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部门>区应急管理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应急管理>应急处置

关于做好本轮强降雨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

日期: 2021-09-15
字体: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指挥部成员单位,有关单位:

据潼南气象台预测,15日夜间至中秋期间,我区有2次主要降雨天气过程。其中:15日夜间到16日白天,大到暴雨,累计雨量30-60毫米,双江、崇龛、柏梓、太安累计雨量可达100毫米以上;18日夜间大到暴雨,累计雨量40-80毫米,北部镇街雨量较大。降雨时伴有雷电、阵性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山洪地灾、城乡内涝等次生灾害;其余时间以多云天气为主,17日有分散阵雨。受上游降雨影响,我区涪江段将有一定幅度涨水,预计流量4000-5000m3/s做好本轮强降雨天气过程防范应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克服麻痹思想,压实防汛责任

此次降雨过程恰逢中秋、国庆两节前,又逢后汛期,各镇(街道)、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保持高度警惕,提前谋划,周密应对。领导干部和防汛责任人要全面掌握防汛准备情况,要加强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切实形成防汛减灾工作合力。

二、加密会商研判,加强监测预警

应急管理要加强与气象、水利、规划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气象预报与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相结合,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分析研判降雨影响。视情况组织做好会商研判,主动把握降雨趋势,开展常态化会商,必要时开展动态化会商研判,部署对策措施。气象、水利、规划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要高度关注雨情水情发展趋势和重点区域雨情水情情况,及时滚动发布预警信息。

三、加强巡查排查,做好风险管控

针对本轮强降雨天气过程,水利、规资、城市管理、住建委、交通、文化旅游委、教委等相关部门和各镇街要有序开展排查、巡查、核查,细化实化应对措施,盯紧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人群。特别是“两节”放假期间学生,较易出现下河戏水、游泳的现象,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巡查,严防发生溺水事故。要加强水库、河坝漫水桥的管理巡查、及时劝告。针对城乡低洼地带、山洪灾害危险区、防洪薄弱点、地质地灾隐患点、旅游景区以及人口密集区等重点区域,明确专人巡查,明确转移避险工作方案和应急抢险措施,发现隐患立即处置。强降雨时在建的涉水工程要停产停工,落实应急避险措施并做好巡查值守。对防雷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或采取应急措施,避免重特大雷电灾害发生。要加强在田农经作物田间管理,尤其是蔬菜大棚等设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四、强化值班值守,做好信息报送

各镇(街道)、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雨和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双值班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加强值班力量和值班设施设备配备,严禁擅离职守,确保人在岗、心在岗、状态在岗,特别要加强短历时、高强度、小范围强降雨的临灾预警,分级分类叫应到镇(街道)、到村社、到户、到人、到相关行业部门和单位,认真做好本轮强降雨天气过程防范应对工作。如遇到险情,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坚持生命至上、科学救援。值班值守人员要保持通讯畅通,要做好灾险情信息收集和规范上报,杜绝迟报、漏报、瞒报。

五、强化应急处置,细化工作措施

各镇(街道)、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群测群防与专人盯防,高风险区域安排有经验人员全天候值守,及时发现灾害征兆,果断提前转移受威胁人员,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要提前预置应急物资和救援力量,确保突发险情灾情时能够快速响应、及时到位、高效救援。要把提前组织群众转移避险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地点明确、线路畅通、安置有序。要加强转移人员安置,妥善解决好转移安置群众基本生活。

灾情信息报送联系人:胡洁,联系电话:15123847799,值班电话:44551035

重庆市潼南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重庆市潼南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

重庆市潼南区地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办公室

202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