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 > 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健康科普

《一分钟说中医》第115期 | 按揉腧穴 助您好眠

日期: 2023-07-31

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

在《五脏六腑》篇中,我们介绍了“心主神志”的中医理论,而“神不安,则不寐”所以中医认为失眠的病位主要在心。凡抑郁恼怒,肝火上扰,则心神不宁;或脾胃不和,湿盛生痰,痰热上扰;“胃不和,则卧不安”;或房劳伤肾,肾阴亏耗,阴虚火旺,则心肾不交;或思虑忧愁,操劳太过,损伤心脾,气血虚弱,则心神失养。可见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失眠常常因为情志困扰、饮食不规律、或过度劳累、久病体虚而诱发。

所以临床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有较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三个有助眠作用的穴位:神门、三阴交、安眠,在睡前进行按揉,对失眠有缓解的作用。



1. 神门:神,指神志、魂魄、精神;门,有出入口之义,本穴为手少阴心经气血对外输出之处,为心经原穴,故名神门。神门一开,气血便可畅通无阻,因此神门穴可以用来治疗神志方面的疾病。取穴:正坐,仰掌。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点按对侧的穴位,按压有酸胀感时再施以揉法。



2.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乃足三阴经之交会穴,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取穴:正坐,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手指同身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点按同侧的穴位,按压有酸胀感时再加以揉法。

3.安眠:为经外奇穴,虽不属于十二正经或任督脉的穴位,但它是治疗失眠的经验要穴,故名安眠。取穴:坐位或仰卧位,在颈项部的翳风穴和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即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点按同侧的穴位,按压有酸胀感时再施以揉法。所有穴位按揉时始终保持力度均匀,每个穴位持续按揉2-3分钟。

除此之外,聆听自然的声音、耳穴压丸、或香薰疗法也可帮助我们睡眠,但合并抑郁焦虑症等,建议专科就医。

【编者按】

《针灸大成》心脾胃门记载:“心烦:神门 阳溪 鱼际 腕骨 少商 解溪 公孙 太白 至阴,不得卧:太渊 公孙 隐白 肺俞 阴陵 三阴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