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 > 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爱国卫生运动

中国学生营养日 |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

日期: 2024-05-21

中国学生营养日 |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

近些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 3.6%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9%。肥胖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能力、骨骼肌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为遏制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促进健康成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具体内容如下: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原则和建议

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每天的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禽畜鱼蛋奶类和大豆坚果类。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肥胖儿童青少年应控制膳食总能量摄入,建议在正常体重需要量的基础上减少约20%,做到吃饭八分饱。控制精白米面的摄入,减少高油、高盐和高糖及能量密度较高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糖果等。

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特点、饮食习惯和食物供应特点,儿童青少年要选择适宜的食物,因地制宜进行食养。还应顺应四时,春天阳气开始生发,应当早起,足量运动。夏季人体阳气外发,不可贪凉饮冷,避免损伤阳气。秋天易燥,要少食辛辣,适量多吃酸甘多汁的食物。冬季天气寒冷,往往进食牛羊肉较多,常吃会导致肺火旺盛,因此可添加些甘寒的食物如白萝卜、大白菜、百合、梨、苹果等,调剂平衡。

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

儿童青少年要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用餐时长适宜,早餐约20分钟,午餐或晚餐约30分钟;晚上9点以后尽可能不进食。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分别占全天总量的25%30%35%40%30%35%

积极身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每天2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开始,逐渐增加到每天2060分钟,并养成长期运动习惯。超重或肥胖儿童青少年每周至少进行34次、每次20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强化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高强度/抗阻运动,鼓励多种运动方式结合。

多方合作,创造社会支持环境

家庭、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预防与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关键场所,鼓励社区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提供支持性环境。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机制,营造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社会环境。

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

学校每年监测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和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身高比,评估肥胖状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肥胖儿童青少年要在医生或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体重管理,每周测量1次身高和晨起空腹体重,制定体重管理目标及管理方案。

西南地区食谱举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