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科普】很少吃肉,血脂为什么还会高?
【妇幼科普】很少吃肉,血脂为什么还会高?
“医生,我现在已经很少吃肉了,为什么血脂水平仍然居高不下呢?”
很多高血脂患者常常陷入这样的认知误区,以为少吃肉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血脂,但是一到医院复查,血脂没降不说还可能长高了。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高血脂?
高血脂
血脂是指血浆中的脂类物质。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它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故称为“隐形杀手”。
导致高血脂的原因
高脂血症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高脂血症通常是由基因问题或环境因素(如饮食、营养、药物等)引起的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异常。
而继发性高脂血症则与代谢紊乱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和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有关。
简而言之,高血脂的形成受到遗传、代谢问题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改善饮食结构确实有助于降低血脂,尤其是在对付因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高血脂方面效果显著。但是仅靠改变饮食习惯很难解决由遗传和代谢问题引起的血脂异常。
三个常见误区
一、人体中所有的脂质并非都直接来自我们所摄入的脂质,人体自身也能合成脂质。
二、全素食可能包含许多不易察觉的高糖高脂食品,如某些精制粮食和酒精饮料,以及像瓜子、板栗和花生这样的坚果。此外,全素食可能导致某些关键营养素的缺失,如维生素B12,这种营养素在非素食食品中较为丰富,对脂肪代谢至关重要。
三、肉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对于维持正常的脂肪代谢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饮食过于清淡,不吃肉同样会使血脂升高。
因此,从饮食、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来进行管理,才是控制血脂的关键。
在饮食方面要均衡,主食要粗细搭配,多食用富含优质脂肪的食物,能改善神经功能,保护心脏、血管和大脑,有利健康;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饮酒。
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率下降,还需要通过运动来提高整体代谢,防止多余热量转化为体内脂肪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