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重庆市潼南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5-02-10


重庆市潼南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按照《关于做好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工作的通知》(潼委法办白头〔20251号)要求,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有序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2024年,《行政许可案卷评查规范》上升为重庆市地方标准,打造行政许可实施全流程监督体系经验做法获评“重庆市清廉机关建设优秀实践案例”、入选“2024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被重庆市档案局、市档案馆纳入《档案里的改革纪实》。

(一)着力优化政务服务平台,服务基础更加牢固。一是优化实体平台。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负面清单”制度,摸底整改“明进暗不进”事项,结合“一窗综办”改革推进28个政务服务部门、1488项政务服务事项入驻,入驻率达100%二是优化线上平台。完成新旧“渝快办”系统交接,开展系统办件信息配置、事项办理流程测试、工作人员系统操作培训、政务服务事项颗粒化梳理及成效测试等工作,全力推动新“渝快办”平台正式运行。新“渝快办”平台累计上线政务服务事项区级1548项、镇街82项,办件112463件,群众满意度99.99%三是扮靓服务品牌。以“红岩先锋·潼易办”政务服务品牌为抓手,发挥党员模范岗、青年先锋岗、巾帼文明岗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窗口服务融合互促,评选“五星级窗口”12个、“服务之星”20名。

(二)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服务供给持续优化。一是深化“一窗综办”改革。组织开展综窗人员岗位轮换、业务交流39人次,“一对一”培训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综窗人员20余次,组织54名综窗人员参加职业化资格认证培训考核并实现“全员持证上岗”,积极推动构建综窗人员职业化发展体系。二是拓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坚持制度创新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统筹各牵头部门全力推进70项套餐运行,2024年度累计办件两万余件次,覆盖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新生儿出生等领域。三是统筹“跨域通办”改革。聚焦企业群众异地办事需求,全面落实落细355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累计办理7万件次;拓展电子证照跨省市应用场景,推进40类电子证照亮证互认;推动新生儿出生、开办运输企业等4项“一件事”在川渝地区跨域办。

(三)积极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一是做优“帮办代办”。组建“红岩先锋·潼易办”帮帮团政务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咨询导办、帮办代办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服务群众250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100%二是深化“多点可办”。采取部分高频事项下沉便民服务中心(站)、邮政专员帮办代办、群众自助办、村社就近办、网格员“上门办”等方式,积极推行“多点可办”;联合区交通运输委推进公交卡年审服务向7个镇域便民服务中心、8个社区服务中心(办事点)下沉,有效解决群众办事跑远路、排长队难题。三是改善中心环境。在政务中心增设医药箱、直饮净水机、冰箱、手机加油站、AED除颤仪等便民服务设施,升级改造母婴室、自助服务区,将24小时自助服务区设置为午间休息区,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纳凉消暑、避寒及休息场地。

(四)持续强化政务服务监督,服务运行更加规范。一是迭代升级许可案卷评查。健全行政许可实施全流程监督体系,采取季度评查的方式,随机抽取企业设立登记等22个领域案卷,指出并纠正超期办结等问题61项,形成整改意见建议40余条,有效提升各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二是强化现场管理。完善区政务中心管理总则等4个管理规范,严格执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一次告知“四制”,做实日巡查、月考评、季考核;建立首席代表会议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作风大整顿”。截至目前,发出批评性通报1期、更换首席10名,调整派驻人员80人次,约谈首席代表3次,召开首席代表会议4次,开展政务讲堂4期,新进人员培训会2期,组织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20余份。三是健全投诉评价机制。落实《潼南区依申请类政务服务投诉处理办法》,优化“办不成事”反映专窗,对政务投诉实行分类处置、闭环管理,有效化解各类疑难杂症难题8起,群众满意率100%。广泛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建立差评问题分类处理和整改回访机制,累计归集“好差评”数据27万余条,群众满意度99.99%,差评整改率、回访率达到100%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将法治政府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平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业务科室主承办、综合科汇总的工作机制,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坚持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述职报告内容,及时向上级书面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二)坚持民主决策。完善议事规则,坚持三重一大制度,遵循倒序发言、末位表态机制,实现集中有度、民主有序的良好局面。全面落实公职律师制度、聘任法律顾问,坚持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之前、审议合同及规范性文件时,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法律意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与行政决策、防范法律风险的作用。

(三)抓实理论学习。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重庆市潼南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要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结合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主题党日、政务讲堂等多种形式,深入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2024年,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9次,其中开展法治研讨共6次。

(四)深化法治宣传。利用《潼南日报》政务之窗专栏、区政府门户网、政务中心微信公众号、LED大屏幕等载体,以文档、PPT等多种媒介形式,制作法治类宣传标语及小视频,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行政许可法》《重庆市政务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制作《政务服务事项服务指南》,持续强化法治思维,营造公开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五)全面依法行政。牵头推进行政许可案卷评查迭代升级,成功推动《行政许可案件案卷评查规范》地方标准编制工作,进一步拓展“法治体检”的深度和广度,巩固推广改革成果,为全市开展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工作提供规范性的指导依据,持续扩大潼南改革辨识度和影响力。聚焦行政许可实施风险,牵头建立健全“事前指引+事中规范+事后督导”全链条闭环、“政务服务机关+政务监管机关+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行政许可实施全流程监督体系,经验做法获评“重庆市清廉机关建设优秀实践案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4年,我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法治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干部职工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注重业务工作,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法治的重要性认识还存在不足。

(二)学用结合程度不够。个别干部职工对法律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不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推进工作的能力还不够高。

(三)法治宣传力度不足。法治观念普及还不够深入,普法教育宣传的载体形式不够丰富,创新力度还需加大。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一)不断提升法治理论水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契机,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和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二)全面推动“一窗综办”提质增效。建立综合窗口人员常态化、专题培训机制,持续组织开展综窗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推进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出台,构建综窗人员职业化发展体系,稳定人员队伍。

(三)持续深化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改革。进一步拓展案卷评查深度和广度,建立潼南区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智库,通过开展联合评查、不定时评查、随机抽查等方式,深度规范行政许可实施行为。

(四)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持续优化工作推进机制,协同各“一件事一次办”套餐牵头部门优化运转流程、升级服务模式,加强多渠道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度,推动全部套餐在基层有效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