 

陈开平李 忠 陈华松 尹 林 

安绍平 陈 波张 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