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这些卫生健康的法律知识,你知道吗?
【普法宣传】这些卫生健康的法律知识,你知道吗?
我国公共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呢
我国公共卫生方面的立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法律保障框架,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卫生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与卫生健康有关的法律知识有哪些呢?
(1)对健康权、生命权、身体权的规定。第一千零四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健康权。自然人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第一千零五条,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
(2)诊疗活动中应当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3)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的保护。第一千二百二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干扰医疗秩序,妨碍医务人员工作、生活,侵害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4)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卫生健康领域的“基本法”是谁
答案是2020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该法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对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治体系,引领和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该法共十章110条,涵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药品供应保障、健康促进、资金保障等方面内容,确立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基本医保、药品供应保障、医疗卫生综合监管等基本制度,体现了“保基本、强基层、促健康”理念。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从大的方面来说:
(一)该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有哪些?
健康权;获得健康教育的权利;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依法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对病情、诊疗方案、医疗风险、医疗费用等事项依法享有知情同意的权利;依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的权利。
(二)该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有哪些?
依法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依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义务;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利和利益的义务;尊重医疗卫生人员的义务;遵守诊疗制度和卫生服务秩序的义务;接受、配合医疗卫生机构为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危害依法采取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等措施的义务。
从一些具体的方面来说:
(一)什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指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民可公平获得的,采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适宜设备提供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国家免费提供。
(二)医院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医院主要提供疾病诊治,特别是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突发事件医疗处置和救援以及健康教育等医疗卫生服务。医院开展医学教育、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医学科学研究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三)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如何处罚?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四)在保障医务人员权益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全社会应当关心、尊重医疗卫生人员,维护良好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秩序,共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威胁、危害医疗卫生人员人身安全,侵犯医疗卫生人员人格尊严。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医疗卫生人员执业环境。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场所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场所,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其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